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周瑜经典事件(除了败坏周瑜外)

周瑜文韬武略、心胸开阔、英雄豪侠。在《三国演义》里,周瑜是心胸狭窄、疾贤妒能的“小气鬼”。这是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的艺术处理,不可当真。

三国演义周瑜经典事件(除了败坏周瑜外)(1)

华闻之声发自特约撰稿人的报道(作者:老虎)

一是、写作体例不同

1、《三国志》:是史书,是对三国历史的客观叙述;

2、《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是对三国历史的人为演绎。其中加入了很大成份虚构的内容。所以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

二是、成书时间不同

1、《三国志》成书于西晋初年,距离三国很近,因而可以保证这部史书的真实性;

2、《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掺入了大量民间传说。

三是、承续关系不同

1、陈寿写作《三国志》依靠的是多年收集的历史资料;

2、而罗贯中撰写《三国演义》主要取材于《三国志》。也就是可以说,《三国志》是《三国演义》的母体。

四是、人物形象不同(以周瑜为例)

1、《三国志》中,周瑜从小就多才多艺,年青时就精通音乐。只要奏乐有错误,他必定会发现,发现了就一定会加以指点,所以当时有民谣说:“曲有误,周郎顾”(周郎会发现,可以请周郎指点指点)的说法;

2、《三国志》里,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联吴抗曹,这个战略起了关键性作用。但是整个战役的指挥计划者实际上是周瑜。周瑜在说服孙权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而《三国演义》中是诸葛亮激将法激的。而利用火攻是黄盖提出的,也不是诸葛亮的计策。

3、《三国志》里的周瑜文韬武略、心胸开阔、英雄豪侠。《三国演义》里周瑜是心胸狭窄、疾贤妒能的“小气鬼”。但这是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的艺术处理,不可当真。比如:老将程普因周瑜年轻,对他不服,多次当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计较。程普最后被周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感动地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他成为好友。三气周瑜”当然就更是毫无历史根据,周瑜最后其实是病逝于出征途中的。

以上是主要差别,其他细微之处不可胜数!所以,史实就是史实,演义就是演义,一定要搞清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