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潜山天柱山(天柱喔耶上--安徽安庆天柱山)
《天柱喔耶(上)——安徽安庆天柱山》
@http://www.mafengwo.cn/i/3170969.html 《天柱喔耶(下)——安徽安庆天柱山》
@http://www.mafengwo.cn/i/3171022.html
安徽是全家走遍全国34个省市区计划的第14站,毋庸置疑该去黄山,但我们结婚的时候已经爬过黄山,还去了徽州的宏村等古镇。综合考察景区图片惊艳度和交通便利程度,最后把安徽行程的目标锁定在天柱山,也成为全家2014年登顶张家界的天子山、天门山后,攀登的第三座“天”字辈仙山。
人们常用“英雄不问出处”形容富贵之人也许出身寒微,但天柱山恰恰相反,虽然现在的知名度远不及同在安徽一支独秀的黄山,甚至还不及直线距离只有100多公里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但“布衣末要小瞧”,天柱山原名“皖山”,是安徽的发源地,安徽省的简称“皖”由此而来;天柱山是“古南岳”、“江淮第一山”,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封其为“南岳”;天柱山是佛教禅宗三祖道场,道教第14洞天57福地;天柱山为古皖文化荟萃地,是黄梅戏和七仙女的故乡,京剧的发源地,我国最早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和“小乔初嫁了”两大爱情故事的发生地;“世界地质公园”说明地貌独特的天柱山被世界公认,“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说明天柱山的旅游服务达到一定水平。这三座山都在皖南境内,水土相连,脉络相接,地貌相同,天柱山不论是秀美的山色、雄奇的山形,还是险峻的山势、陡峭的石阶,都不亚于此二山。有此身世,有此胜景,天柱山完全没有理由以“没落的贵族”自嘲,真正没落的也许是今人的眼光,当我们踏步登上天柱山的那一刻,一部大自然版的《石头记》也拉开帷幕,隆重上演。
进入8月份后,亦晴亦雨的天气预报就像硬币的正反两面,成为我们这次出行反复纠结的瓶颈。因为天柱山全年云雾180天,如遇雨天,近在咫尺的天柱峰很可能“云深不知处”,天柱山的观赏度会大打折扣。也许是天助,我们拨动的指针终于在阴天、中雨、暴雨、小雨的轮盘中停在了周六小雨上。周五下午,我们从济南乘坐高铁,经合肥转车,终于在22:00左右走出了天柱山火车站,步行五分钟后顺利入住天柱山所在潜山县较好的宾馆——骏怡城际酒店。
小雨也是雨,何况山里天气多变,小雨也许会变晴天,也许会变中雨,我甚至设计了万一下大雨无法登山,折返合肥吃顿大餐,回济南写篇“舌尖上的徽菜”也不虚此行的后备方案。早上睁开眼,天刚蒙蒙亮,我从睡前刻意打开的一道窗帘缝中看到了淡淡的朝霞。走到窗边,从八楼的窗户放眼县城,一轮鹅蛋黄般的朝阳从云层里跳出来,瞬间驱散了我心头的迷雾,游天柱山必须有天相助。
在酒店吃罢自助早餐,我们坐上了酒店给联系的面包车,省去了打车去县城再转中巴车的时间和麻烦,经过半小时盘山路,大概8:30达到了天柱山风景区游客中心。天晨在这里一眼就看中了登山竹竿,我也毫不犹豫地花了一元钱给他配齐了登山装备。在电子票务窗口顺利购买了同程预定的门票后,按照我预先设计的登山路线,乘坐景区大巴,经过东门、南门,来到了新修的大龙窝索道下站。在这里,我们第一次看到了天柱山的主峰——天柱峰,虽然被前面一座植被茂密的凹顶山峰遮挡只露出了峰顶,但梯形的山体,雪白的巨石,犹如一座山顶堆满积雪的休眠火山,显得如此与众不同。
随着索道上行,座座石峰跃然眼前,山腰下还是林木浓密,山腰上竟然巨石林列,展现出的不是寸草不生的裸露荒凉,而是气宇轩昂的超凡气度。在振衣岗步出大龙窝索道上站,天柱山的三分之二已在我们脚下,之所以没有选择从南门徒步登山,一方面考虑孩子的体力并放慢游览速度,另一方面天柱山独特的山体结构景观尽在上三分之一。我们沿着山路向上,台阶宽敞平整,经过总关石门视野逐渐开阔,飞来峰赫然眼前。山谷间散落的巨石十分凌乱,就像巨人刀劈斧凿让原本植被覆盖的飞来峰顶露出新茬后掉落的碎屑,又像玉皇大帝修建凌霄殿的备料。当我后来看到天柱山其它地方都是雄浑有序的天然原石,不禁为这堆乱石感叹:“无材可当擎天柱,枉落山谷若许年”。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通天谷和总关寨的分叉路口,景区在这里设置了通天谷经神秘谷上山,再由总关寨下山的单循环路线。步入通天谷,首先看到一块大石上伸展出来一条细长石柱,转过石柱回头细看,竟然是一头小象,两耳垂轮,象鼻高擎,憨态可掬。随后的通天谷山路完全就是巨石阵,路在石中蜿蜒,人在缝中穿行,一块块巨大的原石时而在身边矗立凝视,时而在头顶摇摇欲坠,令我惊奇的是这些巨石大都是圆滚滚的挤在一起,丝毫看不出是由于长期风化崩裂从一块巨石中分裂出来的。经过一处观景台,视野再次开阔,脚下的山腰间逐渐升腾起一片片薄薄的云雾,“雾气苍茫看劲松”,回想登山一路看到的植被,低处竹林苍翠,山腰松树茂密,接近山顶,与险峰、怪石相伴而生的只有形态独特的黄山松,在逆境里尽情展现自己的坚韧。
我们在此略作休息,随后转入神秘谷。这里崩塌堆积的巨石洞穴更加集中,怪石林立,就像巨大的石头迷宫一般。逍遥宫、迷宫、龙宫、天宫、地宫,宫锁连城,洞危宫幽。我们在错落有致的石头洞里穿来穿去,进进出出,不断地侧身、低头、半蹲,时而屈身而趋,时而匍匐而行。谷内,洞上有洞,恰如楼台层叠,神奇莫测;窟中,径径相连,宛若回廊九曲,忽明忽暗。暗处,须借一缕微光,措索迂回;转眼又豁然开朗,长驱直入。时而只容一人挤进卡出,时而可纳数人同步并肩。一忽儿拽藤摸壁,一忽儿马踏平川。两旁峭岩古松,犹如铁璧挂画;沿途奇花异木,更似丹墀奇葩。空洞越窟,乐娱迷律;攀崖寻径,别有情趣。无怪道家视此为洞天福地,称之为司玄洞府;无怪天晨视此为游乐天堂,称之为开心胜地;无怪我这个体胖之人还背着大包、拿着相机,实在是步履维艰。
走出神秘谷,我们在一观景平台看到了巨石上分别有三块孤立的“飞来石”,底部椭圆,状如飞碟,看上去岌岌可危,实际上安然无恙,如果把它们看成是外星飞碟造访的遗迹,那我们在天柱山看到的峰雄洞幽,松奇石怪景观就都可以解释了。我拿起相机,招呼天晨在视觉最大的一块飞来石前高擎右臂,利用视线的前后错觉在此定格“力拔山兮”的壮举。
由此继续上行就到达了天池峰顶,看介绍说天池峰为天柱山第二高峰,由于天柱峰常人无法攀爬,只能在相距仅60米的天池峰顶领略天柱峰的神韵。我们沿着台阶小心翼翼地登上了天池峰顶,脚下巨石裂为三段,上架瘦瘦的两段一米长石条,便是著名的“渡仙桥”,俗语曰“人到桥头皆是仙”。过桥试心,便看到一洼澡盆大的池水,水底闪烁着人们许愿留下的硬币,乖乖!这就是天池峰名称来源的“天池”。天池外侧壁立千仞,称作试心崖。没想到天池峰顶巴掌大的地方,竟然是“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
我领着天晨,招呼着媳妇,在石栏边找到一处空隙站定,抬头仰望,喔噻!呕耶!近在咫尺,凌空耸立的天柱峰跃然眼前,像一位唯我独尊的王者俯瞰天地,周围群峰拱卫,四面嶙峋峭拔,中天一柱,孤立擎霄,难怪白居易咏叹:“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我们在这里停留了许久,上看下看,左拍右照,天柱峰顶浑身石骨,几乎都是光溜溜的大石头,没有土壤和植物,如柱、如锥、如笋、如炬、如剑,拔地入云,顶天立地,斧劈刀削,险峻无比。山体因为大自然的造化出现一道道裂痕,向四周延伸,好像绳索把山体紧紧捆绑着,充满雄浑阳刚的气魄,云遮雾罩,奇峰凌云的“南天一柱”无愧“天柱归来不看峰”的赞誉!
(待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