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中鲁迅的童年生活经历(品鲁迅的童年见闻)

鲁迅,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他是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大家在上学期间,都曾上过一课叫《阿长与山海经》以及《孔乙己》等。颓唐潦倒的孔乙己。可悲可恨的阿Q,命运多舛的祥林嫂,这些人物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鲜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他对社会、对当局、对人性的通透看法。


朝花夕拾中鲁迅的童年生活经历(品鲁迅的童年见闻)(1)

鲁迅

01

在看鲁迅写的文章,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讽刺的意味,初读乍看不会很明白,需要再读几遍,才会懂得其蕴含的深意,如若你再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就更能体会其个中暗含的意思。

如《祝福》中的一个人——祥林嫂,祥林嫂的形象是神情木讷、絮絮叨叨诉说着自己的悲惨命运和儿子的惨死。为什么鲁迅要在短篇小说《祝福》中重点描写祥林嫂的一生呢,她,一个长相周正,做事麻利的女人,却因为家里穷,嫁给了一个十六七岁的男人,后来男人死了,她准备自己寻某生计,却被婆家人绑了回来,卖给了另外一户山里的人家。反抗无力之后,她只好顺从,在这户人家,她生了一个儿子,原本一家人过得好好的。没想到,她的男人因为生病而死了,她的儿子又被饿狼吃了。

她原先在鲁四老爷家中做活,又被认为她是一个不祥之人,克死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鲁四老爷决定赶她走。

她的精神一次次受到打击,开始变得不正常,经常逢人就叙说自己的不幸,絮絮叨叨。后来,家破人亡的她沦为乞丐,而在一个冬天,寒天冻地,饥寒交迫的她走向了人生终点。

每次看《祝福》中的祥林嫂,心中就升起来一股悲凉之感,为祥林嫂的悲惨一生,为当时社会的一些野蛮无理的风气。祥林嫂的一生都在为别人而活,为她的两任丈夫,为她的儿子阿毛,等到这些人都不在了,她也就没有活下去了。有些人说她的死是必然的,因为没有地方能容忍一个死了两个丈夫,一个儿子的女人活下去的,她是可悲的,她没有自我。

而鲁迅为何会刻画这样一个社会底层人物呢,通过祥林嫂的悲惨人生,鲁迅想要反映的是封建思想的危害性,以及当时社会人们的冷酷与无情。


朝花夕拾中鲁迅的童年生活经历(品鲁迅的童年见闻)(2)

祥林嫂

02

近来又看了鲁迅的另一本书《朝花夕拾》,这本书中收集了鲁迅的童年以及青年时期的见闻与所经历之事。书中的文章以短篇、夹叙夹议的形式表现,共有10篇文章。今天我想分享的是其中一二篇。

有一篇文章是《阿长与山海经》,写的是鲁迅的保姆阿长的一些事情。阿长的本名不是这个,她是替代鲁迅家中前面一个保姆而来的,因为家里人叫习惯了前面那个保姆的名字阿长,等到这个不是阿长的保姆来了之后,他们也就这么叫着了。于是,这个保姆就成了阿长。

阿长是一个地地道道、淳朴、老实的农村人,她有很多道理很多礼节,比如人死了,不该说死了,必须说“老掉了”;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捡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的竹竿底下是万不能钻过去的;春节第一天,要道恭喜恭喜,再吃一口橘子。

这些都是阿长这样的底层人物深信不疑的道理,这些观念是根深蒂固的,这些繁文缛节是难以消除的。这从侧面反映了这些人的愚昧与无知,而他们却在其中不自知。

想想我们现在春节的时候,是不是也有一些繁文缛节呢。比如,过年第一天要煮很多饭,后面七天都不能煮饭了,直到初八才可以下米煮饭。初二到初六都要吃剩饭,家里的老人,都说必须要这样的,祖宗传下来的。他们不知道这样做的缘由,只是因为上一辈的人们这样做,他们便这样做。


朝花夕拾中鲁迅的童年生活经历(品鲁迅的童年见闻)(3)

03

回到这篇文章中,鲁迅特别写了山海经的事情,鲁迅那时还小,在一个远方叔祖那里听闻了绘图的《山海经》,说里面有人面的兽、九头的蛇、生着翅膀的人,于是他很想要看看这本书。但是这个远方叔祖比较疏懒,鲁迅又不好意思让他去寻找。而平时鲁迅很少去离家很远的书馆买书,过年的时候去一次,那边的两家书馆又都关门了。所以,这样想来,《山海经》是没戏了。但是越是得不到,他越是念念不忘。

后来,阿长都知道了鲁迅想要看《山海经》,便来询问鲁迅《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鲁迅就都跟她说了,没有想到的是,阿长居然在请假回去的那几天,弄到了一套《山海经》。

回来后,鲁迅看到了这套质地拙劣的书籍,喜出望外,他小心翼翼地翻看,里面真的是叔祖说的画面。而这件事情,让鲁迅难以忘怀,对阿长又生了很多敬意。别人不肯做,或者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做成功。这是鲁迅给她的评价,一个人只要愿意做,想做,那么任何事情都会做成功的。

一个善良、老实又愚昧无知的妇人,给了鲁迅在童年时光增添了一些难以忘怀的经历,她带给自己的欢乐与繁琐,鲁迅希望她能安息在仁厚黑暗的地母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朝花夕拾中鲁迅的童年生活经历(品鲁迅的童年见闻)(4)

04

《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文章《二十四孝图》中,说的是一些为了孝顺父母而做的事情。其中有两件事情,让鲁迅的童年产生了孝顺的心理阴影。一件事是“郭巨埋儿”,一件事是“老莱娱亲”。

“郭巨埋儿”中,郭巨因为自己家中遇到经济危机,而郭巨上有老,下有小。他不得不减少老母亲的饭食来养育自己三岁的儿子,后来他想到自己这样的做法有违孝道,于是带着妻儿来到一处空地,开始挖坑,据说他若能挖到金子的话,就带着他们回去,若挖不到金子,就把三岁的儿子埋于此。这样想来,郭巨的孝心实在令人惶恐,虎毒尚且不食子,他却为了孝顺母亲,要亲手埋了儿子,怎会如此狠心呢?


朝花夕拾中鲁迅的童年生活经历(品鲁迅的童年见闻)(5)

郭巨埋儿

“老莱娱亲”中的老莱是指70多岁的老翁,他为了博得自己的父母开怀一笑,自己穿得花花绿绿,像个孩子一样,自己故意跌倒、啼哭。而其实真正的孩童,很少真的去故意跌倒或者啼哭。老莱这样的行为,是为了孝顺父母,可是在我看来,这样的孝心实在可笑。

如若真的想要孝顺父母,其实可以多去陪伴父母,也可以带父母出去游玩,或者自己在事业有一番成就,了解父母的需求之后,再去做一些孝顺父母的事情。


朝花夕拾中鲁迅的童年生活经历(品鲁迅的童年见闻)(6)

老莱娱亲

什么样的年纪做什么样的事情,现在若让你去做一些几岁孩子做的事情,你愿意吗?父母希望你去做吗?

鲁迅的文章,承载了很多他的一些所思所想,现在在我们看来,很多事情我们并不明白,如果不去联系到社会背景中去的话。而那些描写他童年时期的文章中,有很多都是看似毒害儿童心理的事情,如果我们去深思的话,我们也要反思一下我们现如今是不是也这样去吓唬孩子,为了让孩子听话,而去编撰一些子虚乌有的故事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