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的种植和管理(红薯的种植技术)

文/乡土生活园艺

红薯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粮食作物,为蔓生草本植物,在热带地区可以终年常绿,多年生长;而在温带受低温、冻害的影响,成为一年生植物。

红薯在我国栽种面积非常大,以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栽培最为集中。红薯是高产、稳产的作物,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耐旱耐贫瘠,经济产量系数高,具有一定的高产、稳产性。虽然红薯产量比较稳定,但田间管理方法、方式也是需要注意的,否则可能会出现只有产量,没有质量的现象。

红薯的种植和管理(红薯的种植技术)(1)

红薯对环境的要求

要想做好红薯的田间管理,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红薯对哪些生长条件有需要和最适应。了解清楚后,我们就很容易根据不同的生长时期,做出相应的管理。

温度

红薯是喜温暖作物,原产热带,对低温反应敏感,不耐霜冻。盛长期内的温度不能低于21摄氏度,最适生长温度在25摄氏度左右,超过35摄氏度生长减慢,低于15摄氏度生长停滞,10摄氏度以下植株受低温冷害而死亡。幼芽出土后,温度在25-30摄氏度左右为宜,过低则生长缓慢,过高则组织柔嫩,幼苗细长,苗质差。移插大田时,要保证5厘米土壤温度稳定在16摄氏度以上为佳,气温在18-20摄氏度为好;根块膨大期最适土温在22-23摄氏度。

光照

红薯是一种喜光的短日照作物,光照充足时,能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干物质积累,利于根块的形成和膨大。光照不足,强度不够时,红薯幼苗光合作用减弱,积累有机物减少,会引起叶、苗发黄,生长减慢,苗弱。所以,整个生长期间内,应充分利用光照,提高温度,促进秧苗健壮生长。所以,种植红薯时应选好向阳,光照好的地方为佳;不宜种在背荫,或与高杆作物套种。可能会引起光照不足,光合作用降低,延迟结薯;或日照时间缩短,现蕾开花,影响块根的膨大。

红薯的种植和管理(红薯的种植技术)(2)

水分

红薯在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充足的水分不仅能促根、芽分化和生长,还能有效的调节土壤温度、湿度。适宜红薯生长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5%。苗期水分过多,植株易徒长,组织柔嫩,移插大田后成活率低,此时土壤相对湿度在70%为宜;结薯期,要土壤持水量在60-70%左右;薯块生长期,温度逐渐降低,茎叶生长减慢,需水量减少,一般要求土壤持水量在60%左右为好。红薯耐旱不耐涝,生育后期,如果土壤出现干湿交替现象,是非常容易形成开裂薯块的。

养分

红薯根系发达,吸收肥水能力强,整个生育期内吸收钾元素的量最多,从栽插大田至成熟,基本都需要吸收钾元素;其次是氮,而磷最少。除此之外,红薯生长发育还需要较多的微量元素,如:钙、镁、铁、硼元素等。

红薯的种植和管理(红薯的种植技术)(3)

田间管理措施

1,移插大田后,及时浇发根水,及时查苗补缺、补栽;补栽后及时浇水,以利成活。

2,及时中耕、除草、松土,在栽后10天左右至封垄前,一般需要结合浇水中耕松土2-3次为好,以促进生长、发根。

3,栽后半月左右,结合浇水追施提苗肥,以速效肥尿素为主;一个月左右,在茎叶生长旺盛前,再追施氮、磷肥,促进早结薯、早分枝,早封垄。

春薯栽后2-3月左右,夏薯栽后1-2个月左右,地上茎叶生长和地下薯块膨大并重,为红薯的蔓薯同长阶段。在这一阶段内,我们要做好肥、水、防虫害的工作:

1),进入蔓薯同生阶段,是长蔓、长叶、长薯块的时期,此时气温高,蒸发量大,是红薯需水最多的时期,应及时灌水,使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80%为佳,一般每隔半月浇水一次,或根据墒情,天气情况而定。

2),浇水的同时,应补施一定量的氮、磷肥,以促苗壮;催薯块肥大,应使用钾肥。发现徒长现象,及时提蔓、控旺、摘心。此时期还要积极防治虫害,提高薯块的质量。

夏薯栽插4个月左右,进入薯块生长盛期,地上部分的茎叶生长缓慢,逐渐衰老,停止生长,下部叶片变黄脱落,光合产物向块根转移;而地下薯块迅速膨大,这个时期的主要工作是:延缓地上茎叶的衰老,促进地下薯块的膨大。要适量浇水保墒,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来及时补充养分,进一步促进地下薯块的膨大。

红薯是一种很好的粮食作物,做好每个时期的管理工作,是很容易高产、优质的。所以,在很多细节上都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管理,这样才能达到种植目的。#谷丰计划#

好,更多无公害种植技术,请关注我们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讲解】专栏,我们会在里面随时更新最实用的种植技术、和经验。谢谢!

红薯的种植和管理(红薯的种植技术)(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