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上线10周年(如日中天的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上线10周年(如日中天的微信公众平台)(1)

记得高中时学生物,老师讲过一个微生物成长曲线,说是微生物培养会经历四个阶段: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就像人的生命周期一样,先是蓄势待发(发育期),再是迅速成长(成长期),再是精力达到巅峰的成熟期,最后是开始走下坡路的衰亡期。

很多事物也都遵循这一规律。

如果将微信公众平台以这样的角度审视,来到2019年,它正处于成熟期,也就是稳定期。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是达到了体量和发展上的最巅峰。

用经济学的说法,这是个转折点——当发展曲线到达顶点,那之后就只能往下掉。

微信一定是在尽全力扩展它的发展后劲,以推迟拐点的出现时间。

但遗憾的是,微信公众平台的拐点已经出现,或者说发展加速度已经无限接近于零。

所以我没有危言耸听,如今几乎所有人都还在使用的微信公众平台正面临着自诞生以来最大的危机——也就是增长危机

微信公众平台上线10周年(如日中天的微信公众平台)(2)

你今天关闭你的朋友圈了吗?

记得去年十一月,没事干就P了一张图,在公司设计群里发了一下,引起了很多讨论。

其实P的很简单,就是把微信发现页里的“朋友圈”P成了“广告圈”。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创意呢?

微信公众平台上线10周年(如日中天的微信公众平台)(3)

因为我的朋友圈里确实非常非常多的广告,微商的不多说,我其实已经屏蔽了很多,那些花花绿绿的文案和图片我向来反感。但即便没了这些,广告依然猝不及防,因为有很多朋友发的公众号活动文章,又是集赞,又是投票,或者就是当新闻用。题目带着自以为“吸引眼球”的元素,配图不知所谓,打开一看排版简直了,而且不用打开我就知道,这样的文章阅读量能达到三位数就不错了。

看到这里,估计你会产生共鸣。

放心,我们都不是孤例,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算得上深受其害。

微信公众平台上线10周年(如日中天的微信公众平台)(4)

有数据显示,如今的微信公众号已经超过2000万个,头部号占0.1%,大概两万个,它们都是在一年更新过程中诞生过10万 阅读量爆文的。中部号占比会高一些,达到2%左右,也就是40万个,中部号什么概念?也就是粉丝数量高于1万,头条阅读量在1万以上的号。

你觉得很少?其实不少了,中部号很难向上发展,并且在这些中部号很多还是企业花大钱做推广堆出来的营销号。

而剩下的部分里存在着相当一批自媒体,占比不详,但最多也就是20%左右,它们生产了微信公众平台将近80%的原创内容。

囿于推广成本和运营能力,这些原创号中的大部分都是放羊式创作,粉丝增长缓慢,影响力很受局限。

剩下的几乎占比78%的就是企业运营的微信号。这些微信号即便原创也大多为品牌推广类软文,这些软文在订阅号界面页打开率很低,所以主要传播渠道就是微信群和朋友圈。

微信公众平台上线10周年(如日中天的微信公众平台)(5)

那么现在我们总结一下,朋友圈除了传播一小部分头部优质内容和更小一部分的生活状态分享,剩下的微商占一部分,这算硬广,硬广大概占比在30%,然后是鸡汤贴、段子类图文,其目的也是推广业务,这类软广占比20%,而营销类、活动类推文分享占比高达45%。

当你的朋友圈充斥满各种各样的广告,功利目的明显的文字、图片,而真诚、走心的朋友状态分享减少,优质内容被淹没在一片花花绿绿中的时候,你还会为了那越来越少的部分坚持每天刷朋友圈?

你会减少刷朋友圈的时间,直到某一天一整天不刷朋友圈都觉得没什么。而像我这样,忽然间意识到刷朋友圈等同于浪费生命,那么关闭朋友圈就成了一种水到渠成的选择。

如果朋友圈死了,公众号真的会死一大片。

一两年前,没人会问这样的问题,但这半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问题,虽然微信官方没有公布关闭朋友圈的人数,但我想这个数字肯定一直在增加。

不是人们审美疲劳,厌倦了,而是公众号这个生态发展至今,已经背离我们的需求,甚至它自己的初心。

微信公众平台上线10周年(如日中天的微信公众平台)(6)

公众号的生死局

中国有句古话,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华语原创内容领域,近些年来微信公众号依托微信庞大的用户基数和相对精准的定位策略,可以说一枝独秀。

也许真的四顾无人太久,有点寂寞,于是有点懈怠,尤其是探索商业化之后,微信公众号除了限制对手发展,高举UGC大旗,全力打造微信生态圈。

说实话这个策略真的没毛病,如果不是放开公众号申请权限,鼓励UGC,公众号也不可能成长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媒体创作平台和绝大多数企业品牌推广首选平台。

但整个互联网世界都在发生变化,以不变应万变其实是一种对技术壁垒要求很高的策略,但很显然微信不具备这种壁垒。

有一天今日头条来了。

这个高举着“你关心的就是头条”、以兴趣作为核心定位的内容生产平台终于在微信的闭环以外,打出了华语原创内容领域的另一片天地。

头条的发展走的是跟微信截然不同的道路。

微信透过熟人社交进行内容传播,头条则依靠大数据技术进行精准推送。一个玩的是用户主动关注才能获取更多信息,一个干的是掌握用户爱好、主动为用户推荐信息。

说实话就定位而言,两者各有千秋,平分秋色。

微信的策略对信息时代的用户来说很友好,从理论上来说就是不打扰。

头条的策略对用户来说,是讨好,或者说“无微不至”的关心。它是疯狂的推送你关心的内容。

但从后续发展的层面上来说,微信公众号在主观上做到了“克制”,但是客观上,大量泛滥的广告类和营销类内容逐渐充斥整个生态,社交与内容形成“交叉感染”,除却极少数真正有分享价值的内容,其他劣质内容正在透支人们的订阅热情。

所以我想,微信公众号或许已经到了某个十字路口,要进行自我的清洗,这个庞然大物如果想要走得更远,活得更久,就必须开始对现有的公众号进行分类,以及分类后的权限限制。

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微信公众号还要考虑独立出微信,自立为APP。

在微信体系中,公众平台其实很封闭,很多的优质内容需要通过好友分享、关注或者微信之外的渠道得知才能看到,而或许那些内容正是我所关心的。

它的信息获得渠道很狭窄。

况且公众号深耕多年,有着非常充足的优质内容储备,放在如今的微信体系下很难发挥这些内容的价值。但如果公众号内容独立为APP,同时也根据大数据推荐机制,让推荐内容和关注内容共同服务用户,我想这样能够大量增加这些内容的曝光率。

关于微信公众平台APP,目前最容易实现的可能就是订阅号,毕竟绝大部分优质内容在这里。

而除了内容以外的功能服务,则都可以迁移至服务号或者小程序,其实在小程序出现以后,服务号的位置已经很尴尬,既不负责内容上的建设,论功能服务又没有小程序体验好。

所以微信公众平台真正应该分的类别是自媒体号和品牌号(供企业进行品牌建设和推广使用),如果分享到朋友圈,应该对自媒体号正常排序,而品牌号内容应该折叠展示。

我觉得在内容和社交分离这一点上,可以借鉴Facebook和旗下的应用WhatsApp。

微信公众平台上线10周年(如日中天的微信公众平台)(7)

2019年,在5G商用的启幕之年,在头条系紧追而来之前,在新的社交力量窥伺于侧,当某种暗流涌动,在华语内容领域向着多元化迅速发展的潮流之中,微信这个庞然大物或许已经成为某种保守力量的代言,一个等待着被革命的对象。

很期待这一年,或许破茧重生,或者前浪死在后浪上,无论如何,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

且拭目以待。

微信公众平台上线10周年(如日中天的微信公众平台)(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