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电影原声(文人电影的爱恨情仇柳如是一部乱世奇女子传记)

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

2016年,一件“清代余集、程庭鹭绘河东君小像册”以80.5万元成交,此价钱差不多是估价的两部。而册中所绘的“河东君”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柳如是。

柳如是电影原声(文人电影的爱恨情仇柳如是一部乱世奇女子传记)(1)

“河东君初防半野堂”是一个让众多中国文人魂牵梦萦的典故,也是清代文人始终放不下的绘画题材。“半野堂”是明末清初一代名士钱谦益的居所,而钱谦益与柳如是的故事,就是从半野堂开始,从柳如是慕名拜访钱谦益开始,这一典故又被今人称之为古代社会女追男的经典案例。

2012年上映的电影《柳如是》被称为是一部充满纪录片精神的剧情电影。

柳如是电影原声(文人电影的爱恨情仇柳如是一部乱世奇女子传记)(2)

很多人对这部电影的最初印象是力度不够,没有历史戏剧化,但是其电影海报上“新文人电影”几个大字,似乎能够说明,这部电影娓娓道来的叙述,沉郁内敛的意境恰恰是《柳如是》的特色和优势。

先说说什么是“文人电影”

这个概念最早源自香港学者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的划分。

分“戏人电影”和“文人电影”“戏人电影”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史传传统”,“文人电影”则继承了“诗骚传统”。如果说“戏人电影”重故事,是电影发展的主流。那么,“文人电影”则重意境,宁可淡化情节,是电影发展的潜流。

柳如是电影原声(文人电影的爱恨情仇柳如是一部乱世奇女子传记)(3)

文人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创作类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

《浪淘沙》、《林家铺子》、《早春二月》、《城南旧事》……中国的文人电影虽然数量不算多,但都以缓慢的节奏、空灵的意境、唯美的表现形式等特点自成一派,独立于主流电影之外。

在电影发展史上,文人电影一直都贯穿其中,体现了本民族的精神气质。

柳如是电影原声(文人电影的爱恨情仇柳如是一部乱世奇女子传记)(4)

电影《柳如是》本身就是改编自《柳如是别传》有一定的戏剧性,讲述青楼女子柳如是和江南文宗钱谦益之间的“绝恋”,虽然是改编出身,却没有完全照搬书中的内容,而是进行了艺术上的二次创造。在有限的100多分钟里,选取了这位才女生命中最重要的片段来演绎,向观众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柳如是。

倔强是她的基本人物个性,电影中她拒绝夜里嫁人,最终堂堂正正地和钱谦益结婚。

柳如是电影原声(文人电影的爱恨情仇柳如是一部乱世奇女子传记)(5)

历史上的柳如是感情生活丰富,婚恋关系复杂,在《柳如是别传》中对柳如是的感情和婚恋状态以及内在心理都有着丰富的考证和描述,有了这么一部带有浓烈的情感色彩的传记打底,电影也很好的展现了柳如是的个人经历。

以爱情故事为中心,毕竟是历史题材,怎么也绕不开的就是家国仇恨。

从故事中悟出的文化思考

柳如是电影原声(文人电影的爱恨情仇柳如是一部乱世奇女子传记)(6)

借着烟花女子的情来谈论政治,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大传统。

柳如是与钱谦益之间的姻缘离合就是一个焦点问题,且实质上成为了知识分子思想反思的隐喻行为。故国之思本身就极其惨痛,在《柳如是别传》中,一开始就写:“披寻钱柳之篇什于残缺毁禁之余,往往窥见其孤怀遗恨。”

柳如是电影原声(文人电影的爱恨情仇柳如是一部乱世奇女子传记)(7)

柳如是对钱谦益表示:你殉国,我殉夫,天经地义

在得到钱谦益拒绝的回答后,心痛于自己看错了人的柳如是毫不犹豫的独自投水自杀。

柳如是电影原声(文人电影的爱恨情仇柳如是一部乱世奇女子传记)(8)

钱谦益作为东林党魁、南明重臣,却在清军兵临城下之际连连失节投降,影片中钱谦益所说:“史可法舍生取义,固然保住了士大夫的气节,可那屠城中死去的几十万老百姓,又何其无辜啊!……攻城的人是杀人,守城的人难道不是也在杀人吗?”

“朝廷已经颁诏,恢复科举……我们读书人还得担负起传承周礼的责任哪!大明可亡,天下不能亡啊!”。站在中立面看,钱谦益所说的不过是文过饰非之谈,但至少也揭露了历史和战争的罪恶,钱谦益背上,临走时对愤怒的柳如是说道:“我做的决定真的有我的理由啊,你现在不理解,将来一定会理解的。”

电影导演吴琦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他理解的钱谦益不是汉奸,而是一个和平主义者。

柳如是电影原声(文人电影的爱恨情仇柳如是一部乱世奇女子传记)(9)

钱谦益就是那种典型的文化主义者,文化传承高于政治是非,个人生活重于国家兴亡。不过说起来,种种争议,关于家国兴亡的事情不过都是柳如是爱情传奇中的斑驳背景。电影一开始的时候就说了:“作为一个女人,我生错了时代,但恰恰我又生对了时代。”

说起来,作为一个女人,生在哪个时代算是对的呢?

柳如是电影原声(文人电影的爱恨情仇柳如是一部乱世奇女子传记)(10)

柳如是一开始因家变被卖、没有选择地成为一个风尘女子,之后她带着这个心理阴影一直在试图自己主宰选择道路。她积极的选择自己的名字,选择自己的归宿,想要良家女子一样的婚礼,柳如是要的,就是要在世俗的目光中展现自己作为青楼女子的人格尊严。

美貌、才华、女追男,这些还并不是柳如是受到此后文人推崇乃至不断画像的原因,在柳如是身上,还有着令他们心神往之的气质。不寻常的人生际遇,使得柳如是用诗词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她的诗词充满细腻婉转之风,同时也包含了慷慨豪放的悲壮之意。

柳如是电影原声(文人电影的爱恨情仇柳如是一部乱世奇女子传记)(11)

人如其诗,柳如是的诗反映了她阴柔阳刚一体的双面性格和独立的个性,作为封建时代的文学女性,其诗词所体现的独特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才是让她成为人人追捧的才女原因之一。

生在乱世,人人自危,但柳如是总是有自己的想法,在明亡之后,先朝遗民陷入了一种极度矛盾的生存境遇中。当初柳如是建议钱谦益与自己二人一同投河,以身殉国,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他旧朝名士风范。钱谦益没有照做,柳如是却纵身入河,虽最后被救起,但自那之后,钱谦益一代名士名声扫地,而柳如是则声誉鹊起。

柳如是电影原声(文人电影的爱恨情仇柳如是一部乱世奇女子传记)(12)

再后来钱谦益死后,柳如是悬梁自尽。

“你不怕,我出身青楼,辱没门楣?”

“你不怕,庭院深深,家族是非?”

“你不怕,世道险恶,人言可畏?”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柳如是电影原声(文人电影的爱恨情仇柳如是一部乱世奇女子传记)(13)

柳如是和钱谦益之间相差36岁,但两人彼此惺惺相惜,钱谦益不怕辱没家门,不怕家族是非,不怕人言可畏,这样的爱情故事可以细水长流,慢慢浸进观众的心房。

《柳如是》用特有的文人电影风格,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离乱之歌”,引领观众穿越时空的隧道,追溯那段已经成为过往的沧桑历史。

文原创,图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