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三年定期利率(利率的作用)

利率在经济中起基础性作用,影响十分巨大。

信用社三年定期利率(利率的作用)(1)

一,利率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

对个人的影响:合理的利率能够增强居民部门的储蓄意愿,不合理的利率则会削弱其储蓄热情。因此利率变动会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居民消费和储蓄的相对比重。

利率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经济利益:利率高低——经济人的收益——利益约束机制——直接影响人们的经济利益——改变人们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活动的变化——微观经济活动:利率的储蓄效应;利率的投资效应;利率的汇率效应(通过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变化,对国际收支产生影响)。在收入既定时利率预期对个人的消费与储蓄行为影响非常直接,利率通过改变储蓄收益对居民选择储蓄方式产生作用。

利率对投资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当投资项目收益既定时,社会投资规模会与利率的升降反向变化;利率是借贷资本的价格,其变动会影响资本流动的方向与规模,从而会对投资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利率影响企业的成本与收益、投资决策,可发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作用。

二,利率与借贷资金供求

利率对货币需求与内生的货币供给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货币均衡的主要变量。

资金供给增加会导致利率走低,资金需求增加会导致利率走高。但反过来看,利率的高低也会对资金供求产生影响。就利率对资金需求的影响来看,二者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三,利率与资产价格

由于资产价格等于该资产未来现金流或收益的贴现,在未来现金流或收益既定的情况下,用来代表贴现率的利率水平越低,该资产的价格也就越高,贴现率或者利率水平越高,资产价格也就越低。

利率是最重要的金融价格,在收益资本化规律作用下,对各种资产的定价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包括房地产价格、各种金融资产价格、人力资本价格等。

四,利率与社会总供求的调节

利率对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对物价水平、对国民收入分配、对汇率和资本的国际流动,进而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等具有重要的杠杆作用,是宏观经济均衡的主要决定性因素。

利率对社会总供求的调节,主要体现在其对短期内易于调节的总需求上。利率降低,一方面会增强居民部门的消费动机,另一方面会导致企业投资需求的增加,从而导致总需求的增长。

从长期来看,低利率导致的企业投资规模扩张会倾向于增加总供给。

五,利率水平与资源配置效率

作为货币资金的价格,利率水平的高低是否合理,能否真实反映资金的机会成本,其作为价格杠杆能否将资金引入到那些优质高效的企业,将会对实物资源流动和配置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信用社三年定期利率(利率的作用)(2)

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利率管制、授信限量、市场开放程度、利率弹性都会影响到利率发挥作用。还需要具备完善的利率机制,其中包括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基准利率是基础)、适当的利率水平、合理的利率结构。

利率市场化(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利率的运行机制,它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渐进式:利率水平浮动——利率种类增加——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信用社三年定期利率(利率的作用)(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