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言文的几种方法(学好文言文其实很简单)
只要有家长或同学问语文从哪里抓起,我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是文言文。
文言文是浓缩的语文,牵一动百,文言文学好了,且不说考试文言文占比较高,关键对于古诗鉴赏,还有一个人作文语言的改善,都有很大的好处。
从考试角度看,文言文学习的关键在于读懂,这一基础关过不了,做题技巧,基本是没有用的。
考试的文言文是比较容易提高的。虽说基本方法是“先死后活,死去活来”,但相比英语学习,文言文学还是简单得多。因为是熟悉的汉字,而且和现代汉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学生,既有中国文化的基因,也被埋下了文言文的种子。很多时候,读懂文言文能力不是“学”会的,是通过持续阅读、积累“激发”出来的。
所以,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重和现代汉语间建立起联系。
一个是要了解一些字源。有位同学听我的微课,说自从听了“即使”的“即”和“既然”的“既”的本来意思后,一下就记清了,再也没忘过。
即
大家看一下这个图,左边是吃饭的器皿,非常像火锅——这是开玩笑——火锅产生是很晚的,而且说出来大家就不想吃了,火锅本来是江上船家因为长时间不吃肉,会从水中捞一些动物的内脏放锅里煮,因为只有一个锅,所以就一边烧一边往锅里放东西,因为那肉都是不新鲜的,所以要用上很重的料,就是现代的麻辣火锅之类。说回来,这个字右边的是一个人伸着头靠近火锅,说明想吃,所以表示将要、靠近。(即将、若即若离)
既
上面这个图就很容易懂了,是一个人吃饱了,转身打着饱嗝离开了,表示完成、已经。(既然、既往不咎)
上“本”下“末”
比如,本和末,其实这是两个指事字。大家知道,指事字大多是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意思,比如“刀”是象形字,再加一点表示刀的边上,就是“刃”。“本”呢,就是木字,在下面加一个符号,就代表树的最下面,是树根,“末”呢,就是在树的最上边,就是树梢。了解字源,对理解文言实词有非常重要。
还有成语,成语是文言文的“活化石”,保留了许多文言文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各种省略、各种特殊句式等文言文现象。
除了成语,生活语言里也有很多文言文现象。
“鸡公”“楼歪歪”“猪坚强”,都是定语后置。
“我坐在椅子上”算是状语后置。
“唯利是图”是宾语前置。
……
一、文言文是古人说的话?
咱们先普及一个小常识,很多人简单地认为文言文是古时候人说的话,其实准确地表达应该是古代汉民族的书面语。注意,是书面语,也就是说古时候人嘴里说的也不是文言文,也分成口语和书面语两种。
最有利的证据是史书上曾经记述一件事儿:元代的皇帝看不懂文言文写的《孝经》,他让大臣给他翻译成口语,讲给他听。
二、怎样学好文言文?
怎样学好文言文?可以概括为三个字,一个是“记”,一个是“悟”,一个是“练”。
“记”
所谓的“记”就是一定数量的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尤其是常用的文言文词语的意思的记忆,打下1000字文言文常用词的底子,学习就不是问题了。为了效果更好,我们需要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
1
单音节词为主
就是一个字是一个词,现代汉语大多是两个字一个词。《古代汉语词典》上,马字旁的字有近五十个。而今天现代汉语我们用到的马字旁的字已经非常少了。为什么呢?表示一个“马”,我们今天可以用白马、黑马、肥马、瘦马。但是古时候“白马”“黑马”一定要用一个专门的字来代替它,这就是单音节词为主的特点。所以实话说,古时候的书面语的字量要远远比今天多得多。
那么我们就要经常用单音节词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文言文。“非礼”“卑鄙”“无赖”“身体”都不能按现代汉语意思考虑。
我们在文言文里边很少见到“看”,因为不同类型的“看”是不一样的:“望”是远看;“窥”是偷看;“瞰”这个字是鸟看,从上往下整体看;睥是斜着眼看;睨也是斜着眼看;睇也是斜着眼看;眄也是斜着眼看——古时候这几个字应该也是分得很清的……
“阡陌交通”,“阡陌”,指小路,指的方向不一样,一个南北,一个东西,这个我们都比较熟悉。像我们今天所说的”疾“和”病“在古时候是不一样的,”疾“是小病,”病“是大病。“走”和“行”,“走”就是跑,“行”就是今天的走。“游”和“泳”,“游”是在水面游,“泳”是潜入水中。《岳阳楼记》里边有两句话叫“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我以前学的时候老觉得不对仗:“沙鸥翔集”,“翔”就是飞翔,“集”就是栖止;那“游”“泳”为什么放在一起了呢?后来才知道它们其实是对仗非常工整的。
2
词类活用
比如说“夏雨雪”,雨读yu(第四声),这是名词用作动词。
“以女妻之”,也是把女儿嫁给他。
“吾妻之美我者”,这个“美”是认为我美,意动用法。
“臣活之”,使动用法,使之活。“故天下尽以为扁鹊能生死人”,是使死人复活。小时候看毛主席给刘胡兰的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当时就想,死的时候可以这么说,为什么说生的时候伟大呢?出生有什么伟大的呢?很困惑。原来是自己理解错了,那个“生”是指活着的意思。
3
一词多义
比如说这七句话当中的“发”,咱们看一下,
“发矢”的“发”是发射;
“发火”的“发”是点燃;
“发图”是打开,“图穷匕首现”;
“非常之谋难于触发”,这里是指发动;
“发闾左”,这里是征发;
“野芳发而幽香”,这里是盛开。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是打开粮仓。
4
习惯用法
比如说文言文里边说的“三”,很多时候都是指约数而不是确数。所以“三人行,必有我师”中的“三人行”,往往翻译成几个人一起走路,而不是三个人一起走路。
像“故人”,就是指老朋友;“故友”,就是指死去的朋友,这是一种约定。
比如说“婚姻”,“婚”用来指女方的父亲,“姻”用来指男方的父亲,所以说他实际上是儿女亲家的关系。《鸿门宴》里边提到刘邦和项伯“约为婚姻”,就是刘邦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项伯的儿子。
5
固定句式
“不亦……乎”,不也怎么怎么样吗?
“奈……何”,就是“把……怎么样”。
“以……为……”,就是把……作为……
(二)“悟”
“悟”就是要培养文言思维,学会在语境中推断。学一门语言,最高境界就是使用那门语言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
根据教材中学过的进行推断
比如说“行李之往来”在高考题中出现,我们知道这里的“行李”意思是使者,教材上学过。
2
根据现代汉语的相关的词语
比如说“剧烈”推断“剧职”,这里的“剧”就是重要的或繁重的。
今天我们说“款待”就是真诚地招待,“款附”就是真心地依附。
3
根据上下文之间的关系
这个语境,自己不能喝酒,别人劝酒时“降忌谢过”,这里的”谢“应该是道歉或者是推辞。
4
根据生活逻辑判断
比如说“一狼/儿啼”,有学生读成“一狼儿/啼”,其实是一只狼,像小孩哭一样嚎叫,这里的“儿”是名词用作状语。
“猿挂蛇行”,就是像猿一样攀着岩壁,像蛇一样匍匐前行。
(三)“练”
这里说的“练习”是广义上的,大量的阅读(或者古人常用的“抄读”)、重点实词的整理、文言词语解释训练、模仿着写文言文,都是练习。促进自己的刻意学习,巩固学习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