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严重不(长了大肠息肉怎么办)
医学指导:中山一院胃肠外科 马晋平主任医师
医疗专长:擅长胃肠外科临床常见的胃癌标准和扩大根治术、各部位结肠癌腹腔镜术、直肠癌TME根治术、直肠癌保功能根治术、擅长胰腺良性和恶性疾病的外科治疗、熟悉胰十二指肠切除等手术、食管中下段癌根治、十二指肠良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以及对腹股沟疝和切口疝的各种外科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大肠息肉与大肠癌的关系密不可分,但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些“小肉疙瘩”。殊不知,这些息肉其实是隐藏在你身上的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爆发”!
息肉是怎么一回事
息肉(polyp),是指人体黏膜组织表面长出的赘生物(其实就是一“肉疙瘩”),泛指一切空腔脏器向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例如,肠息肉便是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息肉在某种程度上也属于良性肿瘤,从性质上可分为增生性、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从生长部位可分为声肠息肉、胃息肉、声带息肉、胆囊息肉等。这些病变虽属良性,但其中一部分有恶变倾向,如腺瘤性息肉。若某一部位有两个以上的息肉,又称为"多发性息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肠息肉与癌症的关系
肠息肉中以大肠息肉较为常见,许多息肉就像“披着羊皮的狼”,暗中潜伏在人体,小的息肉一开始只是单纯的增生性、炎性组织,等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开始逐渐“露出本性”,转变为“腺瘤”,继而可能会发展为“癌”。
大多数结肠癌都是从肠息肉转变过来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癌变。息肉可根据病理类型大致分为炎症性、腺瘤性、增生性三类。根据不同类型,肠息肉的癌变率从3%~30%不等,其中发生癌变可能性最大的是腺瘤性息肉,并且这种息肉所占比率高达 50%~67%,常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而且切除后复发率仍较高,具有恶变的危险。
另外,非肿瘤性息肉不易癌变,而肿瘤性息肉易癌变;不伴异型增生性息肉几乎不癌变,而伴异型增生性息肉癌变率较高;基底部宽的息肉、多发性息肉、息肉大于2厘米、病程在两年以上者等恶变率较高;腺管乳头状或乳头状腺瘤性息肉恶变率高。
(图片来源于39健康网)
容易被忽视的肠息肉
虽然肠息肉和癌症有着密切联系,但它也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主要因为肠息肉患者一般没有感到明显的不适,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出现便血、黏液便、腹痛等症状,而这些症状也常常无规律可循,有时候忍忍就过去了,不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
肠镜检查是发现息肉的关键
息肉发生癌变的过程大概需要花上5-20年,所以定期检查是关键,其中,靠近肛门的息肉可通过直肠指检或肛窥发现,但若要完整而全面地探查整个大肠的情况,往往需要“肠镜”的辅助。肠镜便是医生观察大肠的眼睛,可以早期发现肠息肉及其他大肠病变,以便及时治疗,大大减少息肉恶变的机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期切除可预防癌症进展
一般来说,息肉该不该切,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恶变倾向。一般基底越宽,个头越大的息肉,则恶性或发展为恶性的可能就越大;另一方面是息肉是否对身体造成明显不适及患者自身手术意愿,若肠息肉造成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时,可考虑早期切除以缓解不适。
肠镜下切除息肉是目前治疗肠息肉的主要方式,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大手术治疗,在降低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内镜下治疗肠息肉包括高频电切除术、黏膜切除术、黏膜剥离术、氩气刀灼除术等。
然而,有些息肉不是单纯内镜可以切除的,需要进行手术才能将病灶切除干净,比如肠镜活检考虑癌变的病灶。一般情况下,若怀疑息肉已经恶变或者息肉直径>2cm的情况,医生一般会先取活检,待诊断明确后再做相应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息肉切除后还得定期复查
研究发现,大肠息肉切除后复发率较高,尤其是腺瘤性息肉, 且复发后仍具有癌变的危险。
因此,息肉切除后可不是一劳永逸,还得定期复查,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当然,对于不同人群,复查的频率也不一样,息肉切除后是否需要复查以及多久复查一次,应遵循专科医生的指导。
(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了大肠息肉怎么办?------兰世亭医学健康科普第1796帖
马医生推荐
☞关于大肠息肉,你是否知道这些常识?
☞息肉不能一切了事
☞大肠息肉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切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