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告知书是病危通知书吗(常见病也要当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大军”愈发庞大。吕奶奶(化名)今年89岁,近几年来几乎没有做过体检,家属只知道老人有糖尿病,看她平时身体还算尚可,也没引起其他注意。12月中旬,吕奶奶开始出现食欲不振,连续几天吃不下东西,并伴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同时发现血糖升高,持续不能缓解,于是来到浙江医院,急诊查随机血糖高达20mmol/l,伴血酮体升高,血气分析提示酮症酸中毒。

面对精神疲软、体型消瘦、插了导尿管的老人,家属颇为担忧,由于吕奶奶为高龄酮症酸中毒同时伴肺部感染等其他并发症,医生给她上了心电监护,发了病危通知单,而悲观的家属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觉得没什么希望了,“医生,要是不行的话我们就放弃回家吧?”好在浙江医院内分泌科团队给予补液补钾、肠内及静脉营养支持、积极抗感染及胰岛素强化降糖等综合治疗,仅仅一周后,吕奶奶逐渐稳定了血糖,恢复了精神,顺利出院,吕奶奶的家属也长吁了一口气。出院后的一周,医生又对老人进行了电话随访,得知吕奶奶已经恢复了之前的状态。

病情告知书是病危通知书吗(常见病也要当心)(1)

血糖控不好,

易导致酮症酸中毒等糖尿病急症

临床上,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入院的病人还真不少,其中不乏像吕奶奶一样,直到急症入院才发现血糖“爆表”的患者。

浙江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阮园副主任医师介绍,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它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胰岛素明显不足,生糖激素不适当升高,造成的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病理改变的征候群。常见症状为:原来糖尿病患者表现出的多饮、多食、多尿和乏力症状加重,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呼出“烂苹果”气味,皮肤干燥、尿量减少,甚至出现昏迷。

病情告知书是病危通知书吗(常见病也要当心)(2)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因为本身胰岛十分脆弱,即使血糖控制的比较好,有时无明确诱因也会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对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绝大多数酮症酸中毒的发生都有明确诱因:暴饮暴食、创伤应激(包括躯体和精神方面的创伤,如外伤、压力大等)、治疗方案中断(常见于外出旅游时,劳累、吃得多,又忘记吃药后发病)、感染(除了感冒,还有部分隐匿的感染,如肝脓肿、肛周脓肿、肾周感染等)。

酮症酸中毒这样防治

阮园说,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原则是:尽快补液以恢复血容量、纠正失水状态,降低血糖,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同时积极寻找和消除诱因,防治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首先,补液比降糖更重要,是治疗的关键环节。只有在有效组织灌注改善、恢复后,胰岛素的生物效应才能充分发挥。基本原则为“先快后慢,先盐后糖”。

第二,在治疗过程中,胰岛素的使用也很重要。但降血糖不能过快,要慢慢地将血糖降下来。

第三,纠正酸中毒。一般而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主要由酮体中酸性代谢产物引起,经输液和胰岛素治疗后,酮体水平下降,酸中毒可自行纠正,一般不必补碱。而且碱中毒更不好,危害比酸中毒更厉害,所以“宁酸勿碱”,因此只有当pH值在7.2以下,才会适量补一点碱。

第四,补充电解质。糖尿病酮症酸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失钾,因此要补钾。

第五,对于有感染诱因的患者,一定要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

第六,医护配合很重要。良好的护理是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重要环节。需要护士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神志状态、瞳孔大小和反应、生命体征、出入水量等。

阮园最后提醒,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必须要做到遵医嘱积极治疗并定期监测血糖,否则就可能导致糖尿病急症发生。而对于还没有戴上糖尿病“帽子”的人来说,也需要坚持定期体检,关注自己的血糖是否正常,以防漏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