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装甲坦克别名(重装战神坦克的由来)

“坦克”名称来源于英语 “Tank”,意思为“大水柜” 。 坦克在最初制造时,是在机密情况下进行的,参与建造的工人以为他们制造的是供军舰用的装淡水的大水柜(TANK ); 而且英国军方在1915年首次使用坦克作战时,为了保密, 在战车上贴上“TANK”字样, 并对外宣称是储藏水和食物的容器,所以“TANK” 一词沿用至今。

坦克车的设计理念最早源于达•芬奇。达•芬奇手稿中将其设计为圆锥体。

二战装甲坦克别名(重装战神坦克的由来)(1)

达•芬奇手稿中设计的战争机器

英国是最先将坦克用在战场上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为突破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火力、越野、防护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英国人E.D.斯文顿在一起意外中发现,如果在拖拉机上装上火炮或机枪,它不就无敌了吗? 1914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欧洲战场陷入了僵局。正在英国远征部队服役的斯温顿中校提出,需要制造一种能够在遍布铁丝网的战场上开辟道路、翻越壕沟并能摧毁和压制机枪火力的装甲车来打破西部前线的这种沉闷僵局。当时的英国陆军对此毫无兴趣,时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却如获至宝,下令组建"陆地战舰委员会",亲自领导"陆地战舰"的研制工作。1915年2月,英国政府采纳了E.D.斯温顿的建议,于1915年9月制成样车进行了首次试验获得成功,样车被称为"小游民",全重18.289吨,装甲厚度为6毫米,配有1挺7.7毫米马克沁重机枪和几挺7.7毫米"刘易斯"重机枪,发动机功率77.175千瓦,最大时速3.2千米,越壕1.2米,能通过0.3米高的障碍物。

1916年生产了"马克"Ⅰ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刚性悬挂,车体两侧履带架上有突出的炮座,两条履带从顶上绕过车体,车后伸出一对转向轮。该坦克乘员8人,有"雄性"和"雌性"两种。"雄性"装有2门57毫米火炮和4挺机枪,"雌性"仅装5挺机枪。1916年9月15日,有48辆"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但因为各种原因只有18辆投入了战斗。

二战装甲坦克别名(重装战神坦克的由来)(2)

二战装甲坦克别名(重装战神坦克的由来)(3)

向记者展示马克V

第一辆坦克的问世受到世界的高度关注, 特别是法国人—埃斯蒂安上校,他曾经提出制造“陆地战舰”的计划,曾亲眼目睹了在英国进行的试验,看着装有装甲和火炮的拖拉机试验成功后,他异常激动。首辆坦克研制成功,为后来 “施耐德”与“圣沙蒙”重型坦克的生产以及后来 FT-17轻型坦克的生产积累了经验。美国、意大利和俄罗斯也急步英国的后尘,以致后来世界上 主要国家都开始研制和生产自己的坦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