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浮漂制作的目数都不一样(挑战最难浮漂制作工艺)

技术贴现在在头条没太多人会关注,流量的时代,技术永远不如一些话题的人气旺,但是如果你真的喜欢钓鱼,想要更深层次地去理解钓鱼当中的一些门道,在这些技术贴当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来自钓鱼人真正的心得体会,其内容也远比那些无休止地去讨论调几钓几,钩饵状态等等的文章视频要更富营养得多本文有给粉丝的隐藏福利,但是需要有点耐心在里面自己寻找!

为什么浮漂制作的目数都不一样(挑战最难浮漂制作工艺)(1)

每年都要给自己做一批浮漂,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更能适应当下的鱼情,改进一些老款浮漂的缺陷,或者是制作一些新的漂型,把前一年在钓鱼当中的领悟更多的融合到浮漂的制作与设计之中。不断的进化才会让浮漂在使用中更贴近自己的需求。这也是跟浮漂厂家制漂的最大区别,厂家的出发点更多的是制作工艺的流畅便捷程度,以及市场的接受范围,在这种前提下,一些对浮漂要求高的钓友,比如本人这种,就很难找到真正符合自身需要的浮漂。

为什么浮漂制作的目数都不一样(挑战最难浮漂制作工艺)(2)

之所以说是最难的制作工艺,因为我这种做法,即便是拿给现在国内一线大厂中镇厂之宝的老师傅们来做,他们也会感到头疼,同时制作十几套三四十支不同漂型的去壳孔雀羽毛浮漂,从一开始就是极其繁琐的,每一支浮漂都是有差异的,这就让在制作过程中的各种调试成倍的增长,不同直径的羽毛开片打磨,不同片数的拼接,不同直径的玻纤碳棒选用到最后可能一套漂的漂尾粗细都会有差别,这都需要有极大的耐心才能够完成的。本文将会给钓友们阐述一下这批浮漂从设计到制作以及所针对鱼情之间的关系,相信您在看完后一定会对自己今后钓鱼当中的选漂用漂上有一定的启发。

为什么浮漂制作的目数都不一样(挑战最难浮漂制作工艺)(3)

小鲫鱼漂

这两年我所经常接触的小鲫鱼鱼情比头几年要好了很多,现如今国内比赛小鲫鱼不再像以往计算尾数,而多以重量计算成绩,能碰到那种特别小或者特别滑的鱼情相对以前少了很多,所以今年我只做了两套针对中小鲫鱼的浮漂

为什么浮漂制作的目数都不一样(挑战最难浮漂制作工艺)(4)

Y-01 这个漂型我用了将近10年,已经非常的成熟,主要的变化就是漂尾漂脚长度细微的修改,以及吃铅量细微的变化,但是这套浮漂的工艺是所有鸿羽系列当中最难的,也是轻量化的集大成者,全套三支的自重仅1.0几克,相当于一张小号抽纸的重量。我在去年的一片图文里有详细的介绍,包含半空心工艺以及重心点延长工艺,感兴趣的钓友可以看下:手工制作10套孔雀羽毛浮漂,送给自己最好的钓鱼礼物

为什么浮漂制作的目数都不一样(挑战最难浮漂制作工艺)(5)

为什么自重要轻?其实就是在追求最高的灵敏度,极端鱼情下,线组,鱼钩,饵料都是需要偏向于精细化,浮漂自然也不会例外,个体越小的鲫鱼,在慢鱼鱼情下吃口会非常的轻,能体现这种细微鱼口的浮漂一定是灵敏度极高的,而在浮钓轻口弱口小鲫鱼的时候,浮漂自身的重量尤为关键,在浮漂翻身瞬间鱼就接住饵料的轻口鱼情,大部分浮漂是没有任何动作的,高手们往往只能凭借经验或是靠频率来判断是否应该提竿,只有这类自重极轻的浮漂才会体现出这种鱼情的信号,看得见信号打终究比依靠经验和频率稳妥的多.

为什么浮漂制作的目数都不一样(挑战最难浮漂制作工艺)(6)

Y-04 是一款细长身的浮漂,脚长尾短,这么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浮漂翻身后没有停顿的那一下而是翻身后直接向下走,到位快即是目的,在针对中小鲫鱼底钓鱼情中这种要求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一些浮不起来,但上鱼速度也是偏快的钓底鱼情,到位速度的快慢很有可能就是致胜的法宝。

为什么浮漂制作的目数都不一样(挑战最难浮漂制作工艺)(7)

大鲫鱼漂

大鲫鱼近两年我常遇到的鱼情也是偏向于快鱼,钓底的鱼情少了,打浮,钓行程底截的情况偏多,工程鲫为主,都是喜欢抬头吃饵,对浮漂的要求需要缓沉,下降的速度慢一些,方便鲫鱼接口。

为什么浮漂制作的目数都不一样(挑战最难浮漂制作工艺)(8)

Y-03和Y-06这两款浮漂的漂身形状是一样的,区别是吃铅量上的不同和整体长短的差异,Y-03的总长在40公分左右,19目,吃铅量分别为1.1 1.3 1.6克,Y-06的总长全部50公分,21目,吃铅量分别为1.3 1.5 1.8克,全部都是翻身后缓慢向下到位,这两套浮漂搭配着用,基本上中快速鱼情全部都能搞定。大鲫鱼想要钓好,在密度够的前提下,尽量不能压到底钓,要能把鱼从底下给带起来,截口,或者到位马上出口,甚至是翻身浮漂就能顶起来,是最理想的状态,一味的压着底钓基本都是会越钓越慢。

为什么浮漂制作的目数都不一样(挑战最难浮漂制作工艺)(9)

鲤鱼浮漂

不论是生口鲤鱼还是滑口鲤鱼,我这两年经常遇到的鱼情也同样都是快鱼鱼情,一个小时基本都要达到近20斤以上,需要吃铅量大的大漂的鱼情也就相对偏多,但是由于孔雀羽毛自身直径的限制,想要做这类漂身直径大于1.5厘米的浮漂,材料就是相对很难找寻的,需要一段时间的积攒,从大量羽毛中精挑细选出来,或者是以高价收购。

为什么浮漂制作的目数都不一样(挑战最难浮漂制作工艺)(10)

Y-09 1号吃铅2.5克,2号吃铅3克,3号吃铅3.5克。在这么大的吃铅下,对稳定性的要求就要高于灵敏度,漂脚漂尾相对鲫鱼漂也要粗一些,轻量化对于这种吃铅大的浮漂就变得不那么重要,结实耐用才是前提,能用这么大漂的鱼情下,不会出现口轻口弱的情况。尤其是近两年在使用“泡泡球”加水母开制比重较轻的饵料作钓滑口鲤鱼,搓得越大,口会给得越猛,鱼聚得多,漂像自然就乱,所以使用大漂是很有必要的。

为什么浮漂制作的目数都不一样(挑战最难浮漂制作工艺)(11)

后记

其实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这批漂已经用了一段时间,甚至已经有被鱼拖走找不回来的情况发生,今年做的这批漂我自己还是相对满意的,但是其中一些问题也被我发现,将会在之后的制作当中尽量去解决,总之跟人一样,“漂无完漂”,做漂对我来说同样也是钓鱼带给我的快乐之一。

为什么浮漂制作的目数都不一样(挑战最难浮漂制作工艺)(12)

看到本文最先回复的前五位粉丝(非粉丝不算),每人获赠一支我近期手工制作的浮漂一支(随机),仅需回复领取浮漂即可,我会私信联系,统一发出。没有抢到的我在11月20日会发起抽奖,同样是5支浮漂,请关注本人的微头条抽奖,提前祝抽到的朋友幸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