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为什么坐在角落里发呆(大卫不可以既温暖了孩子)

陪孩子一起读绘本的过程中,也会时不时被绘本中平凡的画面,简单的文字所打动。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这本《大卫不可以》。

《大卫不可以》

大卫为什么坐在角落里发呆(大卫不可以既温暖了孩子)(1)

(适合2~6岁)

推荐理由:

绘本讲述了一个叫大卫的小男孩,每天都上演恶作剧,把家里搞得天翻地覆,而妈妈对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大卫,不可以。

浑身泥巴跑回家,干净的地板上全是黑脚印; 洗澡时打开水龙头,当戏水乐园满屋玩水; 光着身子,跑到大街上; 该回房睡觉,却扮演起超人......

为什么我干什么妈妈都不允许,妈妈是不是不喜欢我了,不爱我了呢?

大卫为什么坐在角落里发呆(大卫不可以既温暖了孩子)(2)

直到有一天,他依旧不听话,打碎了妈妈心爱的花瓶。他害怕极了,怕妈妈又要责备他,蜷缩在墙角,愧疚地难受起来。这时妈妈竟然对他说:“宝贝,来这里。”妈妈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温暖的拥抱,并温柔地对他说:“大卫乖,我爱你。”

最后这句,“大卫乖,我爱你。”太经典了,不仅您深深感动了孩子,更治愈了大人,可谓是这本绘本的点睛之笔,结局妈妈用温暖的怀抱,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并告诉大卫,即使你每天都上演恶作剧,妈妈每次都批评你,但是妈妈永远爱你。

小绘本,大启发,结尾温馨画面引发家长思考。

(1)无规矩不成方圆。要让孩子懂得生活中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是不被允许的,是可能存在危安全风险的。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不允许的行为时,家长要温柔且坚定的制止。让孩子懂得安全的边界感。

(2)无论孩子做错了什么,爸妈永远爱你。我们可以批评,可以教育,但是千万别忘记告诉他:“我不喜欢你这个行为,但我永远爱你。”

爱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改变孩子最大的一股力量。

当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无论我怎样表现,爸妈都会爱我,孩子的内心才会充满安全感,这是增强自我价值感的关键。只要有父母的爱在后面支撑,孩子在外面不管遇到了什么“风雨”,都无所畏惧,因为爸爸妈妈会永远爱他家,家永远是他最终的安全避风港。

(3)生活中多使用一些肯定的词汇,多鼓励孩子。

一个经常被否定的孩子,容易丧失自信,久而久之会产生习得性无助的怪圈。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重视,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赞美。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美,这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

对于每个孩子而言,都希望得到父母的期支持与肯定,孩子的年龄越小,越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扬与肯定。

每个孩子都有其闪光点,父母要拥有一颗赏识的心态,欣赏孩子。在不断肯定中成长的孩子,才能身心健康发展。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说: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我是 @育儿读书乐 ,一个三岁男孩的妈妈,每天坚持跟孩子亲子阅读,喜欢读书,分享育儿干货,关注我,陪孩子一起终身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