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和潘石屹近况(潘石屹读7遍的平凡世界)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在中国文学史上,路遥的作品《平凡的世界》影响力极大。

路遥和潘石屹近况(潘石屹读7遍的平凡世界)(1)

从1984年开始写《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一直写到1988年把第三部写完,路遥可以说是穷尽心血。

在《平凡的世界》之前,路遥已经创作出了反响极大的小说作品《人生》。据《生前好友详述路遥生平与创作》一文的记载,早在1979 年, 路遥就开始尝试着进入这部作品的创作。

经过了三年的积累,1981 年, 不到32岁的路遥背上背包,坐上长途公共汽车, 一头扎进了甘泉县招待所, 开始了中篇小说《人生》的创作。路遥在这里花了21 个昼夜,创作完成了这部长13 万字的中篇小说《人生》。

路遥后来形容这一时期的创作历程时说:

每天工作十八个小时, 分不清白天和夜晚, 浑身如同燃起大火, 五官溃烂, 大小便不畅通, 深更半夜在……招待所转圈圈……

但是路遥的功夫没有白费,《人生》一经问世,即轰动全国,反响极为热烈。

路遥和潘石屹近况(潘石屹读7遍的平凡世界)(2)

赞美者认为《人生》中,对改开转折时期的诸种矛盾,从人物的命运,从人物的内心活动中完整地展现出来,不断剥开生活的表象,探索生活内在的复杂矛盾。

反对者认为主角高加林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正面角色,他沉迷于城市的灯红酒绿,对待爱情始乱终弃。

但是路遥却说:

像高加林这样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生活经验不足,刚刚踏上生活的道路,不成熟是不可避免的。不仅高加林是这样,任何一个刚走上生活道路的年轻人,也不会是一个成熟的、完美无缺的人,更何况高加林处在当时那么一种情况下,对任何事情都能表现出正确的认识是不可能的。但是在这个青年人的身上,绝不是一切都应该否定的。我自己当民这个人物时,心理状态是这样的,我抱着一种兄长般的感情来写这个人物。因为我比高加林大几岁,我比他走的路稍微长一点,对这个人物身上的一些优点,或者不好的东西,我都想完整地描写出来。我希望这样的人物在我们这个社会里最终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青年。——路遥:关于《人生》的对话

在争议声中,《人生》获1981-1982年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而小说在被吴天明导演改编成同名电影后,也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路遥和潘石屹近况(潘石屹读7遍的平凡世界)(3)

从此路遥和他的《人生》传遍全国。

可以说《人生》这本书影响力当时无数的人,这其中就有马云。

“我第一次高考失败后做临时工,有一次出差到义乌火车站买了这本书,看了之后觉得人家特有出息,一次没考上大学再考,而我没考上就去踩三轮车了,我决定第二年再考。直到第三年,我终于考上了。我特别感谢路遥,这本书告诉我得考大学,尽管考大学对我意味着什么我不清楚,我觉得人家那么努力,我也得努力一下。”——马云

马云看了《人生》最后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成了中国首富。但是当时的路遥穷的连去北京领奖的路费都没有,还是跟自己弟弟借的500块钱买的火车票。

一天,路遥把电话打到鸭口煤矿,说他的《人生》在全国获奖了,并且排在第二。但他同时告诉我,手头一分钱也没有,到北京的路费也凑不够,急需要我的帮助。我迅速在我的师傅那里借了500元,赶到西安火车站,当场买票,把路遥送上了火车。——王天乐

路遥和潘石屹近况(潘石屹读7遍的平凡世界)(4)

《人生》之后,路遥已经名满天下,当时许多文学批评家、读者都在看完《人生》后得出了一个论断:《人生》已经是路遥的极限,是他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了。

但是此时辞去了工作开始专职写作的路遥并不这么认为,路遥决定要写一部规模很大的书:“在我的想象中,未来的这部书如果不是我此生最满意的作品,也起码应当是规模最大的作品。”

这个想法可能来自于年轻的路遥在读书时的一个偶然梦想:干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那一定要在四十岁之前。

于是路遥开始了一部献给“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的大部头作品的创作和构思。

按照路遥的设想,这本取名为《走向大世界》的作品的基本框架是:“三部,六卷,一百万字。作品的时间跨度从一九七五年初到一九八五年初, 力求全景式反映中国近十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

路遥和潘石屹近况(潘石屹读7遍的平凡世界)(5)

路遥为了创作这部作品,疯狂的阅读了100 多部多卷体长篇小说,还大量阅读了理论、政治、哲学、经济、历史、宗教方面的著名以及农业、商业、工业、科技等方面的专业书籍。

路遥为了写出真实的人物形象,他辗转各地考察、采访,体验生活。

甚至路遥为了详细写出主角在煤矿工作的细节,路遥在1985年秋天跑到近乎与世隔绝的陈家山煤矿,完全融入式的体验了煤矿工人的生活。

就这样,路遥经历了第一部出版时的不被认可,评论家齐声反对……最苦恼时,路遥去当代著名小说家柳青墓旁放声大哭一场,然后重新坚定起来,越加疯狂的投入到创作中去。

尽管创作条件如此艰苦,路遥却依然保持着一天两包烟的习惯,而且烟一定要是高档烟、好烟。

当时也有路遥曾经的好友问他,家里已经那么穷困了,生活都快揭不开锅了,为什么不降低烟的档次?路遥则认为抽好烟是心理上的需要,是为了营造一种相对庄严的心情。

有朋友粗算了笔账,路遥写《平凡的世界》,洋洋百万言,花费了6年时间,每天平均两包烟20元钱,六年就抽掉了四万余元。

而当时路遥的月工资也不过100多块。

路遥和潘石屹近况(潘石屹读7遍的平凡世界)(6)

1987年,《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完稿,路遥突然吐血。

为了这部作品,路遥可以说是在用生命写作。面对医生让他休息的劝告,路遥一遍遍告诉自己不能死,书还没写完,还有第三部在等着自己。

路遥在身体略有恢复后,依靠精神力量,继续写作。1988年5月25日,路遥终于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创作,在写完最后一个句号后,路遥把笔扔出窗外,嚎啕大哭。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部巴尔扎克式的作品全景式地反映了这十年间我国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小说在展示普通小人物艰难生存境遇的同时,极力书写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的美好心灵与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路遥和潘石屹近况(潘石屹读7遍的平凡世界)(7)

有评论家读完《平凡的世界》后认为路遥是真正把苦难转化为一种精神动力的作家。这部小说中对于奋斗者的赞美对底层奋斗者而言,无疑具有“灯塔效应”。

潘石屹年轻的时候也说自己足足读了7遍,他说:“每天晚上看着看着就哭了,每一次的人生低谷,觉得这个坎过不去了,我都要拿起来读一遍,以至于每个细节都记得很清楚。”

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和“陕北史诗”。

2019年9月23日,《平凡的世界》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心情沮丧,建议看看《平凡的世界》,经典就是时隔多年之后,我们也能从作品中和作者跨越时空交流,为作品中的人物所感动、所激励。

路遥和潘石屹近况(潘石屹读7遍的平凡世界)(8)

著名作家陈忠实评论《平凡的世界》时说到:“是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最受老师和学生喜爱的新课标必读书。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平凡的世界》中的经典:

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

无论幸福还是苦难,无论光荣还是屈辱,你都要自己遭遇与承受。

靠自己生活,灵魂都是安宁的。

人这一生,不是看你贫穷和富有,而是看你都做了些啥。

倘若人生一马平川,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

以史为鉴特别向大家推荐这套北京十月出版社的《平凡的世界》,北京十月出版社也是出版路遥作品最权威的出版社,原价108元,现在只需要70多元,可以说非常值了。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了解一下

希望这本激励无数青年的书可以让你在逆境中重拾斗志!

文/以史为鉴

图/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路遥:关于《人生》的对话

生前好友详述路遥生平与创作

《路遥十五年祭》 作者:王天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