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说演员无戏可演(从阔太到还债44岁的海清)
有一天,海清给黄磊打电话:“师父,我乱套了。”把黄磊吓一跳:“怎么乱套了?”
海清说:“我不知道怎么演戏了,我大脑一片混乱。”黄磊松了一口气:“你是一个成熟演员了,你已经得到认可了,你看演完《双面胶》,有多少观众喜欢你。”
在演艺圈,有实力的演技派大概分为两类,一部分演员演谁像谁,如巩俐,可以唯我独尊,也可以朴实无华。
还有一部分演员,是某类角色的行业标杆。诚然有演技,但因为某类角色太过于深入人心,会让他们一直带着经典角色的光环。
比如国民媳妇专业户的海清。
01
海清原名黄怡,因为外婆喜欢秦怡,所以把这种期待放在了海清身上。海清外婆那一辈原本是大家族,只是家道中落。
到海清这儿,已经不太富裕了,家里连雨伞都不舍得买,小时候的海清总是只身淋着南京的雨,那是一段潮湿的童年回忆。
海清是个从小就很有主意的人,5岁练舞,7岁就能演哭戏,小伙伴读秒,刚从10倒数,海清眼泪就下来了。
12岁进入了江苏省戏剧学校,但海清也意识到自己不是跳舞的料,16岁就做编导,指导大家跳舞,这个反而让海清更有成就感。
1996年,海清有了更高追求,报考了北电和中戏。面对北电老师的特招,年轻气盛的海清说:“不用你特招,我可以的,而且我要考中戏。”
当时海清就想证明自己牛,当然也同时考上了中戏。北电老师特意找她聊了一个多小时,海清才改变主意。
海清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北电,看到班主任黄磊,她慌了:黄磊那么年轻,能教好我们吗?回头他教了一半,他出去拍戏把我们丢那怎么办?他是真才实学的研究生吗?我可是花了5800块大洋来的。
而黄磊几乎也成了影响她演艺生涯最大的人。毕业大戏,海清生了重病,黄磊把她送到医院,严肃表示,不允许带病演出。
可海清不愿意丧失任何一个站在舞台上的机会,她起身给黄磊写信:“老师,我昨晚梦到了《雷雨》中繁漪,我愿意死在这上面。”
海清是个执拗又认真的人,她认定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最好。日后,她也是凭恃着这股劲儿,在演艺圈站稳了脚跟。
02
毕业之后的海清接不到戏,在北京租不起房子,蹭朋友家,或者回老家和父母一起,演小角色也一直不温不火。
海清谈不上惊艳,但比较清丽,属于耐看型的,黄磊建议她可以走亲民路线。
滕华涛导演找到黄磊帮忙一块搞《双面胶》,黄磊答应了,还推荐了一个演员:“这个演员演戏特别好,还便宜,就是没名气。”
推荐的就是海清,导演刚答应让海清来演女主角,黄磊就赶快给海清打电话:“这个戏,不给钱你都得演!”
果然,海清因为《双面胶》“一吵成名”,把泼辣、精明的上海儿媳妇胡丽娟演得恰到好处。说话快准狠,得理不饶人,海清一张嘴,就像下刀子。
之后海清准确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出演了多部家庭伦理剧。《蜗居》中她是为买房不择手段,做着中产阶级春秋大梦的郭海萍。
《王贵与安娜》中她是含着金汤匙却阴差阳错嫁入农村,在母亲的暗中撮合下,过起无爱且平淡日子的安娜。
《媳妇的美好时代》她是中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和婆婆斗智斗勇,乐观、聪慧,温婉贤惠之余,还能在七大姑八大姨之间左右逢源的毛豆豆。
“国民媳妇”是光环,也是紧箍咒,戴久了,一方面是光环加持,你演大家就信,演员对角色的信任感,观众也会感受到。
另一方面,在瞬息万变的娱乐圈,突破不了过去的自己,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久而久之,观众会对你有审美疲倦,并产生新的期待。
海清是个倔强的演员,宁愿冒着过气的风险逐年减产,宁愿无所事事陪伴家人,也不愿意将就。
终于,她碰到了田蜜,是她选择了田蜜,也是田蜜选择了她。
《甜蜜》本以为是幸福的甜宠剧,可没甜到20分钟,田蜜的阔太生活就戛然而止,她老公刘得恩因公司的资金链断裂问题,急火攻心突发心肌梗塞去世。
没有任何遗言,反而留下了一个多亿的巨额债务给田蜜。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田蜜是有契约精神的人,面对困境她接受了,一点点还债。这也是海清接这部戏的原因,因为里面是真实的世界,有生活原本的面目。
03
《甜蜜》开播的时候,海清问大家:“你想象中的甜蜜生活是什么样子?”
衣食无忧、财务自由、扬名立万、子孙满堂,汉语中对人生大的圆满的期待几乎都是宏观而诱人的,可其中的艰辛只有经历过的人知道。
剧中田蜜对阻止她迎接困难的人说:“你玩过滑翔伞吗?风来的时候,你要拼命向前跑,跑出悬崖,迎风而起。
悬崖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对于海清来说:“人生的路口有可能是悬崖,需要做好准备随时起飞,从苦难、苦恼、苦涩中寻找甜蜜。这也是我所理解的甜蜜生活。”
也因为角色的契合,海清塑造了一个带着“海清式倔强”的田蜜,还有她对人物的体恤,这无不包含着她对生活和人生的理解,是阅历带给她的财富。
在情绪的表达上,海清的哭戏就很有代入感。
当得知丈夫突然离去的消息时,她是错愕到几近静止,任由眼泪夺眶而出,她无法接受眼前看到的、听到的。摇晃的耳环像摆动不停的时钟,一瞬间恍若隔世。
“脑死亡”,当她回过神来,这三个字重重地砸向她,一字一个泪窝。
从一无所知的懵懂状态,到听到噩耗的难以置信,再到彻底压垮的悲痛欲绝,海清的哭戏层层递进,最后传达出来的窒息感让人产生共情,为她感到心疼,也为她的蜕变找到了心理依据。
导演喊停之后,海清因太过于投入而仍泪流不止,导演也忍不住眼泛泪花。拍摄现场,海清的父亲也在,看着海清为戏耗费的心血,老父亲看着也着实心疼,拍肩抚慰。
海清不是一个高产的演员,为了接父母住,海清打算买房,头30年的积蓄只够买一套二手房,还没有装修费。
现在海清更多的是陪伴家人,海清常带父母旅行。通常海清自己先踩点去一次,安排好住行,再把父母接来,并且亲自当导游。
有人觉得海清在浪费演员的天赋,但海清说
我觉得一直拍戏会失去拍戏的乐趣,所以拍少一点,每次拍的时候就会很珍惜。我一直保持这样的一个创作方法,跟它不是很近,可是又不至于很远,有一点点距离恰恰能够长久。
也许这就是她的甜蜜生活,不管是演戏还是生活,不天真,但认真。
戏里的田蜜走出丈夫建造的象牙塔,在和生活风浪的搏击中变得强大和独立,她在成长,她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富足的王国。
人生没有完美的模板,如海清所说:当你无法预知地跌入困境时,该作何选择?这是这部剧要直面的生活课题,也希望能映照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