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虎不吃东北猴(东北的老虎妈子)
原创:庞志澍
东北虎
东北老辈儿人吓唬小孩时常提起“老虎妈子”和“大马猴子”,“快别哭了,一会老虎妈子听见把你抓走了!”“再不听话,大马猴子把你抓走了!”。好像“老虎妈子”和“大马猴子”都具备拐带孩子的特性,那么“老虎妈子”和“大马猴子”,到底是啥?还有朋友问“老虎妈子”和“大马猴子”到底谁厉害?
东北几乎没有野生猴子,本图是日本雪猴
从满族儿时的《摇篮曲》说起我儿时,东北有些家里还有悠车(摇篮)。悠车外形像一只小船,用四条绳子挂在屋顶上,年幼的孩子躺在里面。夏日家人用纱布围在悠车上,以免孩子被蚊子咬,母亲一手摇晃着悠车,一手对着悠车轻轻地摇着蒲扇,嘴里轻哼着“摇篮曲”,关爱的看着自己的宝宝入睡
摇篮曲有很多,经过几百年,东北少数民族的摇篮曲已经汉化了。摇篮也不只在东北少数民族使用,其他民族也有广泛应用。“月儿明,风儿静,树叶遮窗棂”这首最广泛流传的《摇篮曲》也是根据原来东北少数民族的“摇篮曲”改编的。
养活孩子吊起来
下面来两首原汁原味的满族“摇篮曲”,
1.
悠悠扎,巴布扎,悠悠宝宝睡觉吧!
狼来啦,虎来啦,“大马猴子”背着鼓来啦!
悠悠扎,巴布扎,我宝宝,快睡吧!
你阿玛出兵发马啦!骑着大红马,挎上大腰刀,拉弓射箭本领大。
悠悠扎,巴布扎,悠悠宝宝睡觉吧!
大花翎子,亮红顶子,挣下的功劳是你俩的呀!
2.
咯噔咯噔炒白菜,老虎妈子别出来,
小阿哥,要睡觉,你要出来把你宰。
咯噔咯噔炒白菜,老虎妈子别出来,
小阿哥,刚睡着,你要出来拔你毛。
咯噔咯噔炒白菜,老虎妈子快出来,
小阿哥,刚睡醒,你快出来跟他玩。
重点来了,两首“摇篮曲”中都有“大马猴子”、“老虎妈子”出现!从儿歌中可以看出,玛虎喜欢和小孩玩耍,玩得兴起会拐带小孩。玛虎也可以被人欺负,可以“把你宰”、可以“拔你毛”。
窗户纸糊在外
歧义从字面意思解释开始有一篇文章就叫《老虎妈子》,作者明显是东北人,文中说“在我们那疙瘩,厉害难缠,蛮、泼的女人叫老虎妈子,也就是母老虎的意思。”
《红楼梦》里的花花公子薛蟠有歪诗一首,其中两句是:“女儿悲,嫁个男人是乌龟;女儿愁,绣房里钻出个大马猴。”后人给出的解释是“大马猴是中国民间俗语,形容淘气的小孩子像猴子一样,一刻也不得安静。”
以上解释,放到上面两首“摇篮曲里”解释顺畅,合理吗?好了不卖关子了,直接告诉大家以上两种解释都是从字面意思理解的,实际上都不对!
《兴安岭猎人传说》剧照
“大马猴子”、“老虎妈子”是东北地区传说中的怪物,既不是虎,也不是猴。它是传说中的怪物,大名叫“玛虎”。源自满语mahu,发音玛虎。玛虎的含义还没有统一的公论,一说是一种可以变脸或者戴着面具的怪物,可以摄人魂魄,使人失智。另一说法是,清末流传下来的玛虎古戏、跳玛虎,其中的神灵都是以佩戴“假面”出现,这种面具也被称为“玛虎”。可见随着时间的变化,历史的变迁,玛虎从恶而善,或者说玛虎不单纯只代表怪物了,角色有很大变化。
2021年4月1日,网络上映了网剧:《兴安岭猎人传说》。故事中的“妖魔鬼怪”极具东北地域性,可惜,该剧的“大马猴子”依然被理解成了猴子。歧义的理解依然被使用,不知道“玛虎”何时才能真正被人知道。
《兴安岭猎人传说》剧照
玛虎的由来由于历史变迁及各民族发音不同,玛虎有10几种叫法,如上文提到的老虎妈子、大马猴子、马虎、马糊、马护、麻狐、妈狐子、马猴等等。
相传东北人穴居、洞居之时,就在洞口、门口立上一块挡板之类的,一可以抵御风雪;二可以防止玛虎看到洞内情况,进洞摄人魂魄,把人拐带走。后来这块挡门板就形成了满族大院的影壁墙。
东北关于“玛虎”的传说,起源自原始社会,当时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的世界观相对落后,对大自然、动物、植物、天文、地理等认知有限,因此对整个世界充满了恐惧、敬畏、好奇和征服的欲望。萨满教就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萨满教所信仰和崇拜的都源自其对自然的认识和解释。玛虎就是伴随着萨满教的出现而形成的图腾和信仰。
萨满歌舞
玛虎流传的形式一.跳玛虎
跳玛虎,也叫玛虎恩都里(恩都里是满语神仙之意),早期有萨满祭祀的形式内容,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后来的“跳玛虎”,已经生活化、民俗化和娱乐化了。介绍跳玛虎,就要提到“庆隆舞”。庆隆舞是在丰收年景和庆祝大典中进行的一种集体舞蹈,有角色扮演、化妆、大型道具等特色,原来是民间自发的庆祝型舞蹈。后来被清朝统治者带进皇宫,成为宫廷舞蹈,最具满族特点的舞蹈。经过不断进化改良,从最初的“蟒式舞”到“玛克式舞”再到“庆隆舞”。
据《清史稿》一百零一卷的记载:“乾隆八年,更名庆隆舞,内分大、小马护为扬烈舞,是为武舞;大臣起舞上寿为喜起舞,是为文舞。”这时的庆隆舞已不再是最初的民间舞蹈形式,它分成了扬烈舞和喜起舞,一武(扬烈舞,模拟射杀马护)一文(喜起舞,双人舞为单元的集体舞),形式丰富多样。此段记载的马护即为玛虎。
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清宫庆隆舞初探 (上下册)繁体竖版
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一中有记载“庆隆舞”的段落,“庆隆舞,每岁除夕用之。以竹作马头、马尾,彩缯饰之,如戏中假马者。一人踊高赶骑假马,一人涂面身著黑皮作野兽状,奋力跳跃,高跷者弯弓射。旁有持红油簸箕者一人,箸刮箕而歌。高超者逐此兽而射之,兽应弦毙,人谓之“射妈狐子”。此象功之舞也。”射杀“妈狐子”是因为“达呼尔居黑龙江之地,从古未归王化。彼地有一种兽,不知何名,喜啮马腿,达呼尔畏之倍于虎,不敢安居。国初时,曾至彼地,因著高赶骑假马,竟射杀此兽。达呼尔以为神也,乃归诚焉。因作是舞。”这段文字记载不但描写了“射妈狐子”的场景,还记述了“妈狐子”是“达呼尔居黑龙江之地的一种兽,不知何名,喜啮马腿,达呼尔畏之倍于虎。”的详细介绍。
《钦定大清会典》中“射妈狐子”图
二.玛虎戏
玛虎戏,满语“玛虎朱赤温”,也称“玛虎朱陈”。是满族民间以祭神歌舞为表演形式的传统戏剧。玛虎古戏的剧情,多以会晤神灵、娱乐神灵、酬谢神灵从而为人类祈福纳吉的神话故事和神仙的传奇传记为主,带有古代巫舞、萨满神舞的鲜明色彩。
现在的玛虎戏
《爱辉十里长江俗记》中有多处记载玛虎戏,“爱辉玛虎戏耍者,传自祖地宁古塔。”“兵进呼玛河,宿帐有玛虎莽式。”“宁古塔多姓喜玛虎戏,戏中有莎玛故事,有猎物幻女救人,戏中人各罩玛虎,唱艺技绝惊座。远戍爱辉后,偶有稔此技者在军中献艺,人聚如潮,缅系乡情,台上台下声泪俱合,世代传继,围众不泯。”
玛虎戏的最大特点是,剧中人物大多戴“面具”,连说带唱,载歌载舞。
《万国来朝图》是清代乾隆年间宫廷画家的画作,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反映当时元旦朝贺场景
玛虎戏分正戏和大场戏两种。正戏一般由演员在舞台表演,正戏里“面具”背后的神灵,行为荒诞不经、痴迷狂舞,与萨满祭祀的“出神”一般无二。这些都反映出满族先民把个人的思想、信仰和家族的命运、前途,都祈求神灵的佑护。同时,玛虎面具代表的自然界神灵,大多都是满洲部族祭祀的对象,玛虎古戏带有萨满祭祀活动的明显痕迹。
大场戏不用所有人都戴面具,可以在舞台、广场表演,演员们大多踩着高跷,和着鼓点节奏,或者手持葫芦瓢制成的面具,或者露脸,扭动着身躯,脚下使用者勾步、叉步等步法。穿着鲜艳的演出服。近代的玛虎戏大场戏和东北的“达子秧歌”(大秧歌)类似。
姚文瀚画《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
三.玛虎面具
跳玛虎、玛虎古戏都需要道具玛虎面具。传统的玛虎面具色彩鲜艳,造型简单,古朴粗犷。面具描绘的都是满族的祖先、自然神灵、英雄神、部落守护神、鬼怪、恶神之类的。玛虎面具的发展融汇了萨满文化的精髓。晚期的马虎面具都小巧易携带,也体现了北方民族的聪明才智。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虎面具不再只是祭祀所用的道具,逐渐成了一种单纯的娱乐形式。近代的马虎面具分为人头型和假面型两种,一般是特殊形状的葫芦制成,整个地套在头上叫人头型;半个葫芦瓢制成的,戴在脸上的叫假面型。
傅英仁先生传承下来的玛虎面具图谱和葫芦面具
为玛虎再次正名玛虎文化本是东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无奈年久失传。现今部分地区流传的已经不同往日,规模、气势以及文化内涵已经流失殆尽。仅仅能从文献里找出些蛛丝马迹。
别说南方人了,现在连北方人也说不清口口相传的“老虎妈子”和“大马猴子”到底是啥了。所以再次强调“老虎妈子”不是虎,“大马猴子”不是猴,而是东北少数民族的一种传说怪物,叫玛虎。
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中国满族面具艺术》
依回忆,凭资料,讲述我所知道的大美齐齐哈尔!我是@碧林细雨听风酌酒,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点赞。谢谢!
《中国满族面具艺术》内页
参考文献:
1.《满族民间文学与满族歌谣研究简况》作者:殷晶波,《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5期。
2.《满族影壁墙与玛虎——浅论满族先民的生态意识 》作者:傅尧
3.《〈大兴安岭猎人传说〉今年最好看的东北鬼怪故事,很优秀》网络作者:無言
4.《竹叶亭杂记 》作者:清·姚元之(闾巷扫花文学网)
5.《清代宫廷舞蹈,筵宴乐舞之首的“庆隆舞”是怎么来的? 》作者:林小静
6.《谈宁古塔玛虎戏的源流》作者:傅英仁,《北方民族》2001年第2期
7.《对话满族玛虎古戏传承人陆德华先生》,王松林\专题采访 解小洲\录音整理
8.《爱辉十里长江俗记》作者:富希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