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争霸与变法(谈谈扶辇下除与)

在中国古代皇权社会,“车”的构造与功能曾经发生过养尊处优的异变,那就是“辇”和“舆”上古时代的车有供作战用的“兵车”与供贵人乘坐的“乘车”之别,后来由于骑兵的出现,“兵车”便退出了战场于是除了运送货物之外,“乘车”供贵人乘坐的功能逐渐加强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中国人在不断地改变着车的结构与功能,先是令其专门用于宫廷,弃马用人来挽车而行,人力扶持,前呼后拥,号称为“辇”;之后达官贵人竞相效仿,以至于竟然弃轮改用人抬而行,借以抬高乘坐者的身份,号称为“舆”让我们先来谈谈“辇”,接着再来谈谈“舆”汉语中有个成语叫“扶辇下除”,何谓“扶辇下除”?古文常常“阶除”连用,“除”就是台阶,可知“扶辇下除”的意思就是扶着“辇”走下台阶“辇”读作niǎn,成语“扶辇下除”的意思就是扶着皇帝的乘驾下殿阶据《汉书·苏武传》记载:李陵,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这是李陵劝苏武投降匈奴的一段话,大意是:李陵趁机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与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来劝说足下,愿我们之间能够谦诚地相待如今你终究不能回归本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廷的诚信大义又怎能有所表现呢?以前你的长兄苏嘉做奉车都尉,跟随皇上到雍棫宫,扶着皇帝的乘驾下殿阶,不小心碰到了柱子,折断了辇驾的车辕,被定为大不敬的罪过,于是你大哥就用剑自杀了,只不过赐钱二百万用以下葬李陵在这段话中谈到,在苏武滞留匈奴期间,苏武的长兄苏嘉因“扶辇下除,触柱折辕”而“伏剑自刎”;其下文还提到苏武之弟苏贤因追捕逃犯而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母死,妻改嫁,妹妹存亡不可知等事实正是在这段话中出现了“扶辇下除”的说法,以至于后来演变成了成语由苏武长兄“扶辇下除”的记载,可知“辇”就是皇帝的乘驾,而“扶辇下除”的意思就是扶着“辇”走下台阶“车”如何下得了台阶?若以马拉车,可要人仰马翻的,可见此“辇”即便是车,也不是马拉的车然而“辇”字毕竟从车,可见其与车同类,那么“辇”究为何物?这就需要考察“辇”字的形义源流了让我们先来看“辇”字的古文字字形:辇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均为合体会意字,从二人从车会意,象二人挽车之形,意思是用人力拉动的车小篆的构字原理与甲骨文、金文一脉相承,将两个人形写作两个“夫”字,位于字形的上部,下部为车,从二夫从车会意从甲骨文与金文的字形来看,“辇”最初应该是有两轮的,只是不用马来拉,而用人来“扶”(挽车);而从上面引用的《唐太宗步辇图》这幅古画的画面形象以及下图唐代传入日本专供日本王室之用的“葱花辇”示意图来看,唐代的“辇”是没有轮子的而是用人来抬的,这正是有身份的人的乘舆从“车”向“轿”的过渡从后来创造的“轿”字的构形来看,从“车”从“乔”,“乔”是高的意思(比如“乔木”就是高大的植物,“乔迁”就是往高贵之处搬迁),可知“轿”就是没有轮子的用人来抬高的“车”那么“辇”就是古人的“轿车”的雏形既然“辇”就是古人的“轿车”的雏形,那么“辇”字的造字本义应为人拉的车,《说文·車部》:“辇,挽车也从车,从夫夫,在车前引之”《说文》的解释与造字原理一致,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谓人挽以行之车也”例如《诗·小雅·黍苗》所云:“我任我辇,我车我牛”先秦时代又有“辇重”一词,意谓挽引重车《左传·襄公十年》记载:“孟氏之臣秦堇父辇重如役”杜预注:“步挽重车以从师”以上几例中的“辇”都是用的早期本义后来“辇”逐渐成为古代宫中用的一种人力便车,这种人拉的车都是有身份的人才能乘坐的,之后便用来特指国君、帝王、皇后等的乘驾,《通典•礼•嘉》称“辇”为“夏氏末代制辇,秦以辇为人君之乘,汉因之”例如《战国策·赵策》所云:“老妇恃辇而行”据此可知,“辇”应该是轿子的早期形态,皇宫贵族均可乘坐,例如唐·杜牧《阿房宫赋》所云:“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于是便有了“帝辇之下”的说法,它的本义是指皇帝乘驾所停放的地方,因此可以代指皇帝所在的地方,常用来指代京都后来又有了“出舆入辇”的说法,它的字面意思则是指出行乘“舆”,归来乘“辇”,出行与归来都必有乘驾侍候,可见“舆”和“辇”在这个成语中都是表示类似于“车”的人抬座驾的意思而且“舆”和“辇”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界限,只是早期的“辇”还有轮轴,而称作“舆”的交通工具已经彻底抛弃了轮轴也就是说,“辇”还可以“扶”(扶辇下除),而“舆”就必须用肩来抬了汉语还有一个成语叫“连舆接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行并车(如果出行就乘坐同一辆车),止同席(如果聚会就坐在同一块坐席上),形容亲密友爱,这个成语也可以证明“舆”表示的也就是乘坐的具有“车”的功用的交通工具的意思“舆”字内含一个部件为“车”,那么“舆”字的本义是否为“车”呢?这要依据古文字字形来解读:“舆”字的甲骨文为合体会意字,中间一物,四方各有一只手,表示四个人每人一只手或者两个人每人两只手,意谓用四只手共同抬起中间一物,中间的构件,依据甲骨文字形来看像是“東”字,“東”在甲骨文中表示一个装满东西的口袋,据此可知“舆”的含义为众人抬一物;另有解释认为中间的构件不是“東”,而是“車”,被誉为“甲骨四堂”之一的罗振玉(罗雪堂)在《增订殷墟书契考释》一书中认为:“象众手造车之形”然而从甲骨文字形来看,中间的构件确实不是“車”,只是后来的小篆将其讹变为“車”了诅楚文(秦国大篆)就已经将“東”字的上下斜画讹变为横画了,小篆字形与之一脉相承,后世文字便都一律写作“車”了但即便是“众手造车”,也有众人将车抬起来之义,因此将“舆”的字形字义解释为“象众人抬物之形”是符合造字原理的由此可见,“舆”的造字本义为众人抬物,而并非抬车然而,《说文解字·车部》:“舆,车舆也从车舁声”由于甲骨文早在殷商末年就已经被黄河泛滥的泥沙所埋没,东汉时代的许慎没有机会全面接触甲骨文字,故《说文》依据小篆字形将其看作是一个形声字,并将其解释为“从车舁声”,这跟“舆”字最初的造字原理不完全相符其实“舁”就是由四方各有一只手的四个构件隶变而成的今文字,因此“舁”仍然是表意的形旁,而不是所谓“舁声”的声旁,也就是说,“舆”字确实是个会意字综上所述可以知道,皇宫贵族在使用“车”的过程中,改变它的结构,去轮弃马;然后令其专门用于宫廷,人力扶持,前呼后拥;再后达官贵人,竞相效仿,借以抬高身份,这真是咱们国人的与众不同的发明难怪咱们的老祖宗“黄帝”就号称为轩辕氏呢,中国人看中的不是“车”的速度——有“轮”有“马”跑得快,看中的却是“车”的气势——有“轩”有“辕”才威风“辇”的利用就是皇权身份的标志,后来发展到“官轿”、“舆驾”那就更加豪华气派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诸侯争霸与变法?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诸侯争霸与变法(谈谈扶辇下除与)

诸侯争霸与变法

在中国古代皇权社会,“车”的构造与功能曾经发生过养尊处优的异变,那就是“辇”和“舆”。上古时代的车有供作战用的“兵车”与供贵人乘坐的“乘车”之别,后来由于骑兵的出现,“兵车”便退出了战场。
于是除了运送货物之外,“乘车”供贵人乘坐的功能逐渐加强。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中国人在不断地改变着车的结构与功能,先是令其专门用于宫廷,弃马用人来挽车而行,人力扶持,前呼后拥,号称为“辇”;
之后达官贵人竞相效仿,以至于竟然弃轮改用人抬而行,借以抬高乘坐者的身份,号称为“舆”。让我们先来谈谈“辇”,接着再来谈谈“舆”。
汉语中有个成语叫“扶辇下除”,何谓“扶辇下除”?古文常常“阶除”连用,“除”就是台阶,可知“扶辇下除”的意思就是扶着“辇”走下台阶。“辇”读作niǎn,成语“扶辇下除”的意思就是扶着皇帝的乘驾下殿阶。据《汉书·苏武传》记载:
李陵,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
这是李陵劝苏武投降匈奴的一段话,大意是:李陵趁机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与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来劝说足下,愿我们之间能够谦诚地相待。如今你终究不能回归本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廷的诚信大义又怎能有所表现呢?
以前你的长兄苏嘉做奉车都尉,跟随皇上到雍棫宫,扶着皇帝的乘驾下殿阶,不小心碰到了柱子,折断了辇驾的车辕,被定为大不敬的罪过,于是你大哥就用剑自杀了,只不过赐钱二百万用以下葬。
李陵在这段话中谈到,在苏武滞留匈奴期间,苏武的长兄苏嘉因“扶辇下除,触柱折辕”而“伏剑自刎”;其下文还提到苏武之弟苏贤因追捕逃犯而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母死,妻改嫁,妹妹存亡不可知等事实。
正是在这段话中出现了“扶辇下除”的说法,以至于后来演变成了成语。
由苏武长兄“扶辇下除”的记载,可知“辇”就是皇帝的乘驾,而“扶辇下除”的意思就是扶着“辇”走下台阶。“车”如何下得了台阶?若以马拉车,可要人仰马翻的,可见此“辇”即便是车,也不是马拉的车。
然而“辇”字毕竟从车,可见其与车同类,那么“辇”究为何物?这就需要考察“辇”字的形义源流了。让我们先来看“辇”字的古文字字形:
辇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均为合体会意字,从二人从车会意,象二人挽车之形,意思是用人力拉动的车。小篆的构字原理与甲骨文、金文一脉相承,将两个人形写作两个“夫”字,位于字形的上部,下部为车,从二夫从车会意。
从甲骨文与金文的字形来看,“辇”最初应该是有两轮的,只是不用马来拉,而用人来“扶”(挽车);而从上面引用的《唐太宗步辇图》这幅古画的画面形象以及下图唐代传入日本专供日本王室之用的“葱花辇”示意图来看,唐代的“辇”是没有轮子的。
而是用人来抬的,这正是有身份的人的乘舆从“车”向“轿”的过渡。
从后来创造的“轿”字的构形来看,从“车”从“乔”,“乔”是高的意思(比如“乔木”就是高大的植物,“乔迁”就是往高贵之处搬迁),可知“轿”就是没有轮子的用人来抬高的“车”。那么“辇”就是古人的“轿车”的雏形。
既然“辇”就是古人的“轿车”的雏形,那么“辇”字的造字本义应为人拉的车,《说文·車部》:“辇,挽车也。从车,从夫夫,在车前引之。”
《说文》的解释与造字原理一致,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谓人挽以行之车也。”例如《诗·小雅·黍苗》所云:“我任我辇,我车我牛。”先秦时代又有“辇重”一词,意谓挽引重车。
《左传·襄公十年》记载:“孟氏之臣秦堇父辇重如役。”杜预注:“步挽重车以从师。”以上几例中的“辇”都是用的早期本义。
后来“辇”逐渐成为古代宫中用的一种人力便车,这种人拉的车都是有身份的人才能乘坐的,之后便用来特指国君、帝王、皇后等的乘驾,《通典•礼•嘉》称“辇”为“夏氏末代制辇,秦以辇为人君之乘,汉因之”。
例如《战国策·赵策》所云:“老妇恃辇而行。”据此可知,“辇”应该是轿子的早期形态,皇宫贵族均可乘坐,例如唐·杜牧《阿房宫赋》所云:“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于是便有了“帝辇之下”的说法,它的本义是指皇帝乘驾所停放的地方,因此可以代指皇帝所在的地方,常用来指代京都。
后来又有了“出舆入辇”的说法,它的字面意思则是指出行乘“舆”,归来乘“辇”,出行与归来都必有乘驾侍候,可见“舆”和“辇”在这个成语中都是表示类似于“车”的人抬座驾的意思。
而且“舆”和“辇”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界限,只是早期的“辇”还有轮轴,而称作“舆”的交通工具已经彻底抛弃了轮轴。也就是说,“辇”还可以“扶”(扶辇下除),而“舆”就必须用肩来抬了。
汉语还有一个成语叫“连舆接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行并车(如果出行就乘坐同一辆车),止同席(如果聚会就坐在同一块坐席上),形容亲密友爱,这个成语也可以证明“舆”表示的也就是乘坐的具有“车”的功用的交通工具的意思。
“舆”字内含一个部件为“车”,那么“舆”字的本义是否为“车”呢?这要依据古文字字形来解读:
“舆”字的甲骨文为合体会意字,中间一物,四方各有一只手,表示四个人每人一只手或者两个人每人两只手,意谓用四只手共同抬起中间一物,中间的构件,依据甲骨文字形来看像是“東”字,“東”在甲骨文中表示一个装满东西的口袋,据此可知“舆”的含义为众人抬一物;另有解释认为中间的构件不是“東”,而是“車”,被誉为“甲骨四堂”之一的罗振玉(罗雪堂)在《增订殷墟书契考释》一书中认为:“象众手造车之形”。
然而从甲骨文字形来看,中间的构件确实不是“車”,只是后来的小篆将其讹变为“車”了。诅楚文(秦国大篆)就已经将“東”字的上下斜画讹变为横画了,小篆字形与之一脉相承,后世文字便都一律写作“車”了。
但即便是“众手造车”,也有众人将车抬起来之义,因此将“舆”的字形字义解释为“象众人抬物之形”是符合造字原理的。
由此可见,“舆”的造字本义为众人抬物,而并非抬车。然而,《说文解字·车部》:“舆,车舆也。从车舁声。”
由于甲骨文早在殷商末年就已经被黄河泛滥的泥沙所埋没,东汉时代的许慎没有机会全面接触甲骨文字,故《说文》依据小篆字形将其看作是一个形声字,并将其解释为“从车舁声”,这跟“舆”字最初的造字原理不完全相符。
其实“舁”就是由四方各有一只手的四个构件隶变而成的今文字,因此“舁”仍然是表意的形旁,而不是所谓“舁声”的声旁,也就是说,“舆”字确实是个会意字。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皇宫贵族在使用“车”的过程中,改变它的结构,去轮弃马;然后令其专门用于宫廷,人力扶持,前呼后拥;再后达官贵人,竞相效仿,借以抬高身份,这真是咱们国人的与众不同的发明。
难怪咱们的老祖宗“黄帝”就号称为轩辕氏呢,中国人看中的不是“车”的速度——有“轮”有“马”跑得快,看中的却是“车”的气势——有“轩”有“辕”才威风。“辇”的利用就是皇权身份的标志,后来发展到“官轿”、“舆驾”那就更加豪华气派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