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临死前对武则天说的8个字(李世民的糊涂晚年)

引言:

“文皇仁义播敷天,李氏无伦三百年。”——(宋)陈普《咏史下·唐太宗》

后人提及唐太宗,无人不是竖起大拇指,纷纷赞颂其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千古一帝。说他精简政府机构、改革三省六部、开创贞观之治。但也有人说,李世民不过是抄了隋朝的政治作业,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看了世界罢了。

那么,后人又该如何客观看待李世民的一生?他晚年的生活状态又是如何?李世民年老时又做了些什么?让那时还只是一个才女的武则天,都找到了上位的机会?

李世民临死前对武则天说的8个字(李世民的糊涂晚年)(1)

唐太宗李世民

太宗自是人中龙,黑闼未当鬼蜮雄

唐太宗的确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了世界。

李世民出生的家族,对比当时其他的军阀割据势力,已经算是赢在了起跑线上。他的父亲是李渊,李渊在隋炀帝杨广期间,因为出生名门就已经赢在了上流社会的阶级中。而后李渊不断扩充自己的军备势力,又建立了唐朝基业。

李世民少年时期,就已经在父亲的身边从事军备工作,在解救隋炀帝被困雁门关的事件中,凸显了主要的军事才能。这次之后,李世民便于国内慢慢培养起了自己的势力。

李世民临死前对武则天说的8个字(李世民的糊涂晚年)(2)

唐太宗画像

李世民从晋阳开始起兵,一路加官进爵。他从右将军大都督,一路受封到敦煌郡公,然后李世民又从护送粮草等后勤工作中不断升级。后期他又领兵攻破长安,被李渊拜为了尚书令。而后父亲在国内的名声势力走向巅峰,李世民也因父亲的影响,在国内被拥护的人气也在上升。

唐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之后,李世民的军备力量才开始真正的大放光彩。他受父亲李渊的指挥,李世民领兵陆续平定了多方起义、包括地方的军阀割据势力。其中包括薛仁杲、刘武周等。

李世民在唐朝政权建立之后,为了稳定国家统一和和平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而李世民这样崭露头角的形象,自然也饱受百姓们的肯定。李世民这时被加封为天策上将,官至秦王之职。

李世民临死前对武则天说的8个字(李世民的糊涂晚年)(3)

太宗皇帝画像

但所有的事情,都在公元626年,突然来了个转折。这一年是玄武门之变爆发的时间,李世民通过这场政变,夺取了哥哥李建成的太子之位,同时也射杀了自己的另一个亲兄弟,李元吉。

太子和齐王纷纷下台,李世民也顺理成章地夺取了这场政变的胜利果实,被册封为了皇太子。而经过此政变之后的李世民,也将唐朝中央集权的最高权利紧紧地握在了自己的手中。他逼迫父亲李渊身居唐宫,再无任何可接近国家最高权力的机会。

李世民自此之后,便掌权天下,成为后世可畏的太宗。

李世民临死前对武则天说的8个字(李世民的糊涂晚年)(4)

魏征与唐太宗

李世民登上唐朝帝王之位后,改年号为贞观。在位期间的李世民,被史书美化成一个勤奋执政的好帝王。

除此之外,史书还广泛评价李世民是一个宽宏大度的帝王。说他能够在那个家天下的封建王朝时,听取群臣建议,虚心纳谏。说李世民真正做到了对内文治天下,实现百姓幸福安康的美好贞观之治的景象。

还说他对外积极使用武力扩充疆土,消灭了东突厥,致使北方的少数民族在短期时间内,不敢对唐来犯。征服的脚步往北到达了高昌,往东征服了高句丽,这些北方的少数民族为了表示对唐朝、对太宗的尊敬,立下誓言要与各民族之间和平融洽相处。

李世民临死前对武则天说的8个字(李世民的糊涂晚年)(5)

说他们决心要以唐朝为宗主国,自己的政权势力为附属国。为表忠心,北方少数民族尊李世民为天可汗。李世民在征战时,为了保全自己仁义的形象,哪怕一战俘获十万东突厥的战士,也绝不杀害一人。李世民反而邀请这些俘虏们进入唐朝,接受汉化,与唐人共同生活。

李世民的这些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唐朝国内的和平盛世,相当于是奠定了一个友好发展、和平安定的美好氛围。也为后世几百年的盛世状态,埋下了伏笔。

在政治、军事方面表现十分出众的李世民,年轻时期的他,也同样在文学中创造了不朽的成绩。他也是历史上广受认可的文学家和诗人。例如在书法方面,李世民就特别喜欢隶书。

李世民临死前对武则天说的8个字(李世民的糊涂晚年)(6)

每逢有空余时间,李世民多半会专注于临摹《兰亭序》。直到现在,他被留存于后世的书法作品,还有不少。其中《晋书王羲之传赞》,就是李世民主要的代表作之一。

除了书法之外,李世民被《唐史》记录在册的诗篇多达88首。其中较为著名的诗篇有《赠房玄龄》,《过旧宅二首》、《出猎》等。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但如此功勋显赫的唐太宗,却于公元649年7月份因病去世,享年52岁。

回顾李世民在朝期间23年的历史,无人不感伤。世人皆吊唁,感叹李世民属于英年早逝。

因为回顾我国历史中422位官方承认的帝王,李世民52岁便已去世的说法,略让人感到遗憾。那么,李世民晚年时期到底做了哪些事情,是否会加速自己生命的衰竭呢?

李世民临死前对武则天说的8个字(李世民的糊涂晚年)(7)

李世民雕像

李世民在晚年时,生活状态十分悲惨。根据史书记载,李世民晚年时身体已被病魔缠身。

其主要原因在于,李世民早年期间忙于政治和军事,常年在外奔波,时常在战场中就会因病突然间倒下。这些透支身体的状态,直到李世民登上帝位之后也并没有被改变。

根据司马光描述,后人看到的李世民,是一个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专心执政的好帝王。忙于工作的李世民,好不容易得到一些休息的时间,还有要去宠幸后宫。

身为帝王的李世民,从不缺乏女色。在放纵的后宫生活中,李世民妻妾成群,后宫嫔妃数不胜数。生下儿子十四人,女儿多达21人。但是这些孩子的生母到底是谁,连官方史册上都没有记载,可见李世民的后宫规模之大。

长期消耗自己的身体,李世民的寿命能够在50多岁时突然停止,如果从养生逻辑上来看,其实也不算是早逝了。

李世民临死前对武则天说的8个字(李世民的糊涂晚年)(8)

李世民种的银杏树

除了身体消耗之外,李世民身为李家后人,他也有李家人身上的共同病症,这种病症名为气疾,是一种遗传病。按照现代话来说,气疾就是类似于心血管类的遗传病,它和哮喘等呼吸道的遗传病十分相似。

而且在那个社会生产能力相对而言比较薄弱的年代,这类遗传病根本无法根治。再加上养生力度不够,李世民的身体消耗程度已经严重亏损,致使其52岁时,生命就已经到了终点。

但又为何说李世民在晚年时期,连那时也仅仅只是一个才女的武则天,都十分鄙夷呢?其主要原因在于晚年时期的李世民,悲惨的地方远不止身体状况不佳,而且他的精神面貌已经无力从政。这对于国家的昌盛发展,已经没有太多积极影响了。

李世民临死前对武则天说的8个字(李世民的糊涂晚年)(9)

武则天画像

《资治通鉴》中记载,李世民晚年时期比较沉迷于炼制丹药,一方面是希望丹药能够让自己延年益寿,一方面是为了根治自己的身体疾病。但这书中再三提到李世民没有服下丹药,不论是后世改变了当初唐人的说法,还是有其他的政治目的。

总归人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李世民晚年时期沉迷于求得丹药的心态中。

这其实在唐朝众多帝王里面,算是开了一个坏头。后世也有很多唐朝帝王在模仿先祖李世民,他们都想要求得长生不老药。最后把自己的身体搞垮了,精神状态也搞崩溃了。这还如何执政呢?

另外,李世民晚年时期开始干涉史官的工作。这位帝王在晚年时,开始回顾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对于自己的身后事开始着急。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想插手史官记录贞观之治的所有细节,包括对自己的评价。

李世民临死前对武则天说的8个字(李世民的糊涂晚年)(10)

武则天帝王图

于是,李世民拉扯了很多史官,给了众多史官荣誉、地位和金钱方面的恩赐。他只是想让这些史官多加美化自己的形象,但这违背了史官记录历史客观的必要性,是并不受推荐的做法。

精神状态已经难以集中的李世民,晚年时在太子的选题上,开始摇摆不定。在太子李承乾起兵造反之后,被贬为了庶人。李世民这时开始怀疑自己的教育问题,同时又不想辅佐魏王李泰为太子。

最后摇摆不定之下,他又将注意力放在了李治的身上。李治的母亲同样为长孙皇后,但他比起前面两个哥哥而言,显得单纯、天真无害。

但这样的性格,在晚年时的李世民眼中是种优势,可那样也会在那个封建等级十分严峻的帝王之家成为薄弱点,最后养大了武则天的势力。

李世民临死前对武则天说的8个字(李世民的糊涂晚年)(11)

总结:

客观的去看待唐太宗,能看到他的意气风发、年少有为、雄心壮志...这已成为唐朝历史中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但晚年时期的李世民,也有自己的悲惨一面。一个老人能够在身体状态不佳时,寄希望于一张白纸的儿子身上,也许就是他对国家最后的交代吧。

参考资料:

《唐史》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资治通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