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通天河晒经损失了多少经书(唐僧通天河晒经损失了多少经书)

唐僧通天河晒经损失了多少经书(唐僧通天河晒经损失了多少经书)(1)

(蜗牛看西游第1452期)

文/牵着蜗牛散步

上学时代,《西游记》读后感的标准答案往往是酱紫的:唐僧同志爬山涉水十万八千里,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把经书取回大唐,传播了佛学,表现出了坚忍不拔的毅力。

如果让吴承恩背着棺材板来答题,肯定会吃大粪叉。原因很简单,这读后感是《大唐西域记》的,而不是《西游记》的。

在历史上,玄奘法师的确取回了很多经书,翻译了很多佛经,但《西游记》中的唐僧不仅没把经书完整地带回大唐,甚至连看都没来得及看,就被八大金刚带回西天封官去了。

所以,《西游记》的核心根本不是取经,如来的主要意图也不是传经!在取经过程中,发生了很多让人搞不懂、看不穿的事。

首先,是取经数量的大幅度缩水。

在原著第八回,如来同志是这样对众弟子说的——

这么一本重要的经,却将后面最关键的内容留在了晒经石上,这仅仅是悟空说的“盖天地不全”就能解释的?

为何其它经没被损坏,偏偏这本经损坏了?蕴含了什么深意?

更奇怪的是,唐僧把经书送回大唐,李世民搭了台子,正准备请唐僧讲经,突听到半空中八大金刚喊:“诵经的,放下经卷,跟我回西去也。”

这底下行者三人,连白马平地而起,长老亦将经卷丢下,也从台上起于九霄,相随腾空而去。

唐僧这个“丢”字,非常传神,再次说明,如来的售后服务特别差,仅仅让自己二徒弟当了一回快递员,并没有让他在唐朝讲解经书、宣扬佛法。

李世民为何让唐僧取经?目的是召开水陆大会,安抚被他剿杀的游魂,保证江山永固,但是,经未取全,唐僧亦没认真讲解,他这个水陆大会的效果,真不好说。

难怪后人续写了《西游记》:由于真经难懂,李世民的后代不得不重找取经人,前往西天求取真解。

《西游记》中的这个情节,并非无中生有。在玄奘取经过程中,也曾有经书掉在河里的波折。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唐僧团队所取的5048卷经书,并非像影视作品中展现的一样,两条白床单就包完了,而有一个庞大的体积,差不多要一卡车才能装完。

那个时代,古印度的佛经并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刻在贝多树的树叶上,所以也叫做贝叶经——将贝叶裁剪成大小一样的长方形,经处理后可在上面刻字,然后摞成一摞,上下各放一块同样大小的木板,中间穿孔捆扎起来,称为一夹。

唐僧通天河晒经损失了多少经书(唐僧通天河晒经损失了多少经书)(2)

广东西樵山宝峰寺有一部贝叶经,它长约40公分,宽10公分,厚10公分,比现在的图书要厚得多。因此有人推断,玄奘带回来的那520夹经书,体积大约有2.08立方米,以长80公分、宽和高都是50公分的木箱来装,大概要装11箱——约50夹为一箱。

唐僧通天河晒经损失了多少经书(唐僧通天河晒经损失了多少经书)(3)

好在玄奘法师在古印度已经是名人了,戒日王不仅替他打通了回国的一切通道,还派专人护送他回国,并送了一头大象让他乘坐(相当于现在的专车)。

但送经团队在度信度河(今印度河)时还是出事了:当船行至河中央的时候,突然风波大起,白浪滔天,船猛烈摇荡,最终将50夹经书和护经的人抛到了河里,幸亏骑着大象的玄奘法师没事。

原来平静的河水为何突然起波浪?玄奘过河后,迎接他的迦毕试王问他,你究竟带了什么东西,导致河神发怒?

玄奘法师说除了经书、佛像外还带了奇花异果的种子。迦毕试王一拍大腿:但凡有人试图把印度奇花异果带出国,到印度河就要翻船。

后来,迦毕试王派人去乌长那国补抄了遗失的经书,但这些种子却永远留在了印度河里。

这也说明,即使在佛教发源地的古印度,也是有所给,有所不给。

唐僧真的是忘了替老乌龟问寿命吗?前往“蜗牛看西游”公号,可看到相关文章《唐僧为何不替通天河老乌龟问寿命?不是忘了而是另有忌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