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与庙之间有什么区别(寺为什么叫寺庙为什么叫庙)

经常看到古装剧,编辑不懂历史,瞎搞!大理寺、太常寺、什么鸿胪寺的功能全搞串了!

有朋友可能真会说,这不都是一个功能吗?跟灵隐寺、少林寺一样都是佛教僧众居住修行的地方吗?

故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云台烟雨中!

寺院与庙之间有什么区别(寺为什么叫寺庙为什么叫庙)(1)

杭州 灵隐寺

哎,这也是很多历史小白们往往最容易迷糊的地方。大理寺、太常寺、什么鸿胪寺跟和尚没关系,而是古代衙门的称呼!

讲清楚这个,还得扯一扯古代的三公九卿制!

说汉代袭秦制,皇帝之下,设丞相,相当于今天的政府总理,是最高行政长官;太尉,最高军政长官;御史大夫,负责管理国家图籍、监察百官等职责!

寺院与庙之间有什么区别(寺为什么叫寺庙为什么叫庙)(2)

秦朝三公九卿

丞相作为政府行政机构首脑,下又设有秘书处十三曹,下辖九卿,九卿的官邸便被称为寺,后世的如,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负责什么农业了,舆马交通了,掌谷货了,掌户籍亲属,国家祭祀了等等,而影视剧里面常见的常大理寺官刑狱、太常寺掌宗庙礼、鸿胪寺主管民族事务与外事接待活动,各寺相当于今天国务院下的各个部界单位!一些历史传奇剧常张冠李戴,很不应该!

“寺”,就相当于部,九卿相当于各部的部长,为何以“寺”作为各部之名,只要是“寺”这个字,上边一个土下面一个寸,古人有云“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土”也代表着天下;而“寸”为分寸,引申为“法度”之意,“寺”便是朝廷施行法度的机构!

寺院与庙之间有什么区别(寺为什么叫寺庙为什么叫庙)(3)

秦朝以后完善制

可见,“寺”,原本跟僧人是没一点关系的!

那古时候什么时候一称呼“寺”,首先就想动了佛教道场了呢?

这还跟东汉第二位皇帝,光武帝之子汉明帝刘庄有着莫大关联!

说是在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夜宿南宫,忽然梦到一位身高六丈、头顶放光的金人降临在宫殿的中央!刘庄大惑间,正要开口问,那金人又呼的一声向西方腾空飞去。惊醒后,汉明帝在未合眼,第二天早朝,便急匆匆将此梦告诉大臣,博士傅毅说:"西方有神,称为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样"。汉明帝大喜,便遣派十几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这个比唐太宗时的玄奘早多了。

寺院与庙之间有什么区别(寺为什么叫寺庙为什么叫庙)(4)

白马寺

历经千辛万苦,天竺终于找到两位高僧竺法兰与迦叶摩腾。汉使力劝,说服二人去震旦弘扬佛法,便一同白马驮着佛经四十二章和释迦牟尼的佛像,于永平十年(公元67)回到了都城洛阳。由于用白马将佛经驮回,汉明帝便在洛阳城雍关之西,建了一座白马寺,以纪念佛教进入中国!这也被公认佛教传入我国的时刻点,白马寺除了翻译经文,也被用来作为佛教在东土的祖庭,政府设置的处理佛教事务的机构,

慢慢的,佛教建筑就开始统称为“寺”。直到原本叫“寺”的官署名逐渐被历史淘汰,如到明清时“大理寺”改称为“大理院”,“寺”便成了佛教的专属。

而我们现在一般都联称“寺庙”“寺庙”,其实“庙”的历史年头要更为古老,甩寺几条大街!

寺院与庙之间有什么区别(寺为什么叫寺庙为什么叫庙)(5)

孔庙

据考证,古文中“庙”字是由广大的“广”与苗裔的“苗”组成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广便是建筑物之意,而苗裔就是后代子孙之意,广加苗,很形象的描绘出这样的建筑物就是我国古代从先秦始流传几千年,后人祭祀圣贤以及祖宗神灵处所之意。

像是古代皇家祭祀祖先的太庙,祭祀孔子的孔庙、关羽的关帝庙、岳飞庙等!一些本土的神仙,山神庙、土地庙、河神庙、海神庙、龙王庙、城隍庙、财神庙,诸如此类也包括在内!

寺院与庙之间有什么区别(寺为什么叫寺庙为什么叫庙)(6)

杭州岳庙

不过,现在常将“寺”和“庙”连在一起用,只代指是佛教的建筑了,主要还是民间,传着传着误传把这俩字约定俗成按一块给固定指佛家寺院啦!

而道教的为“宫”或“观”等,也把一些道教的建筑单称为“庙”,但不能称呼为“寺庙”,因为这二者之间是老大不一样!

喜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为防剽窃搬到今日头条,欢迎留言点赞!

转音频、洗稿,剽窃者请自重,发现后起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