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为什么是昼短夜长(为什么说冬至大如年)

今天(12月22日)是冬至。“冬至”是我国传统的24节气之一,也是国人最重视、最有故事的一个节气,“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更是证明了这个节气的重要性。那么,为什么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中的“至”是什意思?到底是“冬天到来”的意思?还是“冬天止步”的意思?

冬至为什么是昼短夜长(为什么说冬至大如年)(1)

冬至在民间还有个别称叫“冬节”,它不但是个节气,而且是个很重要的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这个说法缘自,在周朝的时候,把冬至当成一年的开始,也就是元旦。

冬至为什么是昼短夜长(为什么说冬至大如年)(2)

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元旦),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

冬至在古代还有“日短”或“日短至”之别称;古人认为,冬至节气是计算我国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因为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那么冬至的“至”到底是什么含义呢?

古人讲: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即下一个循环开始了,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为“大吉之日”。所以说,从这层意思上讲,这个“至”是“阴气大限来到”的意思,从冬至开始“阴衰阳盛”,也预示着春天不远了。

冬至为什么是昼短夜长(为什么说冬至大如年)(3)

另外,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讲法,也就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慢慢开始回升。从这层意义上讲,这个“至”还有“回家”和“归来”的意思。

所以,自古以来,冬至就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作为阴阳的重要转折点,其重要性不亚于新年,所以就有了“冬至大于年”的说法和“年终有所归宿”的重要寓意。

(壹点号《节日研究》出品,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翟恒水。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