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读黄帝内经之八十九(通读黄帝内经之八十九)
《黄帝内经》一起读第89天,一起继续哦……今天是讲述人的精神状态及其本源的——
《灵枢 本神篇》
原文:黄帝问于歧伯曰: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至其淫泆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
歧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翻译如下:
黄帝问岐伯:凡是刺治的法则,一定先以病人的精神情志为根本。血、脉、营、气、精、神都是五脏所藏守的物质,如果因太过而离开五脏散失于外,就会魂魄飘荡、志意迷乱不清,智慧谋虑离开身体,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情况呢?是上天的惩罚还是人为过失造成的呢?什么是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中的缘故如何。
岐伯回答说:上天所赋予我们自身的事物就是“德”,大地所赋予我们的事物就是“气”,天之德下流,地之气上升,就有了人类的生命与存在。所以,与生俱来、维持人生命活动的物质叫做“精”,男女结合,阴阳两精结合而形成的生机叫做“神”,依靠于神并与之往来的知觉机能叫做“魄”,可以承担接受外界事物刺激并作出相应反应的功能叫做“心”,接受外界事物刺激并作出相应反应的器官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叫做“意”,对现象、联想等意念积累之后所形成的认识叫做“志”,依据感性认识而进行考虑的过程叫做“思”,在思考中由近及远的推想叫做“虑”,在推想思虑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与外界事物关系叫做“智”。所以有智慧的人养生,一定会顺应四季寒暑变化,调和喜怒情绪而安于所处环境,调节阴阳让刚柔相济,如果是这样那么邪气就不会侵入身体,生命就可以长久。
所以恐惧、惊惶不安的思虑太过,就会伤害神气,神气受伤人就更惊慌不安,阴精流泻不止。因悲哀伤痛而伤到体内的精气,就会因内脏精气衰竭而死亡。喜乐情绪太过,就会让神气四散而无法藏守于内。忧愁情绪太过,气机就会闭塞无法正常通行。盛怒之人,就会导致神志昏迷惶惑散乱。过分恐惧,神气就会散乱无法收敛。
心因恐惧思虑过度就会伤其所藏守的神,神受到伤害就会因恐惧而控制不住自己,肌肉消减下陷,毛发脆弱面色灰暗,预示着可能在冬季死亡。脾因忧愁过度无法排解就会伤其所藏的意,意受到伤害就会昏迷烦乱,四肢无法举动,毛发脆弱面色灰暗,预示着可能在春季死亡。
肝因悲哀过度就会伤其所藏血中寄居的魂,魂受到伤害就会狂乱失去理智,处事没有理智就会邪妄不正,阴器萎缩筋脉拘挛,两胁骨骼下垂,毛发脆弱面色灰暗,预示着可能在秋季死亡。
肺因喜乐过度无法排解就会伤其所藏气中寄居的魄,魄受到伤害人就会发狂,精神失常的人对外界就似旁若无人,皮肤干枯,毛发脆弱面色灰暗,预示着可能在夏季死亡。
肾因盛怒不止就会伤其所藏精中寄居的志,志受到伤害就会经常忘记自己曾经说过的话,腰脊无法正常俯仰屈伸,毛发脆弱面色灰暗,预示着可能在夏末之日死亡。恐惧的情绪无法排解就会伤害精,精受到伤害就会骨节酸软阳气衰竭,不时发生遗精。所以,五脏是主藏精气的器官,不能受到伤害,受到伤害后会失去藏守能力导致真阴亏虚,真阴亏虚就会丧失真气,没有真气人就会死亡。所以用针治疗的医生,需要谨慎观察病人的病态,以便知晓病态精神魂魄是存是亡,是得还是失,如果五脏精气已经受到伤害,不可以用针来刺治。
肝藏血,血中寄居着魂,肝气亏虚时就会恐惧,肝气盛实时就易发怒。脾藏营,营中寄居着意,脾气亏虚时就会四肢无法正常活动,五脏无法安稳平和,脾气盛实就会腹胀,大小便不通。心藏脉,脉中寄居着神,心气亏虚时人容易悲伤,心气盛实时则会大笑不止。肺藏气,气中寄居着魄,肺气亏虚时就会鼻塞不通、气短,肺气盛实则呼吸急促而有声,胸部胀满仰面呼吸。肾藏精,精中寄居着志,肾气亏虚时会四肢厥冷,肾气盛实时则腹胀,五脏不得安稳平和。所以,五脏病变时,必须先诊查五脏的病理形态,以便掌握其气的虚实状况,谨慎地进行调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