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怎么诊断(室性早搏及影响)
图1、图2是同一人的动态心电图片段。
图1
图1.1
图1.2
图1心电图分析:
图1.1是图1标记后的图,图1.2是图1.1的截图。
看点:R5是交界性早搏?R6是房早?
基础心律是窦性心搏。
P4宽大畸形,提前出现,其前、后无相关P波,无代偿间歇,是插入性室性早搏。
P9.10是成对的室性早搏。
R5前的P辨识困难,在II导联R4的T波末端(和R10的T波末端明显不一样)可见P的痕迹(P4),和前后窦P间距符合窦性PP间距,所以P4考虑为窦P。
R5是由P4下传而来,但是PR>0.3s,明显>正常窦性PR间期,为什么呢?
是因为插入性室性的异位激动逆传到房室交界时,使之进入相对不应期,因而影响下一个窦性激动在房室传导系统中下传的速度所致。
R6看上去是提前出现,R5、R6的间距明显缩短
,好像是R6是异常搏动,其实是R5的PR间期明显延长,是房室传导出现延迟,并不是R6提前,所以R6不是异常搏动。
V1、2、3导联QRS呈M型,时限0.16s,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特征性的改变。Ⅰ、II、avL、V4、V5
、V6导联的S波,avR的R波增宽有切迹。
图2
图2.1
图2.2
心电图分析:
图2.1是图2标记后的图,图2.2是图2.1的截图。
看点:R6是交界性早搏?R7是房早?
基础心律是窦性心搏。
P4是插入性室性早搏。
P12是室性早搏伴完全代偿。
R6前的P辨识困难,单独看图2很难判断R6的性质,很难断定R6前是否有窦P,但是结合图1中的R5,会发现患者在插入性室早时,有明显的干扰性PR间期延长,PR>0.3s。所以根据窦P规律,有理由考虑图2中有P5,只不过P5落在T中,看不到了。
心电图诊断:
1,窦性心律,
2,室性早搏。
相关知识点:
一、房性早搏
起源于左、右心房、房间隔、腔静脉和冠状静脉窦口附近的早搏,称为房性早搏(APB )。在各种早搏中,以房性早搏的发生率最高。
起源于T波顶峰上的房性早搏诱发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及心房颤动的发生率高。
心电图特征:
①期前出现的异位P'波其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②P 'R间期>0.12秒;
③大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早搏前后两个窦性P波的间距小于正常PP间距的两倍。
二、室性早搏
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的、无保护机制的期前收缩,称为室性期前收缩,又称室性早搏。
一般特征为:
1,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间≥0. 12s,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2,其前无相关的P波,其后偶有P´波。
3,多数伴完全性代偿间歇,少数呈插入性。
三、 插入性室早由于后面没代偿间歇,故常对紧随其后的窦性激动产生干扰,最常见的干扰是使其后的窦性激动的PR间期延长,是因为室性异位激动逆传到房室交界时,使之进入相对不应期,因而影响下一个窦性激动在房室传导系统中下传的速度所致。
若在间位性室性期外收缩后心室肌仍处在相对不应期,随之而来的窦性激动在心肌内传导速度减慢,便可出现QRS波畸形的室内差异性传导。
四,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发生于右束支传导系统内的阻滞性传导延缓或阻滞性传导中断,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
心电图表现:
1,QRS波群时限>0.12s;
2,V1、V2、V3导联QRS呈M型,此为最具特征性的改变;Ⅰ、II、avF、V5、V6导联S波增宽而有切迹,其时限大于0.04s ; aVR导联呈qr型,其R波宽而有切迹;
3,V1、V2导联ST段轻度压低,T波倒置。
4,V1、V2导联ST-T改变多为继发性的改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