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苏州知府王观(如皋王观05王观的进士考试)
第五章 王观的进士考试——殿 试
一、嘉祐二年贡举的殿试
王观
1、殿试的主持人
殿试的主持人大宋仁宗皇帝赵祯。
2、殿试的陈设
殿试的考场在崇政殿的两庑。考场中整齐摆着一排排不足二尺高的小桌,桌后是方凳。
在北宋前期,考桌是唐制的几席,考生要屈膝就席,俯首据案,很不舒服。不知道什么是人体工学理论。其实,宋人已习惯了坐椅子,但是直到南宋,才弃用几席,采用桌椅。
小桌上贴着考生的姓名,摆着御赐的笔墨纸砚,都是上好的贡品。考生考完后,是可以带走的,算是官家的赏赐,也作为各自人生的一段记念。此外,还有一把用以改错字的小刀。因为试卷是特制的宣纸白摺[zhé],比一般宣纸厚得多,如果写错了字,可以用小刀刮去再写,否则是为“脏卷”,要降等的。
3、殿试的考试时间
殿试的考试时间是一整个白天,扣除午饭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官家赐宴,菜品非常丰富,御厨的手艺你懂的!切不可贪一时口福,吃得太饱,又不准、也没时间遛弯,坐不下来;即使坐下来,也脑缺血,没法答卷!这是考验大智慧!要不,怎么说那谁“大糊纸”、如今名满天下的美食家,也有失手的时候呢!
4、殿试的考试内容
殿试考题共有三道,一诗一赋一策论。以《鸾刀诗》、《民监赋》和《重巽申命论》为题。
无论是诗、赋还是策论,殿试文章有一个共同特点,是要歌功颂德!主要看是否倾向于时下当权者的政见。这是“立场路线、政治站位”问题,组织路线非常重要!
鸾刀
先说诗。《鸾刀诗》题出自《礼记》和《诗经》。鸾刀是一种古代名刀。《礼记》:“割刀之用,鸾刀之贵,反本修古,不忘其初也。”《诗经》:“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筋。”意思是说:有了锋利的割刀,祭祀时为什么还要用古老的鸾刀?是为慎终追远、不忘先人的生活方式所承载的文化内在,这是根本所在。表达的是礼在心的诚敬。形式的背后,如果没有内核,那很快就会演绎成复杂的枷锁,进而败坏;传承,是灵魂的皈依之路。唯有如此,才能起废更新,生机勃勃。《鸾刀诗》是要以此义作诗。
再谈赋。《民监赋》即是要弘扬民本思想:得民心者得天下!
章衡的《民监赋》开篇:“运启元圣,天临兆民,监行事以为戒,纳斯民于至纯。”宋仁宗赵祯读到“运启元圣”时,动容叹息曰:“此谓太祖。”读至“天临兆民”叹息曰:“此谓太宗。”读“监行事以为戒”叹息曰:“此谓先帝。”至读“纳斯民于至纯”乃竦然拱手曰:“朕何敢当!”说完便拍板道:“此赋虽不切题,然规模甚伟,自应作状元。”
“别头试”得了第一的林希,自视甚高,他的《民监赋》破题一句:“天监不远,民心可知”,是给执政者以警示,让宋仁宗大不高兴。虽说赵祯同志是难得的“仁君”,可你得好好说话!你当你是谁?
最后是论。《重巽申命论》,出自《易经》“巽卦”“彖传”。所谓“重巽以申命,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本卦是同卦相叠(巽下巽上)。巽为风,两巽相重,有长风相随之象。其实表示顺伏之意,即“上下顺也”。
王观、苏轼的试卷《民监赋》、《鸾刀诗》都已散佚,苏轼的《重巽申命论》现存《文集》卷二。我们一起来看看。
苏轼【御试重巽申命论】
论曰:昔圣人之始画卦也,皆有以配乎物者也。巽之配于风者,以其发而有所动也。配于木者,以其仁且顺也。夫发而有所动者,不仁则不可以久,不顺则不可以行,故发而仁,动而顺,而巽之道备矣。圣人以为不重,则不可以变,故因而重之,使之动而能变,变而不穷,故曰“重巽以申命”。言天子之号令如此而后可也。
天地之化育,有可以指而言者,有不可以求而得者。今夫日,皆知其所以为暖;雨,皆知其所以为润;雷霆,皆知其所以为震;雪霜,皆知其所以为杀。至於风,悠然布于天地之间,来不知其所自,去不知其所入,嘘而炎,吹而冷,大而鼓乎大山乔岳之上,细而入乎窍空蔀屋之下,发达万物,而天下不以为德,摧败草木,而天下不以为怒,故曰天地之化育,有不可求而得者。此圣人之所法,以令天下之术也。
圣人在上,天下之民,各得其职。士者皆曰“吾学而仕”,农者皆曰“吾耕而食”,工者皆曰“吾作而用”,贾者皆曰“吾负而贩”,不知圣人之制命令以鼓舞、通变其道,而使之安乎此也。圣人之在上也,天下可由而不可知,可言而不可议,盖得乎巽之道也。易者,圣人之动,而卦者,动之时也。《蛊》之彖曰:“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而《巽》之九五亦曰:“先庚三日,后庚三日。”而说者谓甲庚皆所以申命,而先后者,慎之至也。圣人悯斯民之愚,而不忍使之遽陷于罪戾也,故先三日而令之,后三日而申之,不従而后诛,盖其用心之慎也。以至神之化令天下,使天下不测其端;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天下不测其端,而明知其所避,故靡然相率而不敢议也。上令而下不议,下従而上不诛,顺之至也。故重巽之道,上下顺也。谨论。
5、殿试的考试结果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五记载:
嘉祐二年(丁酉,1057)三月,辛巳(十八),御崇政殿试礼部奏名进士,又试特奏名。
壬午(十九),试诸科。
丁亥(二十四),赐进士建安章衡等二百六十二人及第,一百二十六人同出身。是岁,进士与殿试者始皆不落。
己丑(二十六),赐诸科三百八十九人及第,又赐特奏名进士诸科二百十四人同出身,及补诸州长史、文学。
李复圭《记闻》云:是春以进士羣辱欧阳修之故,殿试并赐及第,不落一人。当考。
《资治通鉴》记载:三月,丁亥(二十四),赐进士建安章衡等及第、出身、同出身。是岁,进士与殿试者始皆不落。己丑(二十六),赐诸科及第,又赐特奏名进士诸科同出身,补诸州长史、文学。
“进士与殿试者始皆不落”!这真是一个“喜大普奔”的结果。殿试第一的是章衡,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状元”;第二人(榜眼)窦卞、第三人(探花)罗恺。
进士科录取的388人,多为北宋各个领域的代表人物,政治界、思想界、文学界的各种新秀,都在这两个月中崭露峥嵘。
后人总结,《宋史》有传的共有 24 人,他们分别是:章衡、窦卞、罗恺、邓考甫、王回、王韶、王无咎、吕惠卿、刘库、刘元瑜、苏轼、苏辙、郑雍、林希、梁焘、曾巩、曾布、程颢、蒋之奇、杨汲、张载、张璪、章惇、朱光庭等。
这一届中有九人曾担任宰执。分别是:王韶、郑雍、梁焘、吕惠卿、苏辙、林希、曾布、张璪、章惇等。
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六人一起出现。欧阳修为主考官,苏洵为送考家长,王安石是欧阳修之子欧阳辩的指导老师,考生中出了苏轼、苏辙、曾巩三大家。
二、嘉祐二年贡举士子的释褐授职
1、授职的规制
“释褐”(shì hè):旧制,新进士必在太学行释褐礼,即:脱去褐色布衣,而换穿绿色官袍、靴帽。后用来比喻新科进士的首次授官。
嘉祐二年五月四日,颁布有关科举选人的规制条例:
《宋会要辑稿•选举二》记载:以新及第进士第一人章衡为将作监丞,第二人窦卞、第三人罗凯并为大理评事,通判诸州;第四人郑雍、第五人朱初平并为两使幕职官;第六人以下及《九经》及第,并为初等幕职;第二甲,为试衔大县簿、尉;第三、第四甲试衔判司、簿、尉;第五甲及诸科,同出身,并守选。
这里,实际上是明确了各等考生授职的规格、制度,也就是大致的就业分配去向。稍微解说一下:
将作监丞:“将作监”是官署名,掌管宫室建筑、金玉珠翠、犀象宝贝和精美器皿的制作与纱罗缎匹的刺绣及各种异样器用打造的官署。一般设有:监二人,从三品;少监二人,从四品下。丞四人,从六品下。北宋前期为寄禄官,拿俸禄的,意味着这是个“京官”。是不是有点搞笑?匠人头?
通判: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郡政,可视为知州副职,但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知州向下属发布涉及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州府公事,须通判连署方能生效,并有监察官吏之权,号称“监州”,身份比较特殊,实际是中央特派员。通判级别则多为从七品到从八品。以小制大的策略。
大理评事:相当于最高法审判员,北宋为寄禄官,正八品。
两使幕职官:宋代节度使、观察使是州幕职官统称。共分三阶:三京府、留守、节度、观察判官为一阶;节度掌书记、观察支使、防御、团练判官为一阶;京府、留守、节度、观察推官、军事判官为一阶。
初等幕职:宋朝幕职官四等之第二等。包括:防御推官、团练推官、军事推官,军、监判官等。
以上都属中央编制序列。
州县地方官:有“令录”,包括:县令、录事参军;试衔县令、知录事参军。
判司簿尉:包括三京军巡判官;司理、司户、司法、户曹、法曹参军;县主簿、县尉等。
宋代推官的官帽
2、实际任职情况
我们来看看这些新科进士脱去平民服装(“释褐”),都以什么官职步入政坛(“起家”)。
当然绝大多数人,我们可能找不到他的任职文件,但凡在正史中留名的人物,大都会记录其第一任官职,结合上表倒推,不难得出其科举名次。
(1)状元章衡和其族叔章惇
章衡,授将作监丞、通判湖州。湖州是个大州,副专员,从六品,这官不错!这一年他33岁。
章惇和章衡
章惇,论辈分是章衡的族叔,年龄23,比侄儿小10岁,帅哥一枚,绝对有故事!侄儿考了个状元,叫为叔的情何以堪?“拒不受敕,辄丢敕诰于廷。”功名的不要,利禄的也不要,下回重考!好有个性吧!此人日后做到宰相,被《宋史》列入奸臣,也许已含冤千年!
(2)排名靠前的另几人
榜眼窦卞,授大理评事、通判汝州;通常从八品至从七品。
探花罗凯,授大理评事、通判吉州。
第四名郑雍,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兖州观察推官。
第五名朱初平,为馆阁校勘,熙宁初调大理评事。
(3)如皋王观殿试第三十六名
初任山东单州团练推官。州团练推官是个什么官?地区民兵师的参谋(长)!元丰新制从八品。这一年他23岁,与章惇同龄,还拜了兄弟!
虽然,我们查不到王观殿试的成绩究竟如何,名次第几,但是,根据“第六人以下及《九经》及第,并为初等幕职”规制,既然他的首任职务是“山东单州团练推官”,属于幕职官四等之第二等、选人七阶的第四阶。从八品。
那么,王观殿试排名,属于“二甲”无疑。一甲、二甲总共多少人?“二百六十二人”进士及第。由此可以判断,王观的总名次在50前后;“国学大师网”在“历史事件”栏下显示:王观为第三十六名!(究竟几何,待考)。
叔父王惟熙,1034年18岁荣登进士榜,起家“楚州盐城县尉”,是宋朝幕职官四等七阶之第四等第七阶、倒数第一的职位。从九品(跟现在的村副主任同级),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
我们长期受民间戏曲的影响,以为“七品”属于“芝麻官”,其实不然,“县尉”即拿人犯、判案、量刑的那种,不过“从九品”,现在是什么阵仗?都是“从七品”!这不搞笑吗?其实,一点也不!一般人我不告诉他!权力大的,职级不要高!职级高的,权力不一定大!宋代特别善于经营这一套!
(4)苏轼和苏辙
苏轼名次不太高,据说是诗和赋出了点状况。初列丙科第五甲,因为《春秋》对义居第一,《刑赏忠厚之至论》置第二,升为乙科列第四甲,赐进士出身。
中第之后,苏轼和弟弟苏辙,本该等待(五月四日)按例授官之后再行回乡。无奈,四月八日母亲程氏不幸离世。因此未及授官,父子三人返乡丁忧。这一年他22岁。苏轼生于宋仁宗皇帝景祐三年(1036)十二月十九日(公历1037年1月8日)。
苏辙是名登五甲。按照规制“第五甲及诸科,同出身,并守选。”没戏!“守选”就是等呗,等出缺,要排队的。反正年纪还小,1039年生人,才19岁。懂事倒是蛮早,17岁结的婚。
就在苏洵、苏轼、苏辙居乡丁忧期间,嘉祐三年(1058),朝廷下诏,颁布有关制科的条例:
自今制科入第三等,与进士第一,除大理评事、签书两使幕职官;代还,升通判;再任满,试馆职。制科入第四等,与进士第二、第三,除两使幕职官;代还,改次等京官。制科入第五等,与进士第四、第五,除试衔知县;代还,迁两使职官。
苏轼守孝期满,应在嘉祐四年(1059)四月,完成相关程序礼仪后,到九月才返回京城。按例,授予从九品的河南府福昌县主簿。这个“县主簿”,是宋朝幕职官四等七阶之第四等第七阶、倒数第二的职位;还未上任,欧阳修保举他兄弟俩参加制科考试。
苏洵,则显然未能通过开封府举人取解资格。只能作为送考、陪读老师(老子),一直在开封活动。终于在仁宗嘉祐五年(1060),经宰相韩琦推荐,被任命为秘书省试校书郎;嘉祐六年(1061)七月,被任命为秘书省试校书郎、霸州(如今的雄安新区)文安县主簿。
苏洵
结果,嘉祐六年(1061)八月,苏轼、苏辙参加了制科考试,科目是制科中的“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翰林学士吴奎等主持秘阁试,宋仁宗亲自主持崇政殿考试。看到苏轼、苏辙的策论,宋仁宗欣喜,说:“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这是很高的评价!日后,苏辙果然成为宰执。
苏轼成绩入三等,为北宋举行制科以来继吴育之后的最高成绩。因此授官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一下取得京官身份。
苏辙因指陈切直,故列四等,嘉祐七年(1062)充任商州军事推官。然因想留京养亲,故改为在京师担任校书郎。
通过参加制科,苏轼、苏辙改变了进士科甲第靠后的处境,取得了与第四第五名同等的授官。
(5)曾巩和曾布
曾巩嘉祐二年(1057),殿试之后,首任太平州司法参军。这也是宋朝幕职官四等七阶之第四等第七阶。由此可知,曾巩的殿试等第也是“进士出身”!这一年他39岁。
曾布
四弟曾布嘉祐二年(1057),殿试之后,初任宣州司户参军。这也是宋朝幕职官四等七阶之第四等第七阶。跟二哥曾巩的殿试等第相同,也是“进士出身”!这一年他23岁,与王观、章惇、林希同龄,有“观三惇七”一说。
(6)另外一些人
吕惠卿,初授真州军事推官。选人四阶,二甲进士及第;
梁焘,以荫为太庙斋郎;第进士,编校秘阁书籍。二甲进士及第,名次比较靠前;
王韶,初授新安县主簿。选人七阶,四甲赐进士出身;
张璪,初授任凤翔法曹。选人七阶,四甲赐进士出身;
张载,初授祁州司法参军。选人七阶,四甲赐进士出身;
程颢,初授京兆府鄠县主簿。选人七阶,四甲赐进士出身。
王无咎,初补江都县尉。选人七阶,一个“补”字,说明他的进士等第在五甲,赐同进士出身;他是曾巩的二妹夫和七妹夫。
林希
林希(1035—1101年),字子中,号醒老,林希、林旦、林邵、林颜,四兄弟同中进士。中进士后,调任泾县主簿。“调”说明他原先是有官职的;“县主簿”表明,选人七阶,四甲赐进士出身。好好一个“别头试”第一名,跌落至此。林希和曾巩过从甚密。曾巩去世后,林希为他撰写了墓志铭。
以上我们大致可以看到,这些后来的名人,一甲就那三位(状元、榜眼、探花);二甲只有王观、吕惠卿;苏轼和其他人多为四甲;二哥考不过四弟、叔叔考不过侄儿,一点也不奇怪!至于今后的职业生涯,另作别论。
让历史告诉未来丨王观的进士考试(殿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