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尝试跟家人谈心(你和家人做到了吗)

不要尝试跟家人谈心(你和家人做到了吗)(1)

不要尝试跟家人谈心(你和家人做到了吗)(2)

文丨刘旭刚

当有的小孩爆粗口,大人们都会斥责:你这么小就学会骂人,太没教养了!小孩说脏话是极个别现象,但在家庭中爆粗口的现象却并不鲜见。不爆粗口,你和家人都做到了吗?

不要尝试跟家人谈心(你和家人做到了吗)(3)

家中爆粗口的种种表现

何谓粗口?粗口,又称脏话。骂脏话,称作爆粗口。“粗口”如今已经普及到普通话的常用词语,指下流,刁钻而且难缠的骂人词汇,粗口大部分涉黄。

粗口的表现形式,可谓五花八门。有粗得不能入耳,也有轻描淡写;有狠毒诅咒,亦有不明所以。总之,但凡列入粗口类之字与词语,不论哪一种语言,它们的共通点不外乎是宣洩愤怒、不悦、厌恶、惊奇、鄙视等强烈情绪,听者或起鸡皮疙瘩,被骂者无不怒火中烧,甚至因此而发生打斗及流血事件,对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造成极其恶劣的不良影响。

不要尝试跟家人谈心(你和家人做到了吗)(4)

对社会上的爆粗口现象,人们早已司空见惯。而对家中爆粗口,有些人可能不以为然,有必要唠叨唠叨。先来说说家中爆粗口的种种表现:

口头禅爆粗口。有的人在家里讲话,觉得都是自家人,可以无拘无束,不文明用语时常出现。尤其是说话带脏字,不注意自我纠正、自我节制,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形成了带脏字的口头禅。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社会上,爆了粗口,伤了他人,自己还意识不到。

管孩子爆粗口。孩子不听话或做错事,需要大人们管教。有的家长素养不好,脾气暴躁,在管教孩子时,方法简单,“动粗”是常有的事。或动手就打,或张口就骂,爆粗口成了家常便饭。

闹矛盾爆粗口。俗话说,床头打架床尾和,俩口打架不计仇。吵吵闹闹一辈子,不吵不闹不热闹。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些生动形象的谚语,都是说家庭成员之间闹矛盾不可避免,吵吵闹闹是常有的事。父母之间争吵、夫妻之间争吵、父母与子女之间争吵、兄弟姐妹之间争吵,等等。轻则“文斗”,重则“武斗”,大声嚷嚷、骂骂咧咧,互相爆粗口,甚至动起手来,发生家暴,触犯了法律。

家中爆粗口的危害

家庭爆粗口的现象,各有不同,不胜枚举,危害多多,不可小觑。

爆粗口,伤感情。家庭成员之间发生争吵,是不和睦的表现。你争我吵,肯定伤感情,相互爆粗口,就更伤感情。有的就是因为一句粗口,大打出手,断绝了感情,从此不再有任何往来。

爆粗口,害后代。有的孩子很小就会骂人,大多是和家里大人们学的。长辈经常爆粗口,孩子就会潜移默化受影响。一旦学会说脏话,在与小伙伴玩耍时,还会影响别人家的孩子。其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改不掉爆粗口的毛病,将会影响自己的一生,甚至影响到自己的下一代。爆粗口能够代代相传不是危言耸听,不然社会上爆粗口的现象早就不应该存在了。

不要尝试跟家人谈心(你和家人做到了吗)(5)

爆粗口,坏家风。说活不带脏字,是好家风的重要内含。家中有人爆粗口,就败坏了好家风。试想,一个家庭中,有人动不动就骂骂咧咧,说粗话,带脏字,训斥、谩骂、诅咒,家庭就不会安宁和睦,更谈不上有好家风了。

爆粗口,损文明。文明用语是文明内涵的体现,是精神文明的表现。粗口,是不文明的语言;爆粗口,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道理很简单,一个人,在家中养成爆粗口的习惯,到了社会上就很难做到不爆粗口。家庭中爆粗口的人少了,社会上讲话不文明的人也会相应减少。家庭做到语言美,全社会的语言文明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如何防止和减少爆粗口现象

总而言之,无论是在家庭中爆粗口,还是在社会上讲脏话,都是不文明的表现,都是不可取的。既然如此,那么如何才能防止和减少爆粗口现象呢?

加强教育引导,提升文明素养。

当前,社会上思想活跃、观念碰撞,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日新月异,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优秀品德养成,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不断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文明素养。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越来越摆脱原始野蛮的状态,人和社会的文明水平的日益提高。语言是一个人的良好修养和素质的充分体现,要把不爆粗口、不讲脏话,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入教育,正确引导,严加规范,列入不文明行为清单,倡导人们自觉加以抵制。

不要尝试跟家人谈心(你和家人做到了吗)(6)

推行文明用语,营造良好氛围。

俗话说: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任何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般都要通过语言与对方交流思想和感情,因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美是内在品格的自然流露,是心灵美的外化表现。古人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警训,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要在全社会大力推行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让讲脏话、爆粗口,不得人心,人人谴责;让语言美,深入人心,自觉践行,成为社会时尚。

不要尝试跟家人谈心(你和家人做到了吗)(7)

注重日常养成,搞好家风建设。

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搞好家风建设非常重要。

作为父母和家长,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要善于从点滴小事中教会孩子欣赏真善美、远离假丑恶。这其中,要把不爆粗口、不讲脏话,作为对孩子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从严管束,一旦发现苗头,耐心讲清道理,及时加以制止,千万不能放任自流,养成不好的习惯。

作为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懂事。要学会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养小德才能成大德。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要嫌父母说得多,不要嫌老师管得严,不要嫌同学们管得宽,首先要想想说得管得对不对、是不是为自己好,对了就要听。要明辨是非,厌恶丑陋,远离恶习,不爆粗口、不讲脏话,从小就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作为所有的家庭成员,要弘扬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灵中,融入到好家风的建设中,互相尊重、互相爱护,有话好说、有事好商量,尽量不要争吵,更不能爆粗口、讲脏话,因为家庭和睦、家庭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

不要尝试跟家人谈心(你和家人做到了吗)(8)

人开口讲话,是其有无修养的真实流露。有一位哲人说得好:“没有教养、没有学识、没有实践的人的心灵好比一块田地,这块田地即使天生肥沃,但倘若不经耕耘和播种,也是结不出果实来的。”人们应该播下讲文明、懂礼貌的“种子”,铲除爆粗口、讲脏话的“杂草”,努力收获美好的精神文明素养。

编辑 | 张子璇

不要尝试跟家人谈心(你和家人做到了吗)(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