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火锅版温泉(老道外的幸福时光)
哈尔滨过去流传一句顺口溜:新江泉泡个澡,新世界吃个饱,新舞台叫个好,今天咱们就聊聊哈尔滨的这三个顶顶大名的老字号。
哈尔滨旧时是一个华洋杂处的地方,所居住的人各区还是有很大的不同。道里南岗最早是中东铁路的地盘。是达官显贵和外国人呆的地方。道外是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当然也包括今天合并于道外区的老太平。这里住的主要是山东河北谋生或闯关东而来的,因此这里才是真正的中国人的哈尔滨,风俗习惯一如关里。清末的时候,这里只是一座小渔村。后来慢慢地人流渐多。一个姓傅的在此开了一家大车店,时间长了人们便以傅家店命名此处。后又写作傅家甸。也就是老道外的前身。
新江泉
北方人洗澡要去澡塘子,尤其在冬天,泡个澡既暖和又舒服。澡堂子即是洗浴场所,同时也是社交场所。旧时的澡堂子不像今天这样单纯就是洗澡。除此而外还可以喝茶,聊天甚至叫几个菜喝点小酒。澡堂子里边每人一个床铺,铺上有一柜以存放衣物。另有一床头柜可以吃喝放物。床头柜中可以放鞋子。这种旧式澡堂子前几年在哈尔滨又有恢复。人们在其中泡澡、桑拿还可以吃饭喝酒。好不惬意。有的澡堂还可以过夜。即是澡堂子也是旅馆,经济实惠。
1904年(光绪三十年)哈尔滨第一家澡堂子东盛堂澡塘开业,是河北人崔启岩创办于道里西十道街,同时,在道外也出现了雅滨泉(张包胡同)、苹水泉(南七道街)、富有泉(桃花巷)、天增泉(景阳街)等4家浴池。这些早期的浴池规模较小,设备简陋,一般都是平房、地池子,五六十张床位,最大的特色是用手工压水和用大锅烧池。据统计,1910年时,全市共有浴池21家。
上世纪二十年代,道外新江泉浴池开业了,
1914年到1924年这十年间,道外先后又开张了4家较大的浴池,有德泉塘浴池、新江泉浴池、松江池和德新池,这4家先后在道外开业的浴池属于哈尔滨开设时间较早、规模较大的浴池,其中尤以新江泉浴池为最大。新江泉浴池共有三层,床位300多张,上下楼有电梯。浴池自备发电设备,备有上下水系统,从业人员120人。浴池为客人提供香皂、花露水。1943年10月,新江泉因电路走火,全楼焚毁。从现有的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新江泉浴池是一座十分漂亮的中华巴洛克式建筑,如果留到今天差不多也是个保护建筑。可惜早年烧毁。再也无迹可寻了。
新世界今天十六道街与靖宇街交叉口那里,是哈尔滨第四医院,老哈尔滨人都知道这里解放前并不是医院,而是一座哈尔滨非常有名的大饭庄——新世界饭店。新世界大楼建于1920年,折中主义风格,《远东报》对新世界的经营情况有过两次报道:“本埠道外新世界所设之电影戏园内中房舍修理极其精致,日来做客异常拥挤,每天卖座不下千余元,洵属热闹已极云。”“每日午后七八点钟开演,坐客异常拥挤。闻该园每天售票约在俄洋二万数千左右云。”
新世界旧址如今已经改建为四层
新舞台
提起新舞台,“老道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落成于1920年7月16日,坐落在北三和北四道街中间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里,戏院的正门朝北。醒目的牌匾悬挂于北三道街的入口处。胡同里热闹喧嚣,卖瓜子的、卖香烟的叫卖声不绝于耳。走进剧场,豁然开朗,一楼是池座,两厢是散座;二楼有包厢和散座。赶上有名角出演,剧场内经常人满为患。有的时候还得加卖站票。
道外以伪满之前的时候,并非归属哈尔滨市管辖,而是吉林省滨江县的地盘。因此它有着非常正统的中国基因,也正是中国戏曲在哈最发达的地方。以前的哈尔滨京剧剧和评剧院均座落于老道外。也是戏园子最集中的地方。当时道外戏园子共有“大舞台”、“华乐舞台”、“新舞台”、“第一舞台”、“中舞台”、“安乐茶园”六家;洛子园有“庆丰茶园”、“同乐茶园”两家。其中十六道街的大舞台最为有名,新舞台因占地利之优势,也很叫座,收入颇丰。
讲完了过去老道外的热闹与辉煌,不禁又让人想起老道外今天的颓败。重新振兴老道外,我想是每一个哈尔滨人的心愿。
关注大咖美泉,讲述哈尔滨人自己的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