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云说,“石阡说春”,穿梭光阴故事的前世今生
来源:多彩贵州文化云
石阡说春
“说春”是石阡侗族人民世代流传下来的一种综合性民俗活动,主要流传于贵州省石阡县花桥镇坡背村。说春活动在每年立春前后进行,寓意劝勉人们珍惜时光、勤恳劳作。
石阡,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隶属铜仁地区,是一个深处武陵山深处的典型山区农业县。境内有汉、仡佬、侗、苗、土家等13个民族,世代各族人民和睦相处,表现出特有的农耕意识。“说春”正是植根于这样一种文化生态环境之中。
农历二十四节气
二 〇 一 一年列入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视频赏析
历史来源
据《石阡府(县)志》载:明、清时代,每岁立春之时,石阡府僚人等要整装集队,扎“芒神、纸牛”,“迎春于东郊”,打马游街,大排宴席,“行鞭春礼”,然后赴城南“劝农厅”,石阡知府要“劝农行耕”,并带头犁田等。
说春,古名“鞭春”,其俗渊源甚古,时至今日,每岁“立春”时节前后,县内约有一百多个“春官”,手端“春牛”,走村串寨,或入县城,挨户说春,唱读之声,时有耳闻,使大地充满着春天的诗意。因此,说春之人,被称之为“春官”。
“说春”主要活跃在“立春”时节前后。其目的在于劝农从耕,祝福风调雨顺,丰衣足食。
“春官”在规定范围内说春,“立春”气节一过,说到哪寨哪家,就把“春牛”放置在哪家人供奉,第二年又去从哪家人说起。清末明初直至解放前夕,是“说春”发展的鼎盛时期,“说春”范围不再有地域之分,每年立春前后,艺人遍布全县各乡镇,活跃在仡佬、侗、苗、土家等各兄弟民族的村村寨寨中,时达数十日。
说春词实际是唱,有简单的曲调,各地不一,但都称为“说唱读春”。封氏“说正春”的内容,主要是说“二十四个农事气节”说“渔樵耕读”说“四大布周”其内容涵概历史、地理、人文等方方面面。凡说春之家,都要散发两张“春贴”,一张上刻一年的“皇历”,一张上刻财神。 “正春”,说得好的春官,春词比较讲究,唱读时也讲究个“字正腔圆”,使人听起来有一种美的享受。说“花花春”的“春词”内容丰富多样,但几乎全是吉语,从而求得主人的钱、物馈赠。说春主要的段子名目有如:《开财门》、《颂主人》、《说四季发财》、《说茶》、《说粑粑》、《说见子打子》(见样说样,现编现说)等。
作为侗族的民族传统,“说春”保存了独特民间音乐艺术、民间说唱艺术的原本文化圈子,既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分,又在其他民族中传播,表现出石阡侗族独特的农耕意识。其残留有较多侗语因子,对侗族民族语言及其变衍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说春”“春词”的演唱采用侗以及土家、苗、仡佬等民族民间曲调来演唱,是研究各民族民间音乐及其交融的主要例证。
说春
据封氏自称其“说正春”的来历是:相传唐朝开国初年,大封功臣,封氏兄弟封福兴、封福宪立下战功,当朝天子问他们要封什么官,二人异口同声说要当“子孙官”。古时候分封到外地的诸候王,各霸一方,都是子孙世袭。于是唐天子封他俩为“春官”。并且解释说:“春官”就是掌管一个地方的礼节,每年向封地内百姓讲一讲农事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违农时就行了。兄弟二人想:这样的官子子孙孙都做得。于是“谢主隆恩”,封到黔地来了。
沿袭至今,封氏讲春的范围是:镇远、施秉、天柱、八拱(三穗)、剑河五县。坡背封家只讲镇远、三穗二县。那时候,“春官”不说春,也不叫“讲春”而是“派春”。即将“春贴”印制出来后,交官府发下去,并收钱粮上来,统一交给封家。改朝换代后,有的官员不执行旧礼制,对封氏说:“你们封家既是春官,知礼知春,就应该去说给百姓知道,不能坐收钱粮。”封氏想:当初唐天子也是这样封过的。于是说:“要去说春可以,但是你们这些当官的吃五谷,靠人民养活,也要带头犁田,劝农行耕。”当时春官还是有威望的,“见官大三级”,于是就这样讲定了。
石阡说春的相关器具及其制品
(向左滑动可以观看更多图片哦~)
1、“土牛”也叫“芒牛”“春牛”,制作材料包括木材,刻刀,铁等。
2、“春贴”,制作材料包括红纸,刷子,木板,刻刀,墨等。
3、民间“说春”口传信仰体系:包括民间仪式密诀,“春词”等抄本,以及流传在民间艺人中间有关传统故事、唱词等口传资料。
4、涉及“说春”相关仪式场所和表演场所。
5、“春官”服,包括:乌纱帽,大红袍,粉底靴。
6、“春官”说春所需要办理的执照。
7、官府派发的银牌。
石阡古代“春官”的认定。
“说正春”是以皇室及官府认定,传承方式以世袭制为主。“说野春”则是有此方面的天赋及兴趣爱好的农人。其传承方式以自然传承和自发传承为主,但从“春官”的品质及其说春的内容来看,仍然表现出传承中的规定性。
(1)“说正春”的封氏家族沿用世袭制,不传外姓子孙。
(2)“说野春”的春官选择有以下几点要求:
①优秀农人,在农耕生产中为能手。
②民族文化的传承者,掌握较丰富的历史及现代文化信息,作为民族文化的主动传播者。
③优秀的人格,具有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忠厚善良的人格和品德。
推荐推荐:
【小云说】侗族大歌,绝美的天籁之音
【小云说】针尖上的“活化石”
【小云说】奇妙的木偶艺术
【小云说】凯里苗族刺绣-千针万线的“身上史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