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牛郎织女出现了吗(牛郎织女的后代千年不通婚)

一直以来,牛郎织女,都被认为是追求自由爱情的象征。而他们每年一度见面的七月初七,更是被包装成了“中国情人节”。从早上开始,朋友圈已经被各种“花式撒狗粮”的照片霸占。可是,在牛郎织女故事发源地之一的南阳,那里的人却从未把七夕和浪漫、秀恩爱联系起来,在他们看来,这个日子甚至还有点惨烈。这是咋回事?

七夕节牛郎织女出现了吗(牛郎织女的后代千年不通婚)(1)

确山稻田艺术画 牛郎织女鹊桥会

豫记 | 文

豫记hnyuji

千年不通婚的两个村儿背后竟然有这么大的故事

作为中国四大爱情故事之一,牛郎织女天河配,脍炙人口。它不但被定性为“爱情故事”,还被贴上了“浪漫”的标签。

放眼全国,各行各业都喜欢拿“中国情人节”来说事儿。

而牛郎织女故事本身也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全国但凡沾点边的地方,都争得异常惨烈。

“牛郎织女天河配呀,阎王爷和猪八戒打起来了,小鬼扛着招魂牌呀~”

比方说,2010年,西安用“牛郎织女传说”,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在此之前,河北邢台天河山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七夕爱情文化之乡”。

除了西安和邢台,还有很多地方认为自己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源地,比如河南鲁山。

就在今天上午,鲁山举办了“七夕爱情节”,据说,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民俗文化研究者和周边群众共数万人齐聚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鲁峰山。

七夕节牛郎织女出现了吗(牛郎织女的后代千年不通婚)(2)

但是,河南有一个地方很特别,它笃信自己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源地。在当地,有完整的故事版本,甚至时间、地点、人物名字都非常详细。

传说,牛郎织女其实都是凡人,是地道的南阳人。牛郎是南阳城西二十里的桑林人,织女是城南二十里史洼村人。织女私奔嫁给了牛郎,织女家人发现后把他们拆散了。牛郎寻找妻子来到史洼村附近住下,随后便形成了如今的牛郎庄。

即便这样,牛郎庄在七夕从来不打“爱情”和“浪漫”牌。因为在他们看来,七夕似乎更是一个充满了悲剧色彩的日子。

七夕节牛郎织女出现了吗(牛郎织女的后代千年不通婚)(3)

牛郎庄,在南阳城南20里开外。史洼村与之相距2里地,中间隔了一条小河——石榴河。

石榴河发源于牛郎庄东边的一个池塘。那个池塘很怪,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小旱大旱,即使附近所有的水塘旱得没有一滴水,但这个池塘的水还是满满的。

更奇怪的是,牛郎庄和史洼村从汉代开始便有了一个不成文的、且没人敢打破的规矩——互不通婚。即便一起读书,相互有好感的青年男女,也从不谈恋爱,因为两村人都知道这个禁忌。

这禁忌是啥?咋这么厉害?

牛郎庄的村民认可牛郎织女故事而另一个村子却讨厌“织女村”的叫法

牛郎庄啥时候叫这么名的,已经不可考,但牛郎庄村民对于这么名字是非常接受和认可的。作为放牛郎的家乡,直到今日,牛郎庄还传承着七夕“赛牛会”的习俗。

石榴河上的小桥,牛郎庄村民管它鹊桥。桥头立着两块石碑,一块是从墓里挖出来的古碑,有关部门鉴定确实跟牛郎织女传说相关,一块儿是新刻的牛郎织女碑。

七夕节牛郎织女出现了吗(牛郎织女的后代千年不通婚)(4)

石榴河

而与此相反,“织女村”这仨字却是史洼村民的禁忌。

如果有人敢说史洼村是织女村,倘若叫史洼村的男孩子听到了,那人必定少不了一顿胖揍。在史洼人看来,“织女村”这个称呼,就好像“女儿国”一样,全村男人都感觉受到了侮辱。

更重要的是,在南阳话中,平白无故叫人“舅子”,是很重的骂人话。这个忌讳很多地方都有,但南阳更严重些。在史洼村人看来,牛郎庄人称他们村为织女村,那就是变相叫他们“舅子”。

而两村不通婚,据说是因为牛郎织女的“仙凡配”没有好结果,大家都不愿意婚姻变成悲剧,所以两村一直不通婚。

两个村相距不到两公里,但因为不通婚的关系,中间这条不大的石榴河,被两村人比喻成王母娘娘划下的天河。

七夕节牛郎织女出现了吗(牛郎织女的后代千年不通婚)(5)

史料传说中记载的“南阳城西二十里的桑林”,也真实的存在,只不过改了名字叫“桑庄”。80年代,根据南阳市地名办的要求,对全乡地名进行普查登记。

登记到这个村时,发现这个村有两个名字,一个叫桑庄,一个叫桑林。但那时,桑林已经没有了桑树,为了避免引起误解,桑林改成了桑庄。

据当地人说,桑林是牛郎织女种桑养蚕的地方,桑林后面还有个桑坟。每到七夕,在桑林附近能听到牛郎织女说悄悄话,但如果平时做了坏事,就听不到了。

村里要是有年轻妻子死亡,都得找个织布梭子放棺材里陪葬,织女升天得把织布机带走,这样不幸早逝的人下辈子可以改变命运。

七夕节牛郎织女出现了吗(牛郎织女的后代千年不通婚)(6)

王母娘娘无处不在七夕一点也不浪漫

你看,牛郎织女的故事并不浪漫。而且,它背后体现的人文内涵,其实是和大多数中国人的价值观相悖的。

在古人的观念里,一个农村小伙子要想实现逆袭,儒家经典教材《大学》已经指明了道路,他的人生节奏应该是这样式儿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说得通俗易懂一点:上重点小学、上重点中学、考上985、考进体制、迎娶白富美、过年开着豪车回老家。

古人笃信读书改变命运,即便是家里穷得叮当响,欧阳修的母亲拿着野草秆在地上教儿子写字;王冕放着牛也要在私塾外面听先生讲课。就连北宋皇帝都亲自写诗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七夕节牛郎织女出现了吗(牛郎织女的后代千年不通婚)(7)

再回过头看看牛郎织女的故事。

一个农村的穷小子,家徒四壁,只有一头牛(注意,他没去读书)。牛突然开口说话,示意穷小子去河边看仙女洗澡,不但看,还偷走了仙女的衣裳。仙女嫁给了这个农村单身汉,还得给他洗衣裳做饭生孩子。

搁到现在,大多数人会送牛郎俩字:渣男。

再看故事的大反派王母娘娘。她用头上的金钗在织女和牛郎之间划出一道银河,不让这对鸳鸯再见面,阻拦了年轻人追求爱情。

但是,若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王母娘娘是无处不在的,更重要的是,也未必是是妥妥的坏人。哪个母亲希望自己家的女儿婚后生活质量直线下降?

七夕节牛郎织女出现了吗(牛郎织女的后代千年不通婚)(8)

牛郎和织女的结合,一来不符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标准,二来也与“门当户对”相去甚远。现代人虽然主张自由恋爱,但家长总归是要见的。

如果谈婚论嫁,大部分情况下门当户对才会幸福。我这里说的门当户对不是指家境,而是指对事物的判断和看法。

前段时间,韩国三星集团长公主李富真离婚的新闻沸沸扬扬,她的凤凰男老公向她索要70多亿的财产。

家庭环境不一样长大的孩子,性情和三观是不一样的,比如对钱的认识,对理想生活的定义。如果当年李富真的父母态度再强硬一些,恐怕事情不会像现在这样。

七夕节牛郎织女出现了吗(牛郎织女的后代千年不通婚)(9)

七夕 傅抱石作

再回到南阳,据说,最初牛郎庄和史洼村不通婚的原因并不是什么“仙凡配”,而是因为过去牛郎庄太穷,史洼村比较富裕。

传说里织女不问出身门第,无论穷富都至死不渝,可惜人间的姑娘毕竟不是仙女。而七夕的故事也远不如我们想象的那般浪漫。

(图片来源于网络)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微信公众号搜索:豫记。(hnyuji)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