国产染发剂品牌推荐(国产染发剂要翻身了)

质量安全仍待加强,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国产染发剂品牌推荐?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国产染发剂品牌推荐(国产染发剂要翻身了)

国产染发剂品牌推荐

质量安全仍待加强。

文|小鱼

染发一时爽,一直染发一直爽。据CBNData发布的《2020年7月美妆行业月度消费趋势观察》,染发烫发类目的热度在7月第一周达到最高峰,热度最高的TOP10天猫店铺中国货品牌占据半壁江山,同时,国产染发剂在直播渠道也备受欢迎。从线下到线上,国产染发剂要翻身了?其实不然。

近日,“瑞虎染的快染发膏”“瑞虎一洗黑洗染香波”的生产者广东瑞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就因“擅自变更产品配方”及“生产未取得批准文号的特殊用途化妆品”被广东省药监局处罚。而青眼发现,国产染发产品在线上热销的同时,仍被频频曝出黑料,烫染发产品也还未摘掉药监局黑榜“常驻嘉宾”的帽子。

不找“托尼老师”,自己染发成潮流

烫染发、换新衣、做美甲……逢年过节,广大女性都格外重视自身形象管理。百度指数也显示,今年“染发”一词的搜索指数和往年一样在新春前达到高潮。随之疫情来临,染发的搜索指数在2月经历了短暂的低迷后,很快就升温回归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也就是说,疫情之下,消费者对染发的需求仍有较高需求。

▍截自百度指数

当然,由于疫情无法外出,家用染发产品大受欢迎,“自己染发”由此成为消费者搜寻最多的词之一。而眼下疫情虽然结束,但与理发店动辄几百上千元的花费相比,自己在家染发一次花费往往不超过百元,不仅费用低、操作简便,最终呈现的效果也并不比理发店的差。

所以,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消费者纷纷晒出自己的劳动成果,有关宅家自己染发的种草内容、视频教程也五花八门。在小红书上,“自己染发”这一关键词有超过91万 篇笔记;抖音上围绕“自己染发”这一话题的视频多达5726个,视频播放量为9914.8w,同时“第一次自己染发”“挑战自己染发”等话题热度也不低。

种种数据表明,不去理发店找“托尼老师”,自己在家动手染发或将越来越普遍。

▍截自抖音

国货热销,遮白发成广谱需求

除了化妆,香气、发色、美甲也是女性展现个人魅力的必备武器。与此同时,由于生活、环境等压力,白发群体年轻化,遮盖白发也不再仅限于妈妈辈、奶奶辈,由此带动染黑发产品的发展。

青眼梳理天猫热销TOP10染发剂产品发现,国产品牌占6席,且随美、润丝丹的售价还高过部分外资品牌。除爱茉莉泡沫染发剂和施华蔻斐丝丽泡泡染发乳未点明可遮盖白发,其余8款产品几乎都将遮白发作为主打,国货品牌尤其热衷于此,甚至产品包装也是清一色的黑色调。同时,一洗就黑、一梳即染的懒人设计也被国产品牌广为运用,在销量TOP10的染发剂中,有一半的都是通过按压膏体在梳子上,梳理头发后静置一段时间即可染发成功。

从上图也可看出,几乎所有品牌都宣称植物天然,以迎合消费者对安全染发的需求。虽然不少国产品牌色号也十分丰富,最多的有20种色号,实则外资品牌色彩表现力更强、时尚感也更强,不仅有黑色、金色系等常规色号,“人鱼绿”“闪耀蓝”等网红色、明星同款色也备受年轻消费者追捧。

▍自左上至右下分别为黛悦、特惠美、润丝丹、随美染发产品

价格方面,外资与国产品牌相差不大,大多都在百元以内。其中价格最高的一款国产染发剂售价128元,价格最低的为日本宣若泡泡染发膏,售价78.4元。另据飞瓜数据显示,快手、抖音平台上热销的染发剂产品从30-100元不等,主打染黑发的国产品牌销量排名靠前。

头发越长,全头染所需的染发剂越多,以销量排名第一的爱茉莉泡沫染发剂为例,其建议齐肩短发1瓶即可,腰部以下建议使用3瓶。如此看来,自己染发一次最少只需花几十元,最多也往往不超过400元。价格实惠、选择多、染发成功率高、操作方便等诸多优势,再加上直播带货视频中“看得见”的效果,家用染发剂产品在线上爆火也就不难理解了。

▍截自飞瓜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国产染发剂也总喜欢搭上药业,以便为产品的汉草药方、天然安全提供背书。如“黛悦 首邦炫彩染发膏”、“润丝丹 首邦一梳彩”均显示由李时珍药业提供技术支持;“随美 一支黑染发剂”打出仁和药业招牌。但有意思的是,所谓的李时珍药业实际为广州李时珍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据企查查显示,广州李时珍的实际控制人和最终受益人王海松,也是广州首邦化妆品有限公司的背后老板。据广州首邦化妆品有限公司官网显示,公司主营洗护沐及染烫类等专业线及日化线化妆品系列产品,润丝丹正是其旗下品牌。

▍截自企查查

“一洗黑致癌事件”影响未散,国产染发仍是抽检重灾区

搭上电商和直播电商的风口,国产染发产品蹿红的同时,却也再度被放置在放大镜下,成为舆论监管的重点对象。

据央视网显示,其曾于2009年曝光了5款所谓的“一洗黑”洗发水实则为染发剂,不仅添加了染发剂成分对苯二胺,甚至含有禁用组分间苯二胺等。报道称,间苯二胺是一种“三致”的物质,即可以引起致突变作用、致癌作用和致畸作用。

自该事件后,“一洗黑”产品沉寂了一段时间,但如今在短视频平台上,“一洗黑”变身为“清水黑”“一支黑”等又卷土重来。因此,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于去年针对短视频平台上的“一洗黑”产品展开了调查。其后不少媒体也再度聚焦这一现象,对消费者加以正确引导。

▍截自江苏网络电视台(荔枝网)

与此同时,国产染发产品仍是药监部门抽检黑名单上的“常客”。据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统计,在今年药监部门通报的260批次假冒或涉嫌假冒化妆品中,染发类化妆品依旧是假冒化妆品的重灾区,占比超过六成。

前文所述热销染发剂产品中,青眼以其中6款国产产品商品详情页所示的批准文号在国家药监局特殊化妆品备案平台查询得知,这6款产品的实际生产企业有4家(见下图),且多次出现在药监部门的抽检不合格名单中,2018年以来被点名的次数均不下5次。例如“韩金靓 愈美染发膏”的实际生产企业广州歌秀化妆品有限公司,仅2018年就上了4次黑榜,今年2月也被查出问题。

▍截自国家药监局

从抽检不合格信息来看,标签标识成分不符成为国产染发剂的通病,其次就是检出禁用组分如邻氨基苯酚等。例如国家药监局发布的30批次化妆品不合格的通告(2018年第106号)中,标示由广州歌秀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愈美染发膏-梵丝芳香”系列就被检出禁用组分邻氨基苯酚,检出批件未标识的染发剂对苯二胺,并存在产品批件与标签不一致等问题。

据悉,邻氨基苯酚又名2-氨基苯酚、邻羟基苯胺、1-氨基-2-羟基苯,根据文献报道,邻氨基苯酚可能会引起人体过敏性皮炎,还可能会引起人体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因此,邻氨基苯酚已被列入化妆品禁用组分。

对于实际检出成分与批件配方或标签标识成分不符这一现象,国家药监局表示这属于化妆品生产企业擅自变更产品配方的行为。并表示,化妆品配方或可能涉及化妆品安全性的其他变更,都应当按照新产品重新申报。

由此可见,国产染发剂要让消费者对其有所改观,不光要把握流行色彩趋势,更要规范发展,提升品质。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青眼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