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茶馆拍了几部(比话剧更有味道)
不知道有多少人曾有过疑惑,现在北京那个挺有名的“老舍茶馆”到底是官方认证的还是自己取的名,或者是老舍后人开的?
其实,那个茶馆还确实经过了老舍夫人胡洁青的认同,甚至连牌匾都是胡洁青给题写的,之所以用这个名字,是因为一方面老舍先生是老北京人,更主要的是老舍的名字已经和“茶馆”分不开了。
这当然是因为那部北京人艺镇院之宝话剧《茶馆》,还有那部影史经典82版电影《茶馆》。
本文要说的是电影《茶馆》的故事。
一、《茶馆》拍摄的背景
话剧《茶馆》的诞生其实是一个意外,1956年老舍先生为了配合全国普选宣传先是写了《一家代表》,之后腰斩写了《秦氏三兄弟》,其内容是关于秦伯仁,秦仲义和秦叔礼三兄弟历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北伐和内战四个时代的人生浮沉,其中心思想也是为了配合宣传。
老舍将《秦氏三兄弟》剧本念给曹禺、焦菊隐和欧阳山尊听,当念到第一幕第二场也就是裕泰大茶馆一段时,曹禺突然站起来说了一声:经典!
大家一致认为茶馆这段戏最精彩,不如将这段戏扩写。几个人纷纷提了一些意见,比如最早的版本里,王利发最后因为掩护地下党牺牲。于是之提议不如来一段“几位老头话沧桑”的戏,然后王利发拿着鸡毛掸子回屋上吊了。
老舍采纳了大家的意见,不过他还是觉得这戏如果这么写就脱离他的初衷了,在曹禺的鼓励下,老舍最终一气呵成,完成了这部短小精悍却深刻经典的《茶馆》。
《茶馆》在北京人艺首演是1958年,虽然引起轰动但也带来了不少非议,大家都在热火朝天多快好省力争上游,你们在这里撒纸钱?
1963年《茶馆》复演,增加了一些积极性的内容,老舍亲自去看了,之后一言不发回了家。
1979年《茶馆》终于原本复演,在北京引起了轰动,1982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以谢添为导演拍摄了电影《茶馆》。
二、《茶馆》电影版和话剧版的对比
话剧《茶馆》已经演了几百场,其中最经典的首推1979年版,首先是因为该版几乎是原版复演,演员准备充分,人员也比较整齐。
其次,用秦二爷饰演者蓝天野的话说,以前演的时候对人生坎坷和世事沧桑还没有那么深的体会,但经历了这十几年的动荡,大家普遍对人生有了和人物相近的感触,入戏更容易也更深。
而1982年的电影版在演员上和1979版话剧几乎是照搬,只是在场景上更有深度和广度,体现了电影的优势。如果单从剧情上看的话,电影版和话剧版几乎没有多少差别,但在很多地方,电影版还是有特别的地方的。
1、演员表演比较放松
常四爷饰演者郑榕说到,他以前没看过自己表演话剧的录像,后来有条件录像了看过一次,结果当时就感觉“惨不忍睹”,自己演得也太概念化了。到拍电影时,因为不需要一气呵成,感觉不对可以重拍,所以大家都比较放松,对人物的诠释和台词的处理更为放松也更为合理。
这个当然也和话剧舞台特点有关,毕竟话剧舞台必须保证每一个观众都能听到台词,所以演员们的声音都比平时大了很多,自然容易概念化和脸谱化。电影则没有这样的劣势,演员表演可以更生活化。
2、人物诠释更为全面
《茶馆》在塑造人物上是大师级的,基本上几句话几个动作很简单就将人物形象给勾勒出来。
咱们以马五爷为例,这位“吃洋饭”的人物,在话剧和电影中戏份都极少,但明显有区别,话剧里他的出场有些意外,让观众感到有戏剧性。
而在电影里,镜头可以提前照顾到马五爷,比话剧里马五爷三小段戏要多出一个提示性镜头,在二德子和常四爷斗嘴的时候,镜头就提前给了马五爷一个特写。虽然少了一些戏剧性,但观众看起来更为流畅。
唯一的遗憾是,由于电影拍摄时董行佶正患病,因此他没能出现在电影版《茶馆》里继续演马五爷,好在谢添导演比较执拗,还是让董行佶给配了电影里的旁白,没让他缺席电影《茶馆》。
3、细节重设加特写
虽然从整体上看,电影版和话剧版《茶馆》绝大部分剧情、人物、台词甚至包括动作都高度相似,但在一些小细节上,电影版做了改良。
以著名的桥段,常四爷感叹“大清国药丸”这段为例:
话剧版:秦二爷来到茶馆,王利发正在招待他,有乡妇带着插草标的女儿过来,秦仲义向王利发一挥手:轰出去。
常四爷看不过去,叫李三给两人端两碗烂肉面……常四爷对着松二爷大发感慨:我看哪,这大清国是要完啊。
秦仲义老气横秋回了一句:完不完的,也不在乎有人给穷人一碗面吃。
随后秦二爷和常四爷面对面站着向对方做了一个拱手礼,注意,是几乎同时。
电影版:秦二爷在发话“轰出去”之前有一个掏钱的动作,但随即停住,再挥手让轰出去。
常四爷感慨“大清国药丸”之后,镜头快速切换给常四爷身后的吴祥子和宋恩子,两人不怀好意地看了一眼常四爷。
跑堂的李三似乎感觉到了危险的临近,其他茶客也都屏住了呼吸。
在秦仲义说完那句有点儿揶揄味道的台词后,他首先转身向常四爷做了一个拱手礼,常四爷落后半拍也站起来回礼。
笔者认为,这一段是最能体现话剧版和电影版区别的了,如果光看原著,读者会以为秦仲义看不上常四爷。光看话剧,则感觉不到秦仲义的情绪变化,也感觉不到常四爷危险的逼近。
用电影语言重新诠释这段后,无疑整段剧情更为清晰情绪也更为饱满,观众也就能了解到秦仲义和常四爷之间的惺惺相惜,以及常四爷那句话的危险。
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比如两个捕快给庞太监请安的瞬间,镜头从庞太监的脚边看过去,那种压迫和威势之感更为浓厚。
值得一提的还有庞太监的化妆,在话剧里庞太监的化妆并没有太多出奇之处。
而在电影里,这个太监的妆被化得无比恶心,让人感觉他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腐朽和腐败的气味。
整体上看,话剧版和电影版也算各有千秋,打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话剧版《茶馆》就像在海边吃那刚打来的海鲜,没有油盐酱醋,就是一个鲜。电影版《茶馆》则像在餐厅里吃海鲜,配上佐料和烹饪,虽然没有了那种鲜,但味道更足。
三、电影《茶馆》拍摄轶事
《茶馆》原著虽短小,但也是老舍先生的心头肉。在最初排练话剧时,他曾亲临现场给演员们指导。
黄宗洛回忆,他和王利发之间那一连串“太太好,少爷好,生意好……”的打千儿,堪称旗人正宗礼仪,就是老舍亲自教他给他示范的。
还有黄胖子和二德子见面那略显滑稽的撞肩礼,也是老舍先生亲自指导的。
到拍摄电影时,虽然老舍先生已经故去,但其夫人胡洁青也亲临电影《茶馆》拍摄现场“监工”,她同样给予谢添导演很多的帮助和指导。
胡洁青,还有很多人艺老演员们都对谢添导演他们的拍摄给予了高度评价,能将这么一帮子人最经典的作品用胶片永久记录下来,对老舍先生,对他们这些演员来说都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有意思的是,后来北京电影学院有一届毕业班曾经按照电影和话剧录像也排了一版《茶馆》,用蓝天野的话说,他们的模仿也太像了,连于是之走路的姿势都学去了,其实于是之那个走法不是因为王利发,而是因为他的半月板有伤,结果也成了后人学习的对象。
没办法,经典的魅力就是如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