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

作者|电影夫人(头条号签约作者)

01

1988年,学过4年摄影,已经掌镜拍了3部长片,38岁的张艺谋,其处女作《红高粱》获得柏林电影节的最高奖——金熊奖。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1)

而此时,同为北影出身,隔壁班导演系的李少红,才在毕业6年后,拿到独立执导权。

可算是把导演前面那个碍眼的副字给去掉了。

第一部作品《银蛇谋杀案》,是她老东家北京电影制片厂分配的。

李少红当时气得差点飙脏话,心里直犯嘀咕:

偶是女生,为嘛偏要给“我”这个呢?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2)

要知道,第五代健将们的亮相,可都打的是艺术片的旗号。

那时举国上下,特别地兴这个,夸张一点说,无人不文艺。

好在还有田壮壮同学的规劝。

他一向务实,上学时就常说,电影是拍出来的,不是从书里看出来的,意思是,“少看书”。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3)

虽然这是一部惊悚、犯罪题材的商业片,但好歹是个机会,你就当入场券吧!

于是,李少红才重整心情,勇敢地向大银幕进发了。

连拍了两部男性气质的影片,其中第二部改编自马尔克斯《一件事先张扬的谋杀案》。

片名叫《血色清晨》,由胡亚捷、孔琳主演。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4)

正应了她上学时同学起的外号,“女人比男人凶残”,一部1967年的英国电影名。

后来寻求转型,开始有意识地从女性角度出发,拍摄关注女性话题的电影。

直到前年底,白百合主演的《妈阁是座城》上映。

她始终通过镜头,为女性朋友们发声。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5)

今天,夫人为大家推荐的,是李少红第一次聚焦女性题材的影片《红粉》。

根据苏童的原著小说改编,编剧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倪震

影片拍摄于1994年,据说姜文还争过这个本子呢。

徐克资助了前期筹备的钱,但等电影立项时,政策变了!

规定要求取消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片,李少红后来回忆说:

“徐克当时就傻了,连着问我‘怎么办,这钱等于打水漂了。”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6)

徐老怪是蛮倒霉的,好在片子本身没有黄!

李少红只筹集到250万人民币,11月份,成片就通过了电影局的审查。

慧眼识珠的香港大洋影业有限公司,当即决定买走全球版权。

他们仅花了380万,却在1995年上映时拿下高达2800万的票房。

上座率超过中国和好莱坞恢复往来后,第一次引进的美国大片《亡命天涯》。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7)

这也是国产片首次采用国际通行的所谓分账模式,此后成了行业惯例。

本片还入围当年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不过,最终只获得了杰出个人奖。

现在,夫人就和各位一起,窥视下这部展现解放军改造妓女的片子。

究竟是何芳容,竟能引得国门内外一片喝彩?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8)

02

故事发生在江南某镇。

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一切旧社会遗留的陋习相继被取缔。

妓女们赖以为生的“家”解散了。

几乎在一夜之间,青楼一条街翠云坊的店门全部被查封,姑娘们必须要接受解放军的统一改造。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9)

这里也包括本片的两位女主,喜红楼的秋仪、小萼俩“姐妹”。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10)

面对社会巨变,她们根本没一点准备。

已经习惯了躺着赚钱,换句话说,完全被自己的妓女身份绑架了。

傍晚时分,秋仪自窗口出,逾墙逃走。

她性子刚烈,喜欢自由,哪里愿意忍受什么改造?

但没别的去处,只有找到老相好老浦。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11)

一个本性不坏,先前常来喜红楼找她的富家少爷。

彼时两人常缠绵悱恻,可秋仪从未收取分文。

显然,她动了本不该动的真情。也或许,是想老浦日后能娶她吧!

胆小的小萼,留在了教养院(劳动营)。

除了政治学习,就是弹棉花,极辛苦。

这让过惯了舒服日子,吃不了苦头的她,痛苦不堪。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12)

秋仪寄居在浦家,晚上两人共眠,白天自己窝屋里睡觉,除此再无他事。

所幸老浦的家底,养得起他。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13)

但时间久了,老太太就很看不惯,她给儿子施加压力,想撵走她。

话说在土地改革浪潮中,老浦家把房子“上缴”于国家,成了平民。

阔少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懦弱的老浦无力维系两人的露水情缘。

加上年轻不懂事,他根本不晓得眼前这个逃过解放军的劳动营来找他的女人,到底所为何事?

自尊心强的秋仪,负气而走,怀着一片失望甚至绝望之情。

对女人来说,最伤心的莫过于深爱男人的愚钝,不理解她内心的火热赤忱。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14)

可是天下虽大,哪里才有她的容身之地呢?

无奈加上冲动,她决定敲响尼姑庵的大门。

从脂粉铜臭的尘俗之地,一下子遁入青灯古佛的佛门净地,两者相差实在太大。

不过之于秋仪的本质是一样的——混口饭吃!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15)

可真到剃发时,她哭闹得很凶。

毕竟,她从未真想要出家为尼。

中国人对头发非常看重,早已上升到孝道与尊严的高度。

我们常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她没办法,留发就不能留人,秋仪忍痛亲手剪下其长发。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16)

导演不惜篇幅,用一个长镜头,表达了她撕心裂肺的疼痛。

这疼痛里有她对现实的不甘,也有她告别过往的决绝,更有对未来的茫然。

饰演秋仪的王姬,在片场也是尤为敬业,真实地上演了这幕小高潮。

所谓剪去三千烦恼丝,仿佛迎来生命又一春。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17)

03

回头再说小萼,教养院劳动学习的日子,并不好过。

惯于好吃懒做,贪图安逸的她,每过一秒堪比度日如年。

甚至因忍受不了弹棉花导致手起泡,而选择上吊自杀。

好在被解放军叔叔及时发现,一枪救下。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18)

秋仪还在老浦家时,曾拜托他带东西去看过她。

以至原本认识的两人,逐渐变得更加熟悉起来。

改造毕业后,风骚妩媚,楚楚可怜的小萼,很快便获得了老浦的怜惜。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19)

他本来去尼姑庵找过秋仪,可硬是没说上话。

大雨中没带伞的老浦吃了闭门羹,心上人的“绝情”,让他没了再续前缘的动力。

此时,失去家产的老浦当了工厂会计,自己租房在外面住。

在命运阴差阳错地捉弄下,谁也没有想到他和小萼结了婚。

其实很正常,不必大惊小怪,许多人不都是轰轰烈烈地追逐爱情,最后稀里糊涂地结婚了吗?

到了一定年纪,结婚变成了人的刚性需求,哪里还顾得上左思右考?逮着就上!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20)

古人云,其进锐者,其退也速。

有些事,从根子上就埋下了伏笔。

最主要是老浦那点低廉薪水,满足不了小萼想过舒心生活的诉求,所以,只有吵架了事。

可吵多了,谁受得了?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21)

秋仪在庵里没多久,就发现她怀了老浦的孩子。

由于身孕脏了佛门胜地的清静,无法再待下去。

佛法虽广大无边,可对不遵守清规戒律的人,也往往是拒绝的。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22)

她只好另寻出路,嫁给年纪大她很多,身材矮小的茶楼掌柜老冯。

兜兜转转地一圈,回头还是得靠男人,似乎有了男人才能过下去。

流过产的秋仪失去了生育能力,渴望有个孩子成了她心头最大的痛。

老浦彻底厌倦了小萼喋喋不休的抱怨与牢骚,决定玩一把大的。

他再也没丝毫耐心搭理妻子看似无底线的作,悲催的是,小萼自己不以为然。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23)

在她的价值观里,嫁给了男人,就是要让男人给她好吃好喝地伺候着才对呢!

可她不知道,老浦已经竭尽全力,到了承受的边缘。

人家本是少爷,可不是啥穷小子,如何经得起她这么闹腾?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24)

他利用会计的职务之便,行贪污公款之事。

部分给了小萼,让她当了一星期的阔太太。

部分给了秋仪,以减轻他背负的内疚之情。

直到现在他才意识到,原来秋仪深爱着他。

此前逛窑子,从来就没要他一分钱。

两人闹掰后,她撕烂了他给的票子。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25)

等明白过来时,一切都太晚了,说啥也没用。

东窗事发的老浦,被判死刑,刚满30岁就离开了人世。

可他的死,有何意义?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26)

04

无论是否经历过解放军的改造,两位前妓女身份的女人,始终找不到人生方向。

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她们仍活得跌跌撞撞。

独自带孩子的小萼,又陷入了生之“绝境”。

秋仪没法坐视不管,她常去看望母子俩。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27)

影片结尾处,小萼跟着另一个男人去了北方。

只是不知道,会不会又是一次悲剧的轮回?

孩子留下了,秋仪将其名字由悲夫改为新华。

两个和好如初的女人,再次踏上各自的前程。

前路漫漫,等待她们的,会是什么呢?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28)

《红粉》带给观众的观影体验,何止唏嘘慨叹!

影片的主人公两位前妓女,一位前富家公子,在时代的巨变面前,他们既没有来得及做好充分准备,更没有给予积极回应。

终于在大环境的漩涡中,一步步随波逐流,以至酿成悲剧。

虽然故事发生的大时代背景,直指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和解放军对妓女改造的空前举动,但与其说他们上演的是时代悲剧,毋宁说是各自咎由自取的性格悲剧。

李少红成功塑造了三位形象鲜活的人物,选角眼光不可谓不毒辣。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29)

他们犹如自苏童原著小说里走出来似的,整个人闪闪发光。

夫人以为,在当时来说,不会再有比这更好的组合了。

王姬是北京人,很有大女人的味道,也叫御女范儿。

遗世独立,些许自恋,有种张扬肆意的美,片中的她蓬勃绽放,全无遮掩。

将她放在烟雨江南的苏州,显得特别耀眼,很符合秋仪性格的大气,艳丽。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30)

何赛飞是典型的南方人,又是越剧演员出身,她演活了小萼的婀娜多姿,美艳柔情。

自始至终,小萼都是个想靠男人讨生活的贱货,没一点自立自强意识。

可是她时常摆出一副小女人的样子,任何时候很容易令男人把持不住。

一句话,她只管自己怎么过的舒坦,男人嘛,不过是赚钱养她的工具。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31)

王志文饰演的公子哥老浦,瘦削懦弱。

说起话来文质彬彬,颇有些儒雅之气。

王老师精湛演技,台词功底极其深厚。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32)

这样三个秉性不同的人物,无一不在时代的变幻里迷失。

秋仪的大女人性格,决定了她不愿接受政府改造,也无法忍受寄人篱下的屈辱。

追寻并执着于爱情又是她致命的弱点,她深爱老浦,一辈子走不出过去的时光。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33)

小萼到底是天生下流的胚子,依附男人的寄生虫。

毫无自尊自爱观念,视男人为救命稻草,把她一生的命运系于男人。

老浦只适合在旧社会做他的富家少爷,没上进心,懦弱至极。

好在他最后用付出生命的壮举,抚平了良心上的愧疚与不安。

70年代三部反特影片(投资250万却拿下2800万票房)(34)

许多人总爱说,自己是被时代裹挟着前进,有太多的无奈,不得已。

实际上,社会悲剧往往是外壳,性格悲剧才是阻碍自我成长的内核。

你说呢?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电影夫人,独立影评人,头条号签约作者。写影视,也写娱乐圈的爱恨情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