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怎么过最合适(你的家乡有过中元节的习俗吗)

中元节,俗称鬼节,(后面有我转载网络上对中元节的介绍)在我的家乡是农历的七月初一到十五这半个月传说这段时间鬼门打开,让魂魄回家看望亲人子孙,接受供奉的食物,到鬼门关闭前带走亲人火化的纸钱返回,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中元节怎么过最合适?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中元节怎么过最合适(你的家乡有过中元节的习俗吗)

中元节怎么过最合适

中元节,俗称鬼节,(后面有我转载网络上对中元节的介绍)。在我的家乡是农历的七月初一到十五这半个月。传说这段时间鬼门打开,让魂魄回家看望亲人子孙,接受供奉的食物,到鬼门关闭前带走亲人火化的纸钱返回。

买纸钱,封包,书写,供奉吃食,火化纸钱包。是这段时间其中一天,活人要做的。

买传统的黄纸,封成一包包的。

传统一般三个为一份,包好后开始书写,竖着写上,和写信差不多,名字,时期,……只是偏向文言文。火化,要留一些未封包的烧给未写到的亲人,鬼差,孤魂野鬼。做一餐丰盛的午餐,摆酒招呼供奉,饭后火化纸钱,整个过程完成。

今年有幸在家,整个过程我一个人完成。

中元节,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中元节”是道教的叫法,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节期与古老文化中的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有关,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认为七月半是地官诞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将七月半秋尝祭祖节称为“中元节”;佛教中称为“盂兰盆节”。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并且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相沿迄今。中元节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

北齐时的《颜氏家训》,南朝时的《荆楚岁时记》,宋时的《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清时的《帝京岁时纪胜》等等书籍中都提到了中元节或盂兰盆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