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材问题及课后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P109想一想,议一议 有人计算出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需要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这些水中只有大约2.2千克是作为玉米植株的组成成分以及参与各种生理过程的,其余那么多的水都到哪里去了呢?这些水对植物体本身以及自然界又有什么意义?

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材问题及课后练习)(1)

答:①植物吸收的水分一部分成为植物体的组成成分以及参与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其余的则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②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对植物本身的意义: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一方面可以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另一方面在炎热的夏天,通过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③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对自然界的意义: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

P109观察与思考 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是怎样的?

答:植物茎内有相互连接的导管,水分在茎内是通过导管运输的。

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材问题及课后练习)(2)

P113试一试 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泡在盛有7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叶片表面会不会产生气泡。如果有气泡,请比较叶片正面与背面气泡的数目,尝试对你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

答:通常会观察到有气泡的产生。气泡的产生是受热后叶片中的气体从气孔中释放出来的缘故。气泡的多少与气孔的多少相关,因此观察到的结果与所选择的材料相关。

大部分植物叶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但不同类型的植物的上、下表皮的气孔数量不同。一般禾谷类植物如玉米、水稻等,上、下表皮的气孔数量较为接近;双子叶植物如向日葵、番茄等,叶下表皮的气孔较多,有些植物,特别是木本植物如桃、苹果等,通常只是下表皮有气孔;也有些植物如水生植物,气孔只分布在上表皮。气孔的分布是植物长期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

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材问题及课后练习)(3)

P114旁栏思考题 据科学家测算,某热带雨林的降雨量是1950毫米/年,蒸腾量是1570毫米/年。请计算,蒸腾量占降雨量的百分之几?它具有什么意义?

答:蒸腾量占降雨量的80.5%(1570/1950×100%=80.5%)。蒸腾作用散失的水,提高了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注意:如果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仍然可以进行。)

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材问题及课后练习)(4)

P114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茎中的导管是运输水分的管道,导管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每一根导管都是由许多长形、管状的细胞所组成的。

(2)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大量地散失掉了, 这对植物来说是一种浪费。(×)

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无论对于植物本身还是对于自然界都有重要的意义。

(3)气孔主要分布在植物叶片的上表皮,这有利于气体更好地进行交换。(×)

不同类型的植物的上、下表皮的气孔数量不同。

(4)植物可以通过控制保卫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来控制其 体和水分的进出。(√)

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材问题及课后练习)(5)

2.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的枝叶,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叶片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导致树苗因缺少水分而死亡,所以要剪去大量的枝叶(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

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材问题及课后练习)(6)

3.取同一植物相同大小的两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 枝条A 保留叶片,枝条B 摘除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两个相同大小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在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两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 小时,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

(1)在量筒中滴加油滴的作用是什么?

答:避免量筒中水分的蒸发,以保证水分的减少是被植物吸收掉的。

(2)两个量筒中的液面会出现什么差异?这种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插有枝条A的量筒中的液面比插有枝条B的量筒中的液面低。原因是枝条A 带有叶,蒸腾作用比较强,会从量筒中吸收更多的水分;枝条B 没有叶,蒸腾作用较弱,从量筒中吸收的水分少。

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材问题及课后练习)(7)

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分析。

答:水蒸气在天空中凝结成云,然后以雨、雪等形式落到地面,一部分被生物利用和被土壤等吸收,其余部分汇成江河。可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奔流到海"是指江河的水也汇成海洋。"不复回"是指地表水只能向海洋中流,而海水不会倒流入江河、到陆地。 但海洋中的水会以水蒸气的形式到达陆地上空,最终又会以雨、雪等形式成为"天上来"的水。可见,从水循环的角度看,汇入海洋的水也是可以再返回陆地的。

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材问题及课后练习)(8)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高爸行教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