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说山西话(互相听不懂的山西话)

山西话虽然是北方方言,但是外地人(包括北方人)很难听懂;甚至即使是山西本地人,隔了一个市,甚至都不一定听得懂对方的方言。

所以两个山西人见面,很可能是用普通话交流。

山西话,是魔鬼方言区的隐藏选手。

山西,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单位,在互联网上却总是默默无闻的。

提到山西,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煤老板!第二反应就是:老陈醋。好像山西人都是喝着老陈醋长大的煤二代。

其实山西有趣的东西远不止这些,比如他们的方言。如果你宿舍有一个山西室友,听他给家里打电话一定会震惊。为啥呢?

因为听不懂啊。

如果要评选中国最难懂方言,山西话必须提名。

明明河北、山东和东北同学只用家乡话也能谈笑风生。结果现在听同属北方的山西人说话,就像听加密电报。就连山西人自己,也听不懂其他山西人的话。

除了几个语气词啥都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呢?

山西话,难哭了整个北方

能难倒北方人的北方话其实很少。因为北方方言区内部一致性很强。

即使从最北的哈尔滨到最南的昆明,相差3000多公里,哈尔滨和昆明人用“你瞅啥”和“你鬼眉日眼的”互相问候还是没问题[1]。

根据一项实验,从没听过济南话的北京人,对济南话的可理解度平均打分6.33(满分10)。再远到陕西,对西安话的理解度也能打6分。哪怕到远到西南的四川,北京人对成都话的打分还有6.71[2]。

不过,到了山西就不同了。

北京人表示,对太原话的理解度打分平均只有2.67[2]。考虑太原离北京并不算远,实在让人奇怪。况且,太原话还是山西话的异类,是最北京的山西话。

要是“正统”山西方言,你可能一句都听不懂。

教你说山西话(互相听不懂的山西话)(1)

1928年,冯玉祥(左一)、蒋介石(中)和阎锡山(右一)在会议中合影。阎锡山是山西五台人,他的方言其他两人是绝对听不懂的 / Wikipedia

不光我们觉得难,100多年前清朝人就领教过懂山西话多让人崩溃了。

当时一篇宣传官话的帖子《陈情资政院颁行官话简字说帖》里也提到这一点,山西人和河北人,之所以互相敌视,视为异类...完全是因为他们的方言差的太远了。

光是用耳朵听,山西话就让人一头雾水,因为它的语音系统和北方话很不一样。

如果说浙江话还像日语,那山西话就只能像《星际迷航》里外星人的克林贡语了。

教你说山西话(互相听不懂的山西话)(2)

美剧《生活大爆炸》里,谢尔顿就经常说克林贡语 / 哔哩哔哩

除了比北京话多8个声母,山西话的韵母也不太一样。很多山西方言会把普通话复韵母读成单元音。比如普通话里的ao,山西人读可能就是o[4]。

一些山西话还不分阴平、阳平[4]。普通话的一声和二声,在他们听来没区别。

所以听山西人说“今天田气挺好滴”可别嘲笑他们口音。因为他们耳朵里,一、二调就是一样的。

除了听起来和北方方言如此不同,山西话的许多构词习惯也让北方同胞们震惊。比如山西话里常见的分音词和逆序词[4]。

教你说山西话(互相听不懂的山西话)(3)

2012年1月29日,山西闻喜,一位老人在制做花馍,不过外地人学这些面点做法还是比学它们的名字容易多了 / 视觉中国

分音词,就是把一个字音分成两个音,当作一个词读,据说可能是上古汉语的遗产。

乍一听很陌生,但普通话也有这种现象。比如“孔”(kong)的分音词“窟窿”,“扒”(ba)的分音词“扒拉”等。

但山西话里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比如“绊”说成“薄烂”、“杆”说成“嘎缆”等。

试想一下,听山西人说话,还要像拼图一样拼起来猜意思,恐怕对方一张嘴你就吓跑了。

另一种反人类的存在就是“逆序词”。也就是很多词的字序都和普通话相反。

比如普通话里“挣扎”、“讯问”、“整齐”,在太原方言就是“扎挣”、“问讯”和“齐整”[4]。

不过最大难点要数重叠词。普通话的重叠词不多,只有亲属称谓如“爸爸妈妈”和动物称谓如“蝈蝈”[5]。

不过山西话的重叠词种类很丰富,分为AA、ABB、AAB、AXBB和ABCC等形式。

从日常生活中的水水、饭饭再到虫虫牛牛、山圪梁梁这种,一般山西人都耳熟能详[5]。

教你说山西话(互相听不懂的山西话)(4)

山西,太行山系,在山西话里这叫“山圪梁梁” / 视觉中国

所以,如果见到一个山西大汉,张嘴就“喝水水”、“石头块块”、“鸡蛋黄黄”啥的,可千万不要以为他在跟你卖萌。

山西话,山西人也听不懂的话

山西话的难度还不限于此。

有时太原人和汾阳人见了面,不说家乡话却说起了普通话。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山西话的难不仅针对外乡人,内部差异也不小。哪怕是山西土著,让长治人去听晋城话,也未必听懂多少。

教你说山西话(互相听不懂的山西话)(5)

2018年12月30日,山西平定,村民在制作传统小吃炸油果 。虽然小吃是山西人共同的回忆,但他们对于小吃的叫法也未必一样/ 视觉中国

山西境内晋方言分成并州、上党、吕梁、大包和五台五个片。而每个片区又下辖许多不同的县[6]。因此同一片区的人也不一定交流无阻。

据80年代记载,从洪洞县调任到汾西县的县委书记,听当地干部汇报工作都听不太懂。而汾西到洪洞县才不到一百里地,可想而知山西话内部差异多大[3]。

教你说山西话(互相听不懂的山西话)(6)

山西方言分布图 / 侯精一, 温端政, & 田希诚. (1986). 山西方言的分区(稿). 方言(2), 81-92.

有学者调研了山西42个方言点116个常用词的说法,结果发现哪怕是基础词汇,不同的方言点的叫法也不尽相同[4]。

拿最简单的“明天”来说,大同说“明天”,太原是“明儿”或“早起”,汾阳、文水又说“第明”,长治说“明日个”。最厉害的是陵川话,直接来了个不明觉厉的“清朝”[4]。

教你说山西话(互相听不懂的山西话)(7)

2018年10月30日,山西临县,李家山村 / 视觉中国

而“昨天”在山西话也有“夜天”、“夜里”、“夜来”、“夜日”、“夜儿个”等说法[4]。所以《昨天、今天和明天》用山西话就有五六种译法。

教你说山西话(互相听不懂的山西话)(8)

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如果用山西话翻译,小品名字就有5、6种译法 / 哔哩哔哩

这都不算啥,对亲属的称呼上,省内差异也不小。

比如外祖母,中区叫“婆婆”,五台片叫“姥娘”,云中片叫“姥姥”,西区叫“简婆”。南区许多地方又叫“舅舍娘”[4]。

所以如果你男朋友是山西人,不要一见他妈妈就叫婆婆,记得先问清再叫。

看到这里,估计已经有不少人压力山大了。不过,山西话不止用词内部差异大,语音差异更明显。

虽然我们常吐槽南方人不分平翘舌(滋呲丝=织吃诗),但北方的山西同胞也不全分得清。

像北京话一样,山西能区分“增”读zeng,“争、蒸”读zheng的,只有南区和东南区的阳城、临汾、永济等地[4]。

山西人大多不分zeng、zheng,只是程度不同。

教你说山西话(互相听不懂的山西话)(9)

1963年,山西永济,农民在收小麦。他们是为数不多能分清平翘舌的山西人 / 视觉中国

比如在晋城、陵川等地,人们把增和争都读翘舌音[4]。所以这些地方,“增值税”读“蒸值税”也没人笑你。

而大多数地方,比如太原、柳林和长治等地,不管平翘舌一律读zeng才是主流[4]。

所以你猜,《赞曾与和平》到底是哪本名著呢?

而不分f-和h-虽然普遍被认为是胡建地区的传统,但一些山西人民也在这件事上拖了北方人民的后腿。

像平遥、介休、祁县方言就没有声母f。所以但凡声母f-与u相拼,一律读成“呼”[4]。

因此冯绍峰在这里就会被读成“红绍轰”,王菲就成了“王灰”。

教你说山西话(互相听不懂的山西话)(10)

2011年7月2日,长沙,王菲长沙演唱会。在山西,“王灰”才是她名字的正确读法 / 视觉中国

而在n、l的问题上,虽然大多数山西人都能分得清,但仍有人会把“脑袋”说成“佬袋”,“发怒”说成“发路”。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山西的南方,也就是运城、平陆、侯马等地[4]。

所以如果你身边有人说他读过《安辣.卡列离辣》,先别急着猜他是南方的,说不定就是山西人呢。

当各地的山西人欢聚一堂,操着各自的方言说话。差距就像就好像四川、湖南、广东和福建人一起说话,听得懂就见鬼了。

山西话为什么这么特别

山西话和北方方言这么不一样,是因为山西话本就属于晋语区,而不是北方方言区。

根本不是一个娘生的,北方人不懂山西话也就正常了。

教你说山西话(互相听不懂的山西话)(11)

1992年正月十五,山西忻州农村,人们在看表演。虽然都过年,但你一定听不懂他们的话 / 视觉中国

早在汉代,《方言》一书就有“秦晋语”的说法。而相传晋文公重耳走遍卫、鲁、齐等国,都是使用秦晋语交流,可见当时秦晋语的重要地位[3]。

不过这并没持续多久。在宋代前后,晋语和北方话就分了家,而且越走越远。

据1324年《中原音韵》记录,当时北京话已经完成了平声分阴、阳二调(出现一、二声)过程[3]。

教你说山西话(互相听不懂的山西话)(12)

《中原音韵》影印本 ,当时北京话就已经有阴平和阳平声调了 / Wikipedia

可一部分山西方言至今也没有平分阴阳。在他们听来,“妈”和“麻”的读音一样。

这说明至少从1324年,山西话就和北方话分开发展了[7]。

北宋以来,北京话的入声开始消失,到元朝入声就完全被三声取代。而晋语至今还保留着入声。这么看,晋语从北方话独立也有700-1000年历史了[7]。

晋语得以独立,还是得益于山西的地理环境。

自古以来,山西东是太行山,西、南边是黄河,北边又是阴山山脉,这一大块区域相当封闭。而山西大多处在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原上,生存环境恶劣。

而山西省内还有太岳山脉、吕梁山脉、中条山脉的阻隔。一座接一座的大山,挡住了战乱和外来移民,也就保护了本地方言[3]。

比如《西行散记》记载,中原大战时期,娘子关外一片战乱,但进了娘子关就一片歌舞升平。

而相比之下,山西南部由于有汾河、黄河,去陕西关中地区比去太原还方便[3]。

教你说山西话(互相听不懂的山西话)(13)

山西晋中,太行龙口断崖。这种地形是外来移民的天敌 / 视觉中国

结果该地区被陕西中原官话的“侵蚀”,放弃晋语,反而成了中原官话区[8]。

另外,山西自古是人口大省,人多地少。据统计,1381年河南人口189.1万,河北人口189.3万,而山西一省就有403万人,比两省人口加起来还多。

本地人都这么多了,对外来移民的吸引力自然不大[9]。

庞大的人口造成山西史上数次移民潮,比如历史上著名的“走西口”、“下云中”等[9]。迁入山西的没几个,往外跑的倒不少。

结果,晋语不仅避免了外来冲击,还在省外拓展了第二战场。如今内蒙西部、陕西、河北张家口等地也是晋语区,就是当时移民潮形成的意外收获[3]。

教你说山西话(互相听不懂的山西话)(14)

1991年,走西口到内蒙的山西老人。他虽然生活在内蒙却满口晋北方言,他生活的村子也全是山西人 / 视觉中国

相传,在抗日战争时为了保密情报,曾用温州话作为情报密码。

不过很多温州人长期在海外漂泊,甚至全世界都看得到他们的身影,其中的密码也难免被人会破译。

所以,如果要考虑一种更保险可靠的语言,可以选择长期与世隔绝的各种山西方言。

参考文献

[1]袁家骅(1983).汉语方言概要, 文字改革出版社

[2]Tang, C., & van Heuven, V. J. (2007). Mutual intelligibility and similarity of Chinese dialects: Predicting judgments from objective measures. Linguistics in the Netherlands, 24(1), 223-234.

[3]乔全生. (2004). 论晋方言区的形成.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 17-21.

[4]侯精一, & 温端政主编. (1993). 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 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5]任一娇. (2017). 山西晋语名词重叠式. (Doctoral dissertation).

[6]侯精一, 温端政, & 田希诚. (1986). 山西方言的分区(稿). 方言(2), 81-92.

[7]乔全生. (2003). 晋语与官话非同步发展(一). 方言(2), 147-160.

[8]王临惠. (2001). 汾河流域方言的语音特点及其流变. (Doctoral dissertation,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9]梁四宝, & 武芳梅. (2001). 明清时期山西人口迁徒与晋南的兴起.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 54-6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