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石库门的历史变化(上海石库门的前生今世)
石库门,是上海特有的一种住宅。
几代上海人的青春岁月甚至全部生命,都在石库门住宅里度过。尽管岁月老去,尽管容颜变迁,尽管迁入高楼别墅,或者远居海外,但只要谈起石库门,只要看到石库门的影像,许多人都会有一种抑止不住的激动。
呵,石库门,是盛开在流年里的烟火,虽平淡但美丽,虽遥远而温馨。
上海人家石库门
19世纪五六十年代,石库门诞生了。
上海小刀会和太平天国造反闹事,导致江浙一带大量士绅和难民涌入上海租界,洋行和商人捕捉商机,兴建了一批连排木屋,或租或售给他们居住。这种连排建筑,每一幢房子都有一扇以石料箍着的黑漆木质大门,在上海方言中“箍”和“库”同音,久而久之,这种建筑就被称为“石库门”。
最早的老式石库门住宅,进门是一个天井,两侧是左右厢房,正对面是长窗落地的客堂间,客堂一般宽约4米,深约6米,是会客和宴请的地方;有东西两厢房的石库门,宽度为三开间,一般为二层,俗称“三上三下”。客堂后面有通往二层楼的木扶梯;再往后是后天井,其进深仅及前天井的一半,往往有一口水井;后天井后面为单层斜坡的附屋,一般用作厨房、杂屋和储藏室。整座住宅前后各有出入口,前立面由天井围墙、厢房山墙组成,正中即为“石库门”,以石料做门框,配以黑漆厚木门扇,门上配以一副铜或铁的门环。
老式石库门有早后期之区别。早期老式石库门兴建于1869到1910年间,具有中国传统深宅大院的特点,空间布局一般为3到5开间,共两层,房屋前后围墙高度基本一致,形成一个几乎与外界隔离的包围圈。
早期石库门结构图
新式石库门结构图
后期老式石库门兴盛于1910年到1919年间,单元平面由原先的三开间二厢房改为单开间或双开间一厢房,后天井面积减小,采光状况改善,弄堂增宽。在栏杆、门窗、扶梯、柱头等局部采取了西洋式装饰;石库门的门楣添加了修饰,先后采用了半圆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门头。
早期老式石库门代表性建筑的有兴仁里。兴仁里位于北京东路之南、宁波路之北、河南中路之东,建于1872年;共由24幢两层房屋组成,有三开间和五开间两种形式。1980年被拆除。
后期老式石库门代表性的有东西斯文里、树德北里以及1915年建造的大庆里等。斯文里位于新闸路北面,由大田路分割为东西斯文里,它由706幢二三层砖木结构房屋组成,斯文里现已经被拆除。
石库门虽处闹市之中,仍有高墙深院,颇受当时社会有钱人士欢迎。
新式石库门住宅
时间的长河流入20世纪10年代,老式石库门逐渐被新式石库门取代。
新式石库门住宅建于1919到1930年代。新式石库门由两层增加到了三层,大多采用单开间或双开间,双开间石库门仅仅保留一侧的前后厢房,单开间则完全取消了厢房。新式石库门最大的变化,是后面的附屋改坡顶为平顶,上面搭建一间小卧室,人们叫它亭子间。亭子间屋顶采用钢筋混凝土平板,周围砌以栏杆墙,作晒台之用。新式石库门还缩小了居室的进深,降低了楼层和围墙的高度。
新式石库门外墙面多用清水青砖、红砖或青红砖混用,石灰勾缝,而不是像老式石库门那样用白色石灰粉刷。早期石库门门楣做成中国传统砖雕青瓦压顶门头式样,新式石库门受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常用三角形、半圆形、弧形或长方形的花饰,其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是石库门建筑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显然,新式石库门更加西方化了。
新式石库门代表性建筑有民国13年建造的淮海中路尚贤坊、民国14年建造的建国西路岳阳路建业里,民国17年建造的延安中路四明村,民国19年建造的浙江中路厦门路新德里等,目前有的已被拆除,有的被改建,有的还保存着原模原样。
20世纪20年代,石库门建筑相当普及,约有三分之二的上海城市居民居住其中。
1930年代前后,新式里弄和花园洋房大规模建设,石库门渐渐淘汰,变成社会下层百姓的聚居区,出现了一栋石库门中住着几十家人家的现象。新式里弄住宅和花园里弄建筑形式多为混合结构,正面设有大玻璃阳台,房屋通风采光条件更为良好;外形别致整齐,有草坪,一些高级的洋房还建有网球场、游泳池。
石库门房屋的主要用途为居住,但也有另作他用,如开办钱庄、商行、字号、工厂、文化娱乐场所和学校等。福州路附近的会乐里、群玉坊曾是上海滩妓院集中点。此外,赌博、抽烟以及算命场所,也都在石库门里弄中出现。
1949年5月,上海仍有9214条里弄,约有40%的上海人在石库门中生活作息。
1990年前后,上海开始大规模拆迁石库门。现在,城市中大部分石库门建筑已经被拆除,只有一些中心城区,还保留了一些石库门。
名人给石库门增添了一抹抹亮色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不少名人或者以后成名的人都曾入住石库门。
石库门建筑中居住条件最差的是亭子间,很多文学青年来到上海寻求梦想,租用租金最便宜的亭子间。他们在亭子间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人称“亭子间文学”,而“亭子间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一座座让人仰望的丰碑,其代表人物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丁玲……
鲁迅居住的23号亭子间
鲁迅在上海的写作是从亭子间起步的。1927年,他从广州来沪,住进了虹口横浜路景云里23号亭子间。当时,他的邻居,有陈望道、叶圣陶、沈雁冰、周建人等人。住在对面11号亭子间里的是沈雁冰,他正在创作中篇小说系列《蚀三部曲》,并第一次使用了一个以后响彻世界的笔名---“茅盾”。
巴金居住过的康悌路康益里4号
鲁迅来上海之前,有个名叫李尧棠的南京小伙子就来到了上海,住进了康悌路康益里4号亭子间。他在那里创作了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并开始使用一个新的笔名——“巴金”。几十年后,巴金谈到《灭亡》时说: “《灭亡》的发表……替我选定了一种职业,我的文学生活就从此开始了。”1935年8月,巴金游学日本回来,又住进了虹口狄思威路(今溧阳路)麦加里21号亭子间。他在这里酝酿《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春》,最终成为文学巨匠。
徐志摩夫妇
徐志摩和陆小曼就住在这里面的石库门
1926,诗人徐志摩和美女陆小曼从北京移居上海,不久就住进了福熙路四明村一幢三层石库门房子里。徐志摩和陆小曼在这幢石库门里,写出了《爱眉小札》《媚轩琐记》和《小曼日记》等。1929年3月29日,泰戈尔先生途径中国,专程到上海看望徐志摩陆小曼夫妇,还在这里住了两个晚上。他们谈诗论画,泰戈尔亲切地称呼徐志摩与陆小曼为“我的儿子、儿媳”。离别时,老人欣然动笔为徐志摩夫妇留下了一幅远看像山、近看像老者的自画像,并附诗云:“山峰盼望他能变成一只小鸟,放下他那沉默的重担。”
郁达夫和王映霞
1927年1月某日,诗人郁达夫前往霞飞路尚贤坊43号拜访老同学孙百刚,他被在场的一位妙龄女子深深吸引,她就是有着“杭州第一美人”之称的王映霞。郁达夫当晚在日记中写道:“可爱的映霞,我在这里想她,不知她可能也在那里忆我?”此后一年间,郁达夫三天两头朝尚贤坊跑。最终,两人结为秦晋之好,搬入赫德路嘉禾坊的石库门居住。
上海石库门建筑,也留下了不少艺术家的身影。
1913年,艺术大师吴昌硕从苏州迁居上海,住进了吉庆里923号石库门,就是今天的山西北路457弄12号。吴昌硕卧室兼书房安置在二楼东厢房,画室则在二楼中间,朝南临窗放着一张大画桌。他在画室多次会晤过京剧大师梅兰芳,也在这儿指点过王一亭、陈师曾、张大千、潘天寿和刘海粟等。吴昌硕69岁入住石库门,住了l4年,直到1927年病逝。
另一位画坛大师张大千也曾经寓居上海石库门。1932年,张大千从四川内江来到上海,住进了马浪路西成里l6号底楼客堂间,他的哥哥张善孖居住在隔壁17号;两幢石库门天井打通,客堂间也打通,17号客堂间成为兄弟两人的画室。张大千居住的17号位于今日马当路278弄。
张大千
住过石库门的名人还有许许多多,他们的名字如今都是如雷贯耳:蔡元培、章太炎、柳亚子、邹韬奋、夏衍、田汉、丰子恺、周信芳、胡蝶、赵丹、陈蝶仙……
上海的石库门建筑,也是革命党人隐居之地。
毛泽东和杨开慧
毛泽东和杨开慧在石库门住宅里居住了一年
1924年2月中旬,毛泽东担任中共中央局秘书和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执行委员,他在上海入住一幢两层楼石库门,现为茂名北路120弄5-9号。这房子是朋友蔡和森与向警予提供给毛泽东住的,毛泽东、杨开慧等一家住在1楼,蔡和森向警予一家住在2楼。
中国共产党在在兴业路树德里石库门中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共“二大”、“四大”也都是在石库门里召开的。
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辛亥革命时期在上海《天铎报》当记者,20年代主持《商报》笔政。1920年,他先住在宝山路顺泰里,后来又住进新闸路福康里,住的都是石库门。
石库门的故事太多,就此打住。
步高里吸引着海内外的目光
上海的石库门建筑差不多都消失殆尽了,仅存的石库门建筑成为上海的标志性符号,成为上海的独特地标。
陕西南路与建国西路交界处,有一个石库门里弄步高里,中西合璧,其保存完整程度在沪上石库门中首屈一指。1989年,步高里名列上海公布的第一批优秀近代建筑名单。
步高里位于陕西南路287弄,抬头看,“步高里”三个大字特别吸人注目,入口处的牌楼上还有个法文名“CitéBourgogne”,译为“勃艮第之城”,法文BOURGOGNE指的是法国的一个著名的法国葡萄酒产地,中文翻译为“勃艮第”。步高里是法商建于1930年,属行列式旧式石库门里弄,砖木结构,两层,红砖外墙,共79幢。
1937年,以无敌牌擦面牙粉和蝶霜闻名的家庭工业社迁至步高里。1949年5月,弄内仍有不少厂商,大和祥南货店在1号1楼,2楼有飞纶制线厂职工宿舍,源利面包厂在3号,福兴茶园和一个老虎灶在5号,上海通正粉厂在6号,飞纶制线厂12号,王永记成衣店是13号,国泰面包公司19号,罗桂荫医师诊所33号,明远眼镜公司35号,中道教义会174号,据说,196号在上世纪40年代初是老太君庙……
巴金、胡怀琛、张辰伯、平海澜等著名人士都曾先后居住步高里。著名作家巴金的故居位于步高里52号,他1932年入住,在此创作了《海的梦》等作品。
上图均为今日步高里
据说,上世纪40年代,一个朱姓小姑娘随家人逃难到上海步高里。白天,她帮妈妈看管步高里弄堂门口的小摊头,晚上睡在主弄口的烟纸店里。1956年,朱姓小姑娘结婚了,申请在4楼晒台上搭建了11平方米小屋。她住进去后,天天下楼拎水,很不方便;值得安慰的是,步高里后来安装了煤气,她不必再被生煤球炉的烟熏得头昏眼花。到了1985年,朱姓小姑娘已经成为朱老太了,她28岁的大女儿结婚,也向房管所申请了增配婚房,就是在前楼改建加层——这是上海许多老百姓的生活缩影。
步高里声名远播,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参观者。
法国总统希拉克夫妇
总统夫人
2004年11日中午,法国总统夫人贝尔纳黛特•希拉克抵达上海,她在上海仅停留1个小时,还是特地赶来参观“步高里”。陪同参观的法国著名摄影家贝特娜对记者说,和希拉克总统一样,贝尔纳黛特对人文历史非常感兴趣,她尤其希望能多了解中国普通人和他们的生活方式。
如今,步高里依然保存着浓浓的石库门风情,屋脊红瓦如鳞,老虎窗藤蔓缠绕,厚实乌漆的大门,还有厢房、灶披间,你走到弄口,还可以看见晾衣竹竿、搓衣板和马桶刷……
石库门建筑,富有中国江南传统民居的特色,按照西方连排居住的方式进行总体布局,洋溢着浓厚的中西合璧的色彩,具有混血儿特征——东西方两种完全不相干的风格在上海得到了融合——这也是上海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传统,即海纳百川,融合中西。
石库门,孕育了上海的近代文明,衍生了上海的特色文化,留存了上海的历史记忆。
呵,石库门,我爱你!
景观档案:石库门
上海最早的石库门产生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基于传统的江南民居,继承了传统中国式建筑以中轴线为对称布局的特点。
最早石库门规模一般在三到五开间,正中部位就是所谓的“石库门”。老式石库门有前后两门,前后有围墙相绕,形成一个独立于外界的领地,闹中取静。
1930年代前后,新式里弄和花园洋房开始大规模建设,石库门渐渐淘汰,变成社会下级阶层的聚居区。
1990年前后起到现在,大部分石库门建筑已被拆除,只有在一些中心城区还保留了一些石库门建筑。
石库门在上海前后风靡了半个多世纪。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