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诗人肖邦个人简介(有趣的音乐家二十一)

点击上方“思音说钢琴”关注我,及时获取钢琴知识和音乐干货。


引 言:有一位独特的音乐家,他的一生,无论是演奏还是作曲,都集中在钢琴领域;他的大部分时光,都在法国度过,然而他却时刻以波兰人自居。他,就是钢琴诗人——肖邦。


钢琴诗人肖邦个人简介(有趣的音乐家二十一)(1)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姓 名:弗雷德里克·肖邦

籍 贯:波兰 华沙

生猝年:1810-1849

职 业:钢琴演奏家、钢琴作曲家

流 派:浪漫主义

成 就:发扬传承波兰的民族音乐;拓展了钢琴的表现力;发展了钢琴演奏的技法

称 号:钢琴诗人

代表作:《夜曲》、《玛祖卡舞曲》、《波兰舞曲》等


正 文:肖邦的作品,时而明朗热烈,时而多愁善感;既充满着革命的反抗精神,又往往带有对现实的无力和颓丧。对于肖邦的作品,很难用某一个、或是某一类词来加以形容。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肖邦作品风格的多样和复杂呢?

肖邦的父亲,是法国人;他的母亲,是一位波兰的贵族。

他的父亲,曾经参加过波兰反抗沙皇俄国的起义,失败后以教书为生。父亲这种争取民族独立、抗争不屈的精神,从小就深深地烙在了肖邦的心中。

肖邦从小就展露出了十分过人的音乐天赋,很小就已经引起了当时波兰音乐界的关注。

在7岁的那场演奏会上,肖邦坐在舞台的钢琴前,下面坐满了波兰艺术界的大师和评论家们,以及许多挑剔的听众。

起初,他的演奏会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大家都认为:一个7岁的孩子,钢琴弹得再好,也无非就是手指灵活一点罢了。

而肖邦用自己的实力向他们证明了自己在钢琴演奏上的天赋。他用超出年龄的高超技巧和对钢琴的熟练把握,折服了台下的人们。第二天的《华沙信使报》随即就刊登了此次演出的经过,称肖邦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音乐天才”。

虽然肖邦在钢琴上很有天分,然而因为他从小就体弱多病,因此,直到13岁时肖邦才进学校去读书。

好在肖邦十分聪明,他在进入学校之前,通过自学,掌握了学校的课程,并在16岁那年考入了波兰华沙音乐学院。

在音乐学院,肖邦得以更加系统地学习作曲和演奏,并顺利地在4年后从学院毕业。

这时,波兰的政局十分动荡,人们都在酝酿一场革命,以期摆脱沙皇俄国对波兰的控制。

而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钢琴演奏家而言,对这种局势自然是无能为力的,甚至在今后可能出现的冲突中也难以自保。

最终,在家人、老师和朋友们的规劝下,肖邦离开了波兰,到西欧各国参加巡演,一是为了打出名气,二是为了避祸。

然而令肖邦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的离开,使他终身都没能再次回到故土。

凭借着自身出众的才华,肖邦仅仅用了1年的时间,就赢得了欧洲第一流钢琴家的声誉,此时的肖邦年仅21岁。

然而,也正是在这一年,华沙起义失败了,波兰再次陷入了被沙皇俄国奴役的命运。

自此之后,肖邦只得将自己的一腔热忱,全部倾注到了音乐中去。他开始有意地去谱写带有波兰民间音乐风格的乐曲,从而聊以纾解自己的思乡之情。并用自己的音乐与沙俄侵略者做着不屈的斗争。

27岁时,肖邦已经是享誉全欧的伟大钢琴家了,甚至连沙皇俄国的宫廷,都主动向肖邦发出邀请,并且给予了他“俄国皇帝陛下的首席钢琴家”这一最高荣誉。

然而肖邦却严词拒绝了,他怎么可能接受奴役自己民族的敌人的恩赐呢?

他通过音乐抗争着,用钢琴抒发着自己对侵略者的控诉,甚至连舒曼都评价肖邦的作品,是“藏在花丛中的大炮”。这种强烈的革命性在肖邦后期的作品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当然,仅凭音乐是打不倒敌人的。随着波兰复国的希望越来越渺茫,肖邦一次又一次陷入了悲观和失落,他深感自己的无力和苦闷,只得常常用音乐来抚慰自己的心灵。

肖邦的《夜曲》,就这这样一套优美、舒缓,能够带给人心灵平和的曲集。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肖邦谱写好了一首《夜曲》,他把这首曲子寄给了自己的好朋友梅亚贝尔,并请他提出改进建议。

结果,梅亚贝尔那一段正好特别忙碌,于是他随手就把收到的曲谱放在了钢琴的一角。

一天,梅亚贝尔和妻子因为一点琐事吵了起来,两个人气呼呼地谁也不肯让步。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争吵后的梅亚贝尔坐在钢琴前,准备弹首曲子,他随手就拿起了肖邦的那首夜曲。

刚弹了几句,梅亚贝尔就被那优美的旋律深深地吸引住了,随之时间的不断流逝,他心中的怨气渐渐地消散,心情也就平复了下来。

一曲弹完,梅亚贝尔发现自己的妻子,正站在自己的身后。显然,她也被这首曲子所折服了。

两人相视片刻后,便相拥在了一起,相互原谅了彼此。

这就是肖邦《夜曲》的魅力。

虽然他的一生,基本上所有的创作都是钢琴作品,然而这并不妨碍肖邦成为浪漫主义时期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诚然,肖邦作为作曲家而言,显得过于“偏科”了。然而也正因为此,他才能使钢琴这件乐器,朝着“乐器之王”的位置更近了一步。

肖邦的钢琴作品,往往能表现出交响乐般的丰富多样及深刻思维,他的音乐,也正如他本人的称号“钢琴诗人”一般,是“带有文学色彩的音乐,用钢琴谱写的诗歌”。


声 明:本文为思音说钢琴原创内容,已授权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同步更新,其他网站和自媒体平台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趣的音乐家》系列文章,仅为方便大家对音乐家的生平及作品风格做大致了解,请勿作专业研究使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 或是有什么意见和想法,请点击下方的留言。顺便点个赞,转发一下,让朋友分享本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