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时间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来看看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我们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常常会觉得,尽管科技水平有限,但古人在生活、衣着方面的精致和风雅,似乎远胜过现代人。
那到底是果真如此,还是现代人的过度美化?古代人的生活日常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用思维导图来看看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01.
夏天
古代人怎么过夏天
现在天气已经越来越热了,许多人已经开起了空调降温,古代的夏天其实并不比我们今天凉快,那么没有空调的古人,要怎么样消除炎热呢?
人工风扇
首先可以使用降温设备,比如人工风扇。古时候的大户人家,厅堂上方会安装拉拽式风扇,一大片扇叶差不多有门板那么大,由丫环拽根绳子拉动扇叶给厅堂送风。
1
enjoy summer
拉拽式风扇
空调井
在厅堂里挖一口深井,一直连通地下水,然后在地面留一个送风口,这样,井下的凉风就会源源不断地送进厅堂,达到降温的效果。
2
降温亭
冰团冷元子
驱蚊
和夏天的炎热一样恼人的,还有拍不尽的蚊子,现代人有电蚊香、有花露水,那古代人靠什么驱蚊呢?
烟熏法
烟熏法是古人最常用的驱蚊办法,蚊子怕烟熏,还惧怕一些特殊的味道,古人发现这一习性后,就用烟熏驱蚊。燃烧艾草、蒿草的效果都不错。
1
蚊帐
蚊帐也是当时的居家必备之物,南朝梁元帝撰写的《金楼子》中有记载,春秋时期的齐桓公经常在“翠纱之帱”里面避蚊,这个“翠纱之帱”就是今天的蚊帐。
2
缸里注水养青蛙
02.
清洁
怎么刷牙?怎么上厕所?
牙膏牙刷这种东西呢,古代肯定是没有的,那么问题来了,古人到底刷不刷牙呢?如果他们不刷牙的话,那嘴里得多臭呀。
古代人是非常注重清洁的,不过那时人们清洁牙齿的方式不是“刷牙”,而是“漱口”。
古人用的漱口水五花八门,最常用的是盐水,不仅能用盐漱口,还能用盐擦牙,比如《红楼梦》里的贾宝玉,每天早晨就有用盐擦牙的习惯。
古人还有用茶水、酒和明矾水漱口的,据说明矾水能有效预防口疮。
牙刷
到了隋唐时期,“刷牙”开始在中国出现了
马桶演变史
在现代楼房的设计里,刷牙、洗漱、洗澡、上厕所常常是在“卫生间”这一间屋子里解决的,古代可没有这样的地方。
1、在上古时代,厕所简陋到就是露天挖一个大坑,后来人们在粪坑上面又搭建了小屋,可能是怕露天风大把人吹进粪坑。
2、到了汉朝,厕所一般设在宅院的后方,搭建在高处,下面连通猪圈。
3、古代还流行一种便携式的如厕器具,因为形状似老虎,所以叫“虎子”,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夜壶。
古人也很懒,晚上也不想出去上厕所,虎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马子
4、到了唐朝,因为开国皇帝李渊的爷爷叫李虎,那“虎子”就不得不避讳一下,改个名字了,于是它改成了“马子”。
古人对马子的要求也随之变高,不光要能用来装尿,还要能装粪便,“马桶”因而诞生。
卫生纸的由来
我们大家都知道,造纸术是在汉代才改进并推广的,而且当时的人们觉得这是文化用品,也比较爱惜,直到蒙古族人入主中原,人们才开始普遍用纸来擦屁股。
那问题来了,之前的古人,上厕所都用什么?
答案是“厕筹”,又叫“搅屎棍”,这是一种二十多厘米长的条形木片或竹片,古人入厕后,就用这个东西解决。
我们今天使用的卫生纸,出现的时间也就一百多年,发明的过程还很戏剧化,据说是在20世纪初,美国史古脱纸业公司购进一大批纸,在运送过程中出现了疏忽,导致纸面因为潮湿而产生褶皱无法使用,老板史古脱脑洞大开,在卷纸上打上一排一排的小洞,便于撕成小张纸片,然后卖给火车站、饭店、学校等地方,作为如厕用纸。
史古脱将这种纸命名为“桑尼”卫生纸巾,因其柔软且好撕,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很快就风靡美国,走向世界。
03.
吃饭
古代人一天吃几顿呢?
现代人一般讲究的都是一日三餐,早一顿,中一顿,晚一顿,那古人一天吃几顿饭呢?
在原始社会,人们靠采集和狩猎获得食物,这种方法八分靠运气,食物丰富的时候,一天能吃好几顿,要是运气不好,一天也吃不上一顿。
进入农耕社会后,人们的食物来源相对稳定了,开始有了稳定的餐制,但是,早期的餐制并不是一日三餐,而是一日两餐。
这种从先秦时期形成的一日两餐的传统,一直到唐朝时才发生了变化。
唐朝时,一些士人和富裕阶层,在上下午两餐的中间,加了一顿点心,这就是午饭的雏形,不过普通民众依旧是一日两餐。
到了宋朝,商品经济活跃,城市空前繁荣,有学者认为啊,一日三餐在宋朝应该是已经普及的,到底普没普及,我们今天的人说不太好,但可以肯定的是,比起之前普遍多了,
古代人吃哪些蔬菜?
我们今天吃的菜,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不过古代人并不是这样的,假如一个现代人穿越回古代,说不定会一脑门子问号儿的想,这也能叫蔬菜?
先秦时期的荇菜,听起来很高端,但其实就是池塘里常见的浮叶;到了汉朝,蔬菜主要有五种,被称为五菜,他们分别是“葵、韭、藿、薤(xiè)、葱”,现代人穿越回去,恐怕只认得韭菜跟大葱。
荇菜
中国人今天吃的大多蔬菜,都是古时候从外国传入的,丝绸之路开通后,大量的西域蔬菜传入我国,比如黄瓜是从伊朗传进来的,菠菜是从尼泊尔,茄子是从印度。
明朝的时候,因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发现了美洲,所以诸如土豆、番茄、南瓜、辣椒等等,都在这个时期陆续传入了我国。
04.
上学
古代皇子都学什么呢?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一个人寒窗苦读十几载,最终高中状元,光耀门楣这样的剧情,那么,古代人上学学习,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汉朝时的中央官学是太学,太学的教学制度不太严格,既不规定毕业年限,也不管考勤,你想上就上,不想上也没有什么惩罚,但是呢,太学非常注重考试。
到了唐朝,中央官学的模式大体上与汉朝类似,但考试频率提高了。 唐朝的考试有旬考、月考、季考、岁考等等,和我们今天的周考、月考、期中期末考,模拟考等等差不多。
隋唐时建立了科举制度,极大加重了古代学生的学业负担,为了考科举,学生们是日夜苦读。
皇子们的上学日常
要说古代上学最累的,还得是清朝的皇子群体,毕竟家里真的有皇位要继承,不多辛苦一些是不行的。
清朝皇子6岁入学,15岁封爵后方可毕业,上课地点一般在上书房,在皇帝的寝宫附近,但是皇子住的地方在哪儿呢,在紫禁城北边御花园附近的皇子所,再加上要比老师早到一个小时温习前一天的内容,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要赶路上学。
1、清朝皇子们每天的课程也非常繁重,早上5点开始上第一节外语课,学习满语和蒙古语,有时候还要选修一些藏语和维吾尔语
2、第二节是汉文课,要学习儒家经典著作,还要学《史记》《汉书》等,学习本朝先辈的创业史还有先帝留下的圣训,这节课的时间比较长,要从早上7点多上到下午3点左右
3、这节课结束就是最后一节体育课,要学骑马和射箭,一直到5点放学
上学期间,除了吃饭时间只能休息两次,每次15分钟,清朝皇子们没有周末,没有寒暑假,一年当中,只有春节、端午、中秋、皇帝生日和自己生日这5天能够休息。
这也许就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