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老人被拉到殡仪馆(上海未死老人被殡仪馆的车拉走险些丧命)

2022年5月1日下午,有网友上传视频反应上海某个福利院在转运“死亡”时,被细心的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发现老人仍有生命体征,后被及时转送医院救治,现在老人的生命体征已经趋向稳定。目前,经过新闻记者的追踪及上海普陀区民政局了解到确有此事。

上海一老人被拉到殡仪馆(上海未死老人被殡仪馆的车拉走险些丧命)(1)

其实,这样的事情并不是首次发生了,在我们本地也有发生这样的事件,老人因为突发疾病而导致昏迷,后经过医生的抢救,判断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家人按照当地的风俗把老人装进了棺材里,老人的子孙们守灵两夜,第三天准备出殡的时候,听到棺材里好像有异常,把众人都吓得魂飞胆跳,大家还是很快镇定下来大胆往棺材靠近听,好像听到了老人的喘息声,于是众人把棺材盖打开,发现老人醒来了。老人睁开眼睛看到戴白帽,还有哭红眼睛的儿女,终于明白了儿女们以为自己死了,在哭丧,老人长长地叹气坐起来。这件非常吓人的事情一瞬间传遍了整个村庄。

出现这样的悲剧,还是源于人们对死亡的判断出现的错误。那么,该如何判断真正的死亡呢?今天黎医生来聊一聊这个问题,以免悲剧再次发生。

死亡,意思就是生命已经结束,这是每个人都逃不掉的最后结局。

上海一老人被拉到殡仪馆(上海未死老人被殡仪馆的车拉走险些丧命)(2)

过去人们习惯把呼吸、心脏停止跳动作为判断死亡的标志。现代由于医疗技术的提高,心脏复苏的普及,冲击了人们对死亡的认识。脑功能、呼吸功能停止还可以依靠人工呼吸救治在一定时间内维持患者全身血液循环的机能活动。通俗理解就是人们口中的“植物人”一样的。直到被判断脑死亡后才算症状的死亡。

医学界把脑干死亡12小时后判断为真正的死亡!

死亡阶段的判断

一般情况下,死亡分为频死期和临床死亡期。

濒死期:主要特点是失去了自主的意识,也就是脑神经中枢神经的功能丧失或被深度抑制,使人完全没有了意识功能。表现为临死的人受到刺激后放射迟钝或者减弱,呼吸和循环功能逐渐减弱。

死亡期:主要表现为患者处于深度丧失意识的状态,各种放射完全消失、心脏停止跳动和呼吸停止。

死亡最后阶段是全身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循环,并发生不可逆性的代谢,使整个机体完全失去复活的可能。

上海一老人被拉到殡仪馆(上海未死老人被殡仪馆的车拉走险些丧命)(3)

但是,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呢?整理如下:

死亡前期:人即将死亡时,一般都会有一些异常的表现,只要细心观察会发现一些不正常的表现的。人类在机体进入生命时间倒计时,机体的功能也在开始出现衰竭的活动,但是这些机体功能衰竭我们肉眼是看不见的,可是因为机体功能的不正常导致机体外表出现的异常是我们可以直接看到的表现。因此,进入生命倒计时的人大多数会有病危的病容(除非正常死亡外)。

死亡之前:当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有些人会开始抽搐,呼吸从正常的节奏转为急速状态,同时脚开始变冰冷,其次耳朵也变得冰冷,犹如冬天一样的冰冷感觉。由于身体内的血液开始变慢变为酸性,喉咙开始痉挛——阎王爷即将到来要去生命!

死亡瞬间:医学上称为大脑瞬间停止活动。这时,人的瞳孔会变成像玻璃球一样的物质。

死亡几秒钟后:已经停止并凝固了的血液开始导致全身的皮肤变成淡黄色。肌肉完全处于松弛状态。

上海一老人被拉到殡仪馆(上海未死老人被殡仪馆的车拉走险些丧命)(4)

死亡的几分钟内:出现这些变化后,脑细胞开始大量的死亡,但是临死的人思维还没有完全丧失,只是已经不能控制自己了。

死亡后5分钟:瞳孔放大并开始失去光泽。眼球已经从球体慢慢变平。因为这是的身体已经没有了血液循环的供应而至出现的症状。

死亡后10分钟:脑死亡。

死亡1小时之后:身体肌肉开始僵硬,有些人的头发会竖立起来。

死后5小时:尸斑开始出现扩散,凝结的血液开始使皮肤变黑。

死后8小时:身体已经彻底冰凉。

死亡2天:僵硬的尸身开始消失,身体又重新变软。

死后3~5天:身体开始出现浮肿,口腔、鼻子开始有泡沫流出。

上海一老人被拉到殡仪馆(上海未死老人被殡仪馆的车拉走险些丧命)(5)

目前,医学界上判断死亡的标准为:以脑干死亡作为死亡的判断标准,一旦宣布脑死亡,就意味着人的一生已经结束!

死亡,是每个人必然的自然规律,正确判断死亡,尊重生命,学会判断死亡的知识,可以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