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庙雨衣厂(百余家工厂仅存一半)
从已经停办客运业务的霞洞火车站出发,往东南方向有一条进站路。沿着进站路一直走进去可以看到,路边不少居民楼内堆放着许多塑料薄膜。房屋里往往还有一台可能叫不出名字的机器,一名或几名工人正在忙着剪裁或缝合,稍稍等候,你就能看到一件雨衣在他们手中慢慢完成。
第063期《南方日报·电白视窗》A03版
这里是霞洞当地人口中的“雨衣街”。以此为中心,方圆500米内分布了四五十家或大或小的雨衣厂。高峰时期,镇里大概有100多家雨衣厂,从业人员有4000—5000人,是镇里当之无愧的支柱经济产业。而如今,霞洞镇雨衣行业步入转型升级之路,尽管全年产值仍有约9000万元,但雨衣厂仅存四五十家,从业人员不足2000人,比之高峰期相去较远。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如何解决原料、加工、经营、销售等难题,最终实现破局,仍需探索。
曾经很兴旺▶
高峰期批发商抢着来拿货
走进位于进站路的中南雨衣加工厂,缝纫机等机械运转的声音不绝于耳,工人们正在忙碌着,有的裁剪布料、有的缝制样衣、有的压膜成型……经过一道道工序,一件件雨衣成品呈现在人们眼前。
这间雨衣厂共有三层车间,每层面积约400平方米,一共有四五十名工人。在霞洞镇,类似这种规模的雨衣厂还有四五家,已经算是业内的“大厂”。
工人对雨衣布料进行缝制
如果把时间往前推数十年的话,此般热闹的生产场景,在“雨衣街”随处可见。
1972年,霞洞成立了居民综合厂,并在其中设立了雨衣板块,拉开了霞洞人民从事雨衣行业的序幕。据悉,起初负责雨衣制作的只有不足10人,大家边工作边摸索,模仿成衣制作的工序来制作雨衣。
1976年,为了提高制造技术和雨衣质量,霞洞居民综合厂花费2000多元引进了霞洞第一台高频机。到20世纪80年代,霞洞镇雨衣行业徐徐步入了“机器时代”,许多工厂通过引进高频机等多种机器设备,大幅缩短了制造一件雨衣所需的时间。
从20世纪90年代起,雨衣厂逐渐多了起来,彼时大多数工厂以家庭式经营为主,霞洞镇雨衣行业显露雏形。进入21世纪后,霞洞雨衣行业蓬勃发展,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少雨衣厂规模逐渐扩大,产品远销全国,霞洞镇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雨衣生产制造加工地,初具品牌影响力。
繁忙的雨衣工厂车间,工人多来自霞洞本地
“最高峰的时候有100多家大大小小的雨衣厂,本地熟工有4000人以上。”曾在茂名市雨衣行业协会任要职、做了几十年雨衣生意的老崔说。他成立的顺江雨衣厂,最高峰的时候有200—300名员工。这样的厂子,在以前,每年营业额可以轻松做到几百万元,甚至过千万元。
“那时候都是批发商抢着来拿货,不愁卖。”2000年前后,霞洞雨衣行业进入快车道,并在随后的20多年间保持着稳定和快速的发展。到2013年前后,从业者顺势成立了茂名市雨衣行业协会,当时入会的中大型雨衣厂已超过30家。
如今遇难题▶
有人喊难做 有人要增产
进站路边,一栋不起眼的居民楼内摆满了制造雨衣的设备和半成品。因近傍晚,工人们已经下班回家,老板钟先生则还在查看厂里的布料和配件:“订单还是有的。不过这些年人工、原料等费用都在上升,要不是在自己家里开厂省了租金,利润可能更低。”
老崔的顺江雨衣厂同样没了巅峰时期的人员鼎盛,现在厂里只剩下十多个人,做一些老主顾的订单。老崔说,这几年自己年纪大了,平时更加不管事,很多订单都给别人代工了。
在数十年发展的过程中,霞洞人经历过雨衣行业从无到有到从业者众的上升期,也开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觉察到越来越多的障碍和压力。不少雨衣厂由此发展停滞,甚至不得不从行业发展的浪潮中退了下来。
“在制造业领域,霞洞雨衣确实是拿得出手的。”在采访中,不少雨衣厂老板在对家乡产业有一份自豪感之余,也认为霞洞更像是制造雨衣的加工厂,竞争力不够强。
“布料、配件都是从外面进的原料,然后在我们的车间加工生产成品。”王子豪帮助父亲经营中南雨衣厂,他认为雨衣行业没有技术门槛,只要有资金投入就可以做。
工人利用设备对雨衣进行压膜
“买一台高频机就是一个厂,家家户户都可以做。”老崔表示,江浙等地的小商品成行成市,从原料、生产到销售都有成熟的产业链,“霞洞目前除了五六家相对大型的厂,其他都是家庭作坊式,无论在价格上和技术上都没有优势”。
竞争压力加剧,随之而来的就是经营利润的降低。“以前最好的时候利润能达到20%,现在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利润太低。”老崔感慨现在做雨衣很难赚到钱:卖十多元一件的低端雨衣利润不到一元;30元左右的大众产品,每件大概能赚一两元;几十元甚至一百多元的中高端产品,利润也不过几元而已。
这些问题,几乎是所有雨衣厂所面临的共性难题。2013年,雨衣协会成立前后,可能是霞洞雨衣行业最后的高峰。两年以后,协会因工价等问题无法协商一致而失去凝聚作用,最终无奈解散。霞洞雨衣行业后来也从最高峰回落,越来越多厂子做不下去了,到现在只剩下四五十家。
营收压力之外,行政监管的压力也在加大。“我们这里经营的,其实都只是很小的雨衣厂。”从业者崔东果的话可能有些谦虚,实际上他经营的美联达雨具厂一二楼两层车间加起来已有近千平方米的面积,但“小作坊”确实是霞洞雨衣行业的主要业态。这也意味着低端、低效、手续不全、消防隐患等问题并不鲜见,随着行业管理要求的提高,难免面临越来越大的监管压力。
有人喊生意难做,考虑减产甚至停业,但也有人在困境中看到商机,准备扩产。
杨亚建的雨中乐雨衣厂刚完成搬迁没多久,目前新厂房已投入使用的车间面积约1200平方米,招有工人约50名,每天可生产雨衣600-700套。他的厂子主做线下批发生意,产品发往柳州、贵港、昆明等地乡镇小商店,也有尝试做一些进口的渠道,一次拿下十几万元的订单。
“近些年确实没以前好做,但已经做了几十年的生意,还是想好好经营下去的。”虽说“生意难做”,但前不久,杨亚建又在林头镇开了家新厂。
“霞洞大概就1500多名工人,都是以临时工的形式在各个厂之间流动,有空就来干活,没空就不来。你还不能管得太严,管严了就到别的厂去做了。”杨亚建说,除了资金压力,他雨衣厂最大的经营难题就是没有工人。“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车间工作,我也没外省外市的招聘渠道。”所以想开新厂扩大生产的他,只能把眼光投向了当地其他镇街,但林头的厂好不容易也只招到了10多名工人。
折叠包装是雨衣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
未来要升级▶
线上 线下合力 拓宽产业链条
在中南雨具厂的二楼,4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里,十几名工人正在赶制要出货的雨衣。崔姨负责包装工作,一件件雨衣成品在她手上大概一分钟就能折叠好装入包装袋中。同样负责包装工作的阿美告诉笔者,厂里的工人全部都是霞洞本地人,工作比较机动,有时间就过来上班,家里有事就不回。
“每道工序都是按件计算工钱。”王子豪介绍,正常情况下,一名工人每月可以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
“全镇现存四五十家雨衣厂,直接或间接参与雨衣制造工作的有1500人左右。”尽管行业已经从高峰回落,但40多家企业、1500多名工人的行业规模,对于霞洞镇经济发展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行业发展有所停滞的重要原因在于家庭作坊太多、产业链单一,导致无法扩大发展规模。而宣传力度不强、行业协会的缺位,又影响了市场的议价权。”霞洞镇党委书记谢景基表示,镇里长久以来把雨衣行业当作重点经济产业,未来希望加大扶持力度,帮助行业招商引资,拓展产业链,形成品牌效应。
在雨衣厂车间工作的工人
而从业者也在寻找转型升级的新路。传统模式发展缓慢,不少雨衣厂开始从传统线下销售转型“线上 线下”营销模式,寻找突围之道。中南雨衣厂是相对较早开展电商业务的企业之一。目前在天猫店上,中南雨衣厂有20多个产品在售,其中一款标价为39—69元的双人雨衣产品最受欢迎,月销量在2000单以上。
雨中乐雨衣厂依然相信渠道为王,继续大力发展线下批发,努力获取政府、劳保、监狱等特种行业订单,并继续寻求出口的商机。但在新形势下,杨亚建也开始筹划建立专门的电商队伍,并在厂里留了专门的办公室。
“随着市场的变化,企业管理难度提升,也对经营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谢景基表示,希望企业能积极转型升级,“个转企、小升规”,做大工业产值。在技术上,可以加强创新,使用新材料、透气材料,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在设计上,选择功能性面料,创新出一些款式新颖、更加实用的雨衣,甚至进军专业、特种服装生产领域。他希望在更远的未来,行业可以拓宽产业链条,从单一的生产雨衣到生产雨鞋、雨伞等多样性雨具产品,真正打响“霞洞雨衣”的品牌。
【文/图】邓建青 赖广昭
【作者】 邓建青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