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20亿怎么存 21.如何理解若存
21. 如何理解“若存”和“不勤”?,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假如有20亿怎么存 21.如何理解若存?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假如有20亿怎么存 21.如何理解若存
21. 如何理解“若存”和“不勤”?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第六章原文意思是连贯的。这个“天地根”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功能呢?老子说:“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最后这一句怎么理解?先看古人的注释:
河上公章句:“‘绵绵若存’,鼻口呼吸喘息,当绵绵微妙,若可存,复若无有。‘用之不勤’,用气当宽舒,不当急疾勤劳也。”还是拿鼻口说事,没有道理。
王弼注:“欲言存邪,则不见其形;欲言亡邪,万物以之生,故‘绵绵若存’也,无物不成,用而不劳也,故曰‘用之不勤’也。”大意是,你说它存在嘛,但又没看见;你说它不存在嘛,万物依靠它生长,所以叫“绵绵若存”。没有东西不依靠它,而它也不会劳累、疲倦,这就叫“用之不勤”。王弼解释得比较清楚。看现代名人的解释:
余秋雨直译:“绵绵长存,永不劳倦。”(余秋雨:《老子通释》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第24页。)字数跟原文一样,缺乏准确解释。
陈鼓应今译:“它连绵不绝地永存着,作用无穷无尽。”并引述说:“形容道的功能,孕育万物而生生不息。”(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99页。)理解是正确的,“若存”解释为“永存”不准确。
前两句老子以比拟的手法说了道的又一形象——玄牝。这一句老子再进一步描述它的形象和功能。“绵绵若存”的“绵绵”是连续不间断的样子,如成语绵绵不绝。为什么是“若存”呢?因为,它是“谷神”、“玄牝”,超越现实的东西,似有若无又若隐若现;就像空气一样,它确实存在,但又看不见、摸不着、抓不住它。
“用之不勤”。“用之”,是它的用处。前面第四章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也有“用之”两字。那里的“用之”是用道来装东西,这里的“用之”是用“玄牝”(道)来生产。那里是说用“道”装东西怎么也装不满,这里说用“道”生产可以连绵不断,且不会穷尽。“不勤”又如何理解?这个“勤”字,很容易误导人。现代人一见“勤”字就想到勤劳、勤快、勤奋,但这些意思在这里是说不通的。如果“不勤”是不勤劳、不勤快、不勤奋,那就是贬义了。勤,作为形容词还有劳倦,辛苦,穷竭之意,也通“尽”。“不勤”,就是不尽,不穷竭。“用之不勤”,就是生产功能是连绵不断,永不枯竭。
最后一句的翻译是:
这个源头连绵不绝,若隐若现,它的生产功能是无穷无尽的,永不困倦。
本章专门描述“道”,有什么现实意义呢?如果要说现实意义,那就是老子的宇宙观。两千五百多年前,老子对宇宙的思考是,绵绵若存,无穷无尽。受老子的启发,屈原也在《问天》:“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阴阳三合,何本何化?”意思是:请问远古开始之时,人都没有,又是谁在“传道”呢?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从哪里考证天地的形成?明暗不分浑沌一片,谁能探究根本原因?……阴阳参合而生宇宙,哪是本体哪是演化?老子看天,似懂非懂,屈原仰望,还是一头雾水。
中国正在崛起,科技水平日新月异。古人的梦想正在实现,目前已能够祝融踏星,玉兔探月,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天眼聚波,天宫住人,但还没有揭开宇宙之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