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六度空间理论(六度空间理论与)

诠释六度空间理论(六度空间理论与)(1)

“六度空间理论”模型

六度空间理论,来自一个数学猜想。说的是: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通过六个人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即任何两个素不相识的人,通过一定的方式,总能够产生必然的联系或关系。也叫六度分隔理论,或小世界理论。

诠释六度空间理论(六度空间理论与)(2)

“无线自组网”模型

无线自组网,是由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可移动节点所组成的,一个临时性多跳自治系统。通俗点,小明想跟小花表白,但是相距较远。于是,小明拿着喇叭广播“小明想找小花”,小明周围所有听到广播的人立马将这个消息用小喇叭广播出去,所有收到广播的人再向自己周围的人喊话,如此反复,直到小花收到消息。因为,不止一个渠道将信息传给小花,于是她会选择经过人数最少的那条作为以后的联络渠道。

可以看出,两者都是通过中间人建立的联系,“六度空间理论”与自组网的基础理论如出一辙。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无线自组网应用的技术更加复杂,毕竟建立起联系只是通信的第一步,确保信息迅速、准确、保密、不间断传递才是通信的关键。

下面,从“六度空间理论”遇到的几个问题出发,看看无线自组网是否也会遇到,又是怎么解决的吧!

关系强弱——权值问题

“六度空间理论”肯定了人与人之间的普遍联系,但是没有对这种联系作定量分析,没有强弱之分。

自组网中,每个节点之间的联系都是平等的。通信之前,会有一个最优路径选择,当通过握手建立联系之后,就会赋予最短路由上节点的优先权,网络就会选择这条最短路由进行信息传播。当这条最短路由无法正常工作,相应的优先权就会取消,网络重新选择最优路由。

联系区别——目的和结果问题

在“六度空间理论”中,链条两端的陌生人之间通过朋友链建立了联系。但是,处于链条中间的人,并没有因为这一次合作转变关系,中间人只是充当了一次“传递手”。

自组网中,节点广播的信息,周围所有的节点都能够接收。理论上,任何节点间都可以建立联系。但是,在寻找到最优路由之后,相互的联系就会中断,网络只保障最短路由的通信。

传递成本——阻尼问题

在“六度空间理论”中,如果没有阻尼,可以给任何人发送信息,每天收到的来自好友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会让我们的脑袋爆炸。但是,联系虽然看起来只有六度,然而每度的阻尼都有可能都是无法跨越的。

自组网中,节点之间都是通过“握手”建立的信任关系,理论上同一网络的节点之间没有任何阻尼。如果有非法节点闯入怎么办?非法节点不知道“握手”时约定的内容,就会被拒之门外,而它的“闯入行为”也会被记录,然后在网络中被广播,以起到提醒其他节点预防的作用。

假设——关系的方向和传递问题

在“六度空间理论”中,“朋友的朋友是朋友”。但是,如果朋友的朋友未必都是朋友,有时可能是讨厌的人或是仇人,那他会不会拒绝提供帮助呢?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在自组网中,只要是网络内部的节点都相互信任,和和睦睦的大家庭,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分歧。这样就很好解决了部分节点偷懒或者拒绝分发信息的情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