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且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岂曰无衣且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裳)(1)

温暖人心的古诗

这次疫情,日本各界积极捐赠中国多批医疗物资,得到了中国官方和民间的赞赏。真正火了的是包装上面附赠的诗句。老实说,这些汉诗带给我们温暖,带来更多丰富的情感体验。当然,日本人也用“武汉加油!”虽然也很好,简单明了,但,附上汉诗的方式,其实更有中国文化意味,更能走进我们内心,被我们所接受。让大部分中国人感到汗颜的是,日本人懂得的中国文化竟然比我们还多!


岂曰无衣且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裳)(2)

日本人也用“中国加油”


岂曰无衣且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裳)(3)

既有古诗,也有“加油”


日本长崎:崎岖路,长情在。

日本道观: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世泉青日本分会:温陵草木,刺桐游子;东瀛回望,丝路情长。

春风一夜到江城,楚水燕山万里长。

苍苍来暮雨,淼淼逐寒流。

日本华东师大校友会: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日本捐武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日本捐湖北: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日本舞鹤捐大连: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日本富山县捐辽宁: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除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全属超纲,不是中国人熟悉的诗词。

  

  当然,这里面有在日本华侨留学生们的贡献,但多数的诗词是中国人自己也不熟悉的诗词,所以更可能是日本人自己的选择。

  

  有人就批评,说国内只会说“武汉加油”,日本人反而更显得有中国文化。不管这个批评是善意还是恶意诋毁。客观来说,汉学在日本的普及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相比之下,我们需要承认中国人对自己的汉语言文化了解不多,重视不够,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日本非常重视汉学


  日本古代的文化,技术,艺术,医学等等文明的起源皆来源于中国,自唐以降,日本一直保留着推崇中国文化的深厚传统。即使在黑船事件打开日本国门,西方文化席卷当年的中华文化圈,像韩国,朝鲜,越南,纷纷抛弃中国汉字而改用拼音文字的时候,日本依然保留了汉字,大量的汉字。

  

  在日本小学要学习的汉字有1006个,再者,作为日常生活中使用汉字标准的常用汉字有2136个。

  

  日本每年都举行三次汉字能力考试,日文称作“日本漢字能力検定”,最高等级的汉检考试,需要掌握6000汉字。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会长高坂节三先生介绍,现在一年大约有200万人参加汉字能力检定考试,而在日本已累计有4000万人参加这项考试,将近占了日本三分之一的人口。像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筑波大学等日本名门大学,以“汉检”成绩,来综合评价考生,目前日本有479所大学973个学院把“汉检”等级,作为入学评价标准。

  

岂曰无衣且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裳)(4)


  所以,中国人到日本,看到满街的汉字招牌,跟日本人语言不通的时候,可以直接写汉字交流。切身体会到什么是“中华文化圈”。

  

除此之外,日本每年都会选出年度汉字,比如,2019年度汉字为“令”,每年都由清水寺主持亲自用毛笔书写。

  年号,日本天皇的年号当然也是汉字,通常取自儒家经典。去年改元“令和”,被认为是首次取自日本文化古籍。

岂曰无衣且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裳)(5)

  

岂曰无衣且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裳)(6)


  江户,明治时代的汉学


  日本江户幕府时代,推崇儒学达到了高潮,几乎每代幕府将军都有儒生作为重臣。比如,林罗山,林信笃,荻生徂来,新井白石等著名儒家学者。

  

岂曰无衣且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裳)(7)

  这里,不得不提到著名的明朝遗民朱舜水。作为一代大儒,在明朝灭国之后,移居日本,受到江户幕府御三家之一的水户黄门,号称幕府副将军的德川光圀的推崇,被奉为国师,对日本文化影响直到明治时期。

  

  日本对中国文字的反哺,最大的贡献来自于明治时期,用汉字翻译了大量的西方社会,科学,技术,文化术语,而这些术语很多经过清朝留日学生传播到国内,由于普遍简单易懂,基本取代了国内儒生过分迂腐的翻译,成为了现代汉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格致学”译物理,自然科学, “理学” 译哲学,“玄学” 译形而上学,“平准学” 译经济学,“葛郎玛”改为“文法”,“德律风”变为“电话”等等。

  

我们现在过度重视外语


  相比之下,我们今天的基础教育,过分重视外语,而忽视语文。家长们迫不及待地从幼儿园开始抓幼儿英语,给孩子起英文名,上双语幼儿园,当街跟孩子讲英语,这样发展的结果,孩子容易骨子里忽视中华文化,从小觉得外国好,从小崇拜外国明星,全家恨不得变成“假洋鬼子”。

  

  我们的中小学课程设置也有极大的问题,小学一年级开始同步学习中文和英语,考大学要英语,考研英语,考职称英语,把外语的重要性提升到了过分的程度。好像我们自己“开门揖盗”,自己主动用外国文化来替代中国文化,有一种强烈的文化殖民的味道,好像以讲英文为荣,讲中文丢脸。国际研讨会议,一定要用英文发言。博士毕业,一定要去国外发展。

  

  这种文化心态上的自我否定和崇洋媚外,并不是从现在开始。早在五四运动期间,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到胡适,钱玄同等一大批民国大师,都纷纷认为中国文化,汉字是妨碍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桎梏,主张全面否定中国文化,希望全盘西化的大有人在。甚至建国以后,还有一种理论,认为汉字拉丁化不可避免。觉得汉字太过古老,跟全世界文字都不一样,缺乏文化自信,自惭形秽至此。其实,在17,18世纪的以伏尔泰为代表的欧洲人眼里,中国代表着美好的向往,汉字这种表意文字被认为是“真正的字”,唯一具有语言表述的合法性,英国皇家协会甚至讨论语言改革方向能否用汉字,或者设计类似汉字系统。相比之下,英语当时被认为是堕落的语言。

  

  所以,长期忽视中国文化教育,以至于堂堂北大校长,一国文脉中枢的掌舵人,居然在校庆典礼上,把初中生都应该知道的“鸿鹄之志”,读成了“浩”,还把无知当有理,也就不奇怪了。

  

  好在最近几年国家开始重视这个问题,这两年大力强化了中小学语文课本中中国文化的内容,增加了优美的古诗词,恢复了我们自己的英雄故事,删减了一些来源不明的崇洋媚外文章。并且开始要求全国统一中小学语文教材。

  

  堂堂中华大国,说起中华文化,竟然不如中华文化圈外围的日本,实在令人汗颜。

  

  知耻近乎勇,只要我们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从现在开始弥补,用不了多久,我们会重回礼仪之邦,那些我们今天羡慕的优美的诗词,会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之中,融汇到我们的血脉里,成为我们中华文化之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