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式耀家庭介绍(用音符奏响家乡好声音)
福州晚报记者 陈若凡 文/摄
“有福之州,崛起闽江岸,有福之州,生生不息水流长。”前不久,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召开,朗朗上口的迎宾曲《天下福地 最美福州》传遍了榕城的大街小巷。
这首歌的曲作者,便是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音乐“金钟奖”的获得者李式耀。日前,记者走进他的音乐工作室,聆听他的音乐之路。
一生所爱
骨子里流淌着音乐的魂
一张书桌,一方茶桌,一架钢琴,一把古琴,这是李式耀日常进行创作的音乐工作室;一茶一沏之间,指尖舞动之时,笔触摩擦之瞬,他的很多音乐作品就在这方小天地里孕育而生。
集众多殊荣于一身的李式耀为人谦逊、和蔼可亲,与他相谈,仿佛在与一位故识叙旧。
出生于福建寿宁小山村的李式耀,自小热爱音乐,很早便显现出音乐天赋。他三年级就熟识歌谱,能准确无误地手抄电影主题曲的歌本。山村小学师资紧缺,老师没空上音乐课时,都是他来当代课小老师。
然而受限于家庭条件,李式耀小时候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音乐知识。直到考上福安师范学校,他才第一次见到了钢琴。
学校只有一台钢琴,为争取到琴房练琴的机会,他硬是把88格钢琴黑白键画在纸上反复练习,最终从同年级200多位同学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被指定学弹钢琴的人。从那时起,他开始尝试自己谱写小曲,第一次有了将音乐作为终生奋斗事业的想法。
两次转型
从破釜沉舟到顺理成章
1988年,李式耀被分配到家乡的中学担任数学老师,兼任音乐老师。由于内心一直对音乐有着更高追求,从教两年后,他毅然决定辞职参加高考。“这是个孤注一掷的决定,直到拿到厦门大学音乐系的录取通知书后,我才敢告诉家人。”李式耀说。
如果说这一次“逃离”是破釜沉舟,那么第二次转型可谓是顺理成章。从厦门大学毕业后,李式耀先后在广播电台、报纸、电视台等媒体任职。
2003年,他为福州创作的《风景》接连斩获第九届中宣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两项国家级权威大奖。
得到众多肯定,给了李式耀很大的信心,他决定再一次跳脱出来,做一名专职作曲家。
三项精品工程
为家乡奏响好声音
先是北上闯荡,而后重回福建。李式耀表示,自己的根在南方,家乡山水是他创作灵感之源,“我要为家乡而歌、为八闽而歌”。
在他工作室的桌子上,放着一份5月工作计划表,3页纸满满当当记录着他近期要完成的各项工作,其中就包括了三项省文艺精品工程项目——海峡两岸题材的音乐剧《你是哪条鱼》、乐曲专辑《古琴新曲》以及劳动号子改编的大合唱《树筒号子》。
家庭、家乡、国家,纵观李式耀的这些作品,许多都离不开一个“家”字。“‘家’是情感交融的地方,也是文化传承的地方。”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李式耀倾注了很多精力和笔触来讴歌社会大家。从青运会主题曲《青春风》到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题曲《天下福地 最美福州》,他的作品不仅在榕城唱响,更是成为宣传福州的一个窗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