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胖三斤准备什么 每逢佳节胖三斤
经历了漫长的一年,终于迎来一年一度的佳节——古尔邦节。
节日这几天,每个人都会穿上新衣裳,面带着笑容,伴随着节日的喜悦,和亲朋好友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
我们在节日的仪式感中表达着对彼此的尊敬与爱意。
前些年的古尔邦节总是在秋季学期中,即使是和三五好友一起吃了一顿歹歹的家乡菜,也难以慰藉心中浓浓的思乡之情。
去年,由于疫情,我们只好过了一次线上古尔邦节。
国内疫情的缓和让今年的团聚更容易一些,恰逢暑假的古尔邦节,漂泊远方的学生党终于有机会和父母一起度过像小时候一样的节日,好好地享受节日的欢愉了。
清晨煮羊
古尔邦节清晨,长辈们大早起来,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节日第一天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煮羊肉。
在乡下,长辈们把羊牵到自家院落里,围在一起奋力放倒羊,捆住其三只蹄,开始宰羊。之后再将羊肉和内脏分离,将这些清洗干净后,架起大锅,倒入大量水,加入食盐,开始长达三小时的熬煮。
在这一过程中,装饰餐桌成为了妈妈们的头等大事。
拿出专门为节日收藏的最漂亮的桌布,铺在餐桌上,再将前一天炸好的或是从糕点房买来的馓子盛放在晶莹剔透的玻璃器皿中,摆放在餐桌的中心位。
再把越囤越多的糖果和干果翻出来,如Albeni、各种口味的katkat、俄罗斯紫皮巧克力糖、巧克力威化、水果硬糖、软糖等各式各样的美味糖果,被装进碗里围绕着馓子整齐地摆放着。
还有咬不动也不能放回碗里的巴旦木、随手用门缝夹开的核桃、必须得洗了再吃的酸甜葡萄干和杏仁。哦对了,还有吃完了外层果肉,还能咬开果核吃杏仁的杏干。
大夏天的,餐桌上也不能少了水果呀!小巧可爱,令人爱不释手的杏子、李子,果肉肥美的蟠桃,还有“过气”的葡萄、香蕉、苹果,一摞摞堆在大气而精致的器皿中。
最不能“缺席”的当然还有大家都爱吃,甜到没话说的巴哈力、娜帕里勇、巴哈拉瓦,不是饺子的酸饺子,新疆独有的手工饼干、塔塔尔族的古拜底埃、哈萨克族的包尔萨克、回族的油果子……
这些大家熟知的甜品和小吃,都能在各民族同胞的节日餐桌上见到。
摆了这么多也只能算是餐前小食,大概是为了向来家里拜访的宾客炫耀今年我们过得很好,即将用丰盛的食物储备迎接下半年。
(开玩笑,其实是为了在节日大吃大喝罢了)
餐前小饮
客人纷纷而至,主人泡的奶茶也是一壶接一壶。
对于新疆少数民族家庭来说,早饭就是喝茶吃馕,午饭、晚饭都是饭前饭后各喝一次茶,喝茶这个环节在节日这天更是不例外。
揉碎砖茶边边角角的茶叶,放进茶壶,灌满开水,放在火上,第一次沸腾时倒入鲜奶,撒入食盐,再次沸腾时关火,茶就沏好了。
把茶壶提到餐桌上,端出黄油,摆上草莓酱、杏子酱、树莓酱、蓝莓酱、黑加仑酱等,想吃什么酱就蘸什么酱。
就这样,和亲友围坐在餐桌边,端起热茶,掰下一块馕,蘸蘸果酱或是抹上黄油,品尝馓子和桌上其他小吃、甜品,聊着攒了几个月的家常。
晌午备餐
这时,厨房也没闲着,肉煮得差不多了。胡萝卜、土豆切块,皮芽子切条,面条备好,待肉熟了,捞出备用,再把面条放进肉汤里煮熟。
胡萝卜、土豆紧随其后,拿个碗碟把皮芽子泡在热乎的羊肉汤里。
将煮熟的纳仁铺满盘面,把皮芽子连带羊肉汤倒在纳仁上,点缀软糯的土豆和胡萝卜,再将羊肉放在最上面。
撤下餐桌上的小吃和零食,把手抓肉放在餐桌中心位,家里客人多也会把两盘纳仁或抓饭放在手抓肉两边。
按照自家喜好,将抓饭、汤饺、薄皮包子纷纷端上桌,黄面烤肉在这炎炎夏日也有一席之位。
一切准备就绪,长辈传达着对节日的祝福,伴着欢声笑语,一家人享受着丰盛的节日午餐。
▲图片来源:Gulfira
串门
吃过午餐,再吃个西瓜、甜瓜,小憩片刻,就要出门拜访周围的邻居了。
古尔邦节第一天的晚餐往往是在爷爷奶奶家吃的,拿上爷爷给的压岁钱,开心地与许久未见的堂兄弟姐妹们玩耍。
节日的第二天、第三天便是到亲戚朋友家串门。
古尔邦节还有一些特别的习俗:
每次宰羊,爸爸都会在我的额头抹上刚宰的羊的鲜血,祈求平安健康。
而妈妈说古尔邦节这几天不能锁门:“来的都是客,可以自己进来享用美食。”
过节最重要的便是仪式感
节日的仪式感不仅仅在于节日本身,更在于全家人的团圆,即使是在忙碌地为节日做着准备,即便只是一顿简单的节日餐,与家人一起的日子都是最美好的。
因此在能与父母一起过节的日子里,千万别卧在床上玩手机,与家人一起做准备、享用美食、串门……在这平凡生活中留下属于节日最美好的回忆。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