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带你一步步弄懂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第10集)

公众号地质进阶

嘿,朋友你好,欢迎来到“地质进阶”。

最近听到最多的消息,应该是哪个同学或哪个同事、哪个朋友“阳”了,似乎阳了的反而踏实了,没阳的倒有些提心吊胆,知道可能会来,但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会来,就好像小时候有人跟你说“放学别走啊”,结果放学了,那人没来,一路上,有点风吹草动,就草木皆兵。当然,人们对待不熟悉的事儿就是这样,真来了反而踏实了,其实担心没有必要,我们已经在一片“海洋”里了,多喝热水,随它去吧

转发几篇文章,你感受一下整个过程,应该会更踏实。

《阳了》

《用肉身去体验》

《转阴》

文字来自:

槽边往事170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闲聊几句,转回正题。

前面我们用了7集的长度,较详细地聊了核实报告的前3章内容,这一集,我跳过熟悉度不够的《第4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先从《第5章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这一章讲起,后续等我对第4章收集更多资料之后,再结合以往项目经历,更有把握的时候再聊。

一键直达:带你一步步弄懂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第7集

第5章反映勘查工作质量,在写法上相对简单,但因为它反映的是最底层的工作质量是不是符合规程规范或者设计要求,以此决定了在此基础上编写的报告,是不是可信,因此,该章也有较高的权重,在野外工作和编写报告时很多细节上要引起项目负责人的注意。

5 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

提纲:矿区勘查后未进行开采或仅局部(少量)开采的矿区可简要的叙述或仅写相应的工作,但新老规范在勘查类型划分上有差别的应按新规范重新确定勘查类型、论述勘查工程间距;进行了核实补充工作和矿山地质工作(或生产勘探)的矿区,应包括以下内容。

5.1生产勘探(探矿)方法、工程布置原则

简述矿床勘查类型,采用的勘查工程间距。

叙述生产勘探(探矿)的工作方法、手段,工程布置原则,实际工程控制间距,完成生产勘探(探矿)工作量。

《征求意见稿》提纲如下:

什么叫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带你一步步弄懂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第10集)(1)

说明:

综合老提纲和《征求意见稿》来看,第一节要分两个部分共五个小节写,第一部分“矿床勘查类型及工程间距的确定”有两个小节,包括最近一次报告确定的勘查类型及工程间距、本报告确定的勘查类型及工程间距,以及两次对比变化情况和理由;第二部分“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有三个小节,包括本次核实选用的勘查方法、手段,工程布置原则及工程分布,以及形成的实际工程间距。

对比新旧《总则》,新《总则》对部分概念进行了更明确的界定,我们先厘清这部分概念,再举例会看得更明白。

第一部分,矿床勘查类型及工程间距的确定

(1)首先要清楚什么是矿床勘查类型,它是为了反映矿床复杂程度的和勘查难易程度而对矿床进行的分类。

在“矿床勘查类型及工程间距的确定”中,矿床勘查类型确定的目的是为了选择科学的勘查方法和手段,合理确定勘查工程间距,以达到对矿体进行有效控制,对矿体连续性进行有效查定的目的。

如《总则》(GB/T13908-2020)中6.1.1.1所述。

什么叫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带你一步步弄懂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第10集)(2)

这句话有两层含义,第一,正确选择勘查方法和手段。对于简单或中等类型矿床,以钻探为主,条件具备时,还可考虑物、化探方法;对复杂类型矿床,应以坑探为主钻探为辅或坑探工程方式加以控制。

《总则》P5的6.1.3有这样的表述:

什么叫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带你一步步弄懂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第10集)(3)

在《固体矿产勘查工作规范》(GB∕T 33444-2016∕XG1-2020)P9的5.5.3中有类似的表述:

什么叫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带你一步步弄懂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第10集)(4)

第二,合理确定勘查工程间距和部署勘查工程。勘查类型简单,勘查工程间距就要稀一些,反之就要密一些。

(2)确定矿床勘查类型时,应先从矿体整体规模入手(勘查工作可以受矿业权的限制,但确定勘查类型时,不应局限于矿业权,应从矿业权内外整体考虑,即由大矿脉(体)分割的小矿山,应根据矿体的整体规模与变化特征确定勘查类型),确定各矿体的矿体勘查类型,再按主要矿体的地质特征确定矿床勘查类型

什么叫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带你一步步弄懂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第10集)(5)

对于主要矿体,《总则》中有这样的定义:

什么叫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带你一步步弄懂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第10集)(6)

之所以分矿床勘查类型和矿体勘查类型,是因为二者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矿床勘查类型,目的是研究整个矿床的勘查控制研究程度。也就是说起初在部署勘查线和工程时,主要矿体的特征及其勘查难易程度决定了对整个矿床控制的基本框架,而对次要矿体是兼顾控制。

而矿体勘查类型,目的是研究各个矿体的勘查控制研究程度。

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同一矿床勘查类型,同一勘查工程间距确定所有矿体的地质可靠程度的现象避免了“以偏概全”的情况,比如主要矿体是II类型,而次要或小矿体远达不到II类型要求,用同一勘查工程间距确定为同一地质可靠程度是不合理的,而如果在分别确定其矿体勘查类型后,即使使用同一勘查工程间距,II类型可以探求控制资源量的,但III类型只能探求推断资源量。

同时还可以根据矿体具体情况,对矿体进行加密或放稀控制,如矿床勘查类型是II类型,而某矿体是I类型,则可以对该矿体勘查工程间距放稀一倍(或不限)探求同类型资源量。

可以说,矿床勘查类型是基于主要矿体勘查类型创建的,而其它矿体勘查类型又是对整个矿床勘查类型的补充

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岩金》(DZ/T 0205-2020)5.1.2.3中对勘查类型有这样的规定,“划分勘查类型时,应分清主、次矿体及其空间关系,当主、次矿体在空间上平行重叠分布,且间隔较小,能用同一工程系统勘查时,应以主矿体为准;当矿体相隔较远,或分布在不同的地段,需用不同的工程系统勘查时,应以矿体为单元分别确定勘查类型”,各位朋友在使用各矿种勘查规范时,要注意与总则的细微区别。

什么叫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带你一步步弄懂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第10集)(7)

(3)不同勘查阶段,矿床勘查类型的确定有着不同要求。

什么叫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带你一步步弄懂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第10集)(8)

普查阶段,难以确定勘查类型,有类比条件的(如已知矿床外围或地质条件相似),可与同类矿床类比;无类比条件的,用第II勘查类型(按II类型勘查工程间距估算资源量,便于后续衔接,如为I类,放稀一倍,如为III类,加密一倍,可谓进可攻退可守)。

什么叫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带你一步步弄懂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第10集)(9)

详查阶段,沿用普查,并在详查工作后期基本完成勘查类型定型,根据五要素确定勘查类型主要是这个阶段。

勘探阶段,验证勘查类型,调整勘查类型。

(4)矿床勘查类型按主要矿体规模(走向控制长、倾斜控制斜长)、矿体形态及内部结构复杂程度、主矿体厚度稳定程度、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受构造影响程度等共5个地质因素来论述。

每个因素论述结语要按规范术语表达,如矿体规模属大型、中型、小型;矿体形态和内部结构复杂程度属简单、中等、复杂;矿体厚度稳定程度根据矿体厚度变化系数划分为稳定、较稳定、不稳定;矿体的矿石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根据主元素品位变化系数划分为均匀、较均匀、不均匀;矿体受构造影响程度属小、中、大。

如有类型系数列类型系数值,然后按变化状况或类型系数求和,定出矿床勘查类型。

对于以类型系数确定勘查类型的金属矿床,各要素的权重不一样,通常矿体规模权重最大。因矿体规模较小或只进行了有限、稀疏工程控制的矿区,工程少,品位、厚度变化缺乏统计意义,片面地造成厚度稳定程度和有用组分均匀程度较高。因此在确定勘查类型时,应以矿体规模为首要或主要考虑因素。

勘查类型主要有简单类型(I类型)、中等类型(II类型)、复杂类型(III类型)等三种,允许有过渡勘查类型,即简单-中等类型(I-II类型)、中等-复杂类型(II-III类型)存在。

什么叫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带你一步步弄懂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第10集)(10)

不同矿种使用评判勘查类型的地质因素有所不同,如现行《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菱镁矿、白云岩》(DZ/T 0348 2020)中白云岩矿床勘查类型划分,主要依据矿体内部结构复杂程度、矿体厚度稳定程度、矿区构造复杂程度、岩浆岩与变质岩发育程度、岩溶发育程度等五项。

什么叫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带你一步步弄懂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第10集)(11)

同时,在使用五个地质因素评判勘查类型时,不同因素所占权重有所不同,当某一地质因素导致勘查难度较大时,则应以该因素作为划分勘查类型的主要依据。

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岩金》(DZ/T 0205-2020)中5.1.2.2有这样的表述。

什么叫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带你一步步弄懂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第10集)(12)

这些都在不同矿种的规范中有具体要求,编写报告时一定要把规范中此部分的内容看清、弄懂。

将某矿体定义为某一勘查类型时,原则上至少应满足“三条线”原则。

什么叫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带你一步步弄懂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第10集)(13)

(5)工程间距是指控制矿体的相邻勘查工程的实际距离。

不同矿种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根据影响矿体特征的主要因素确定。

如沉积(海相、湖相)矿产,以构造复杂程度、矿层稳定程度或以岩溶发育程度为主要因素来确定工程间距;G层铝土矿,剥蚀、侵蚀对其规模影响甚大,应将其作为主要因素之一考虑;风化壳类型矿床的工程间距,应结合地形、地貌特征合理确定(坡顶、坡腰、坡脚),不能死扣网度;当矿体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不一致时,工程间距要适应其变化;岩浆矿床、变质矿床则另有特征。

如德兴银山矿床,矿床勘查类型为II类型,《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铜铅锌银镍钼》(DZ/T 0214-2020)附录A.5中参考基本勘查工程间距为(120-160m)*(80-100m)(走向*倾斜),但该矿区有着主要矿体倾斜延伸远远大于走向延长的特点,故该矿区采用的基本勘查工程间距为100*120m。

什么叫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带你一步步弄懂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第10集)(14)

另外,《总则》中要求探明、推断资源量的勘查工程间距,一般是在基本勘查工程间距基础上加密或放稀1倍,但不限于1倍,以满足相应勘查研究程度要求为准则,也就是说如果加密或放稀1倍不能满足要求,则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

什么叫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带你一步步弄懂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第10集)(15)

对于过渡勘查类型的勘查工程间距,如前图《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铜铅锌银镍钼》(DZ/T 0214-2020)中所示,当矿体确定为I-II类型时,应在I类型勘查工程间距下限和II类型勘查工程间距的上限值之间取值,II-III类型类同,亦即如铜矿I类型为(200-240m)*(100-200m)(走向*倾斜),II类型为(120-160m)*(80-100m)(走向*倾斜),那么两者的过渡类型I-II类型勘查工程间距为(160-200m)*(100m)(走向*倾斜),再通过类比、地质统计学分析、工程验证等方法,论证勘查工程间距的合理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

第二部分,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

(1)勘查方法及手段的选择

矿产勘查技术方法依据其原理可划分为:地质测量法、重砂测量法、地球化学方法、地球物理方法、遥感遥测量法、探矿工程法等。

1:1万地质填图、1:2000地质填图、探槽、钻探、坑道、剖面测量、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岩矿测试等是工作的技术手段。

什么叫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带你一步步弄懂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第10集)(16)

(2)勘查工程布置原则及工程布置

详细列述矿山生产探矿和本次核实投入的工作方法、手段,布置原则,具体工程分布情况,如主探对象的工程布设范围及控制范围,控制深度、程度,插表辅助说明。

注意:探矿工程须对采矿证的平面和最低采矿标高以上三度空间范围全覆盖!

对勘查工程布置遵循的基本原则,在《矿产勘查学》中有如下叙述:

什么叫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带你一步步弄懂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第10集)(17)

什么叫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带你一步步弄懂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第10集)(18)

此外还有考虑:

①综合方法勘查原则:要充分利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重砂、探矿工程等综合手段,防止单打一。

勘查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矿体地质特征和矿山建设的需要,参考同类矿床勘查的经验进行。但也要注意勘查方法的有效性,避免机械照搬。

例如在金山矿田,化探扫面是一种较有效的找矿方法。

通常地表应以槽、井探为主,浅钻为辅,配合有效的物化探方法,深部应以岩心钻探为主;普查阶段一般不使用坑探。

②钻探优先原则:若钻探所获地质成果与坑探验证成果相近,应以钻探为主配合坑探进行。

当地形有利或矿体形态复杂、矿体呈管条状、矿石组份变化很大时,应以坑探为主配以钻探或采用坑探工程进行验证。

当采集选矿大样时也可动用坑探工程。

新规范在工程手段的选择上,较以前更加灵活,明确钻探能解决的无需用坑探,但对一些特殊形态的矿体,仍以坑探为主。

③探采兼顾原则:进行详查和勘探的矿区,应根据矿体地质特征和矿山建设的需要布置工程,要充分考虑矿山建设的需要,尽量探采兼顾,节约勘查成本,增加效益。

④施工顺序原则:按照由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稀到密的原则进行,基准孔、参数孔、沿走向和倾向的主导剖面应优先施工。各阶段工程布置应考虑后续勘查和开发工作的衔接。

对工程布置,有如下注意事项:

出露地表的矿体边界应有工程控制;

什么叫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带你一步步弄懂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第10集)(19)

对主要盲矿体,应注意控制其顶部边界(头部矿体未控制,主要工程集中在中深部,既造成低级别资源量压高级别资源量,又造成浅部首采地段控制程度不够);

对较大的基底起伏、无矿带,破坏矿体及影响开采的构造、岩脉、岩溶、盐溶、泥垄、泥柱、陷落柱、老窿,以及矿区(井田)边界构造等的产状、规模应有工程控制;

对能随主矿体同时开采的小矿体应适当控制;

对拟地下开采的矿床,应重点控制主要矿体的两端、上下边界和延伸情况;

对拟露天开采的矿床,应系统控制矿体四周边界和采矿底部矿体的边界;

什么叫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带你一步步弄懂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第10集)(20)

案例:

5.1 核实地质工作范围的确定

本次核实工作在平面范围为XX矿采矿权平面范围,垂向范围Xm至Xm标高区间(采矿权范围)开展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注:可以加一句核实范围,让读者更清楚工程分布是不是部署到位)。

5.2 勘探方法及工程布置原则

5.2.1 矿床勘查类型及工程间距的确定

5.2.1.1 基础报告勘查类型及工程间距

(1)基础报告勘查类型

X年《X省X市X矿区X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中无论矿体规模大小,勘查类型统一确定为第Ⅱ勘查类型。

(2)基础报告工程间距

X区划属第Ⅱ勘查类型,确定的基本工程间距为,坑、钻结合以100×100m探求(122b)基础储量,加密一倍50×50m探求(111b)基础储量,放稀一倍200×200m探求(333)资源量。

基础报告小型铜矿体一般长100m,倾向一般延深200m,小铅锌(银)矿体一般长150m,倾向一般延深170m,达不到中型矿体规模,按第Ⅱ勘查类型外推势必夸大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注:这句话,也是为后续本次核实与基础报告对比,资源储量发生较大变化做铺垫说明。同样地,你在编写核实报告时,当出现类似情况时,也应有意识地将相应的情况提前“埋伏”,并说明理由,这样在该正式叙述的时候,将这些埋伏在各地的搜集起来,综合论证,就会显得顺理成章)。

5.2.1.2 本次核实勘查类型及工程间距的确定

(1)本次核实勘查类型的确定

矿区主次要矿体和小矿体分属Ⅱ、Ⅲ勘查类型,确定依据如下:

1)铜矿体勘查类型的确定

铜矿体共X条,主要矿体X条集中分布在X区,编号为V1-1、V1-2,单条矿体保有金属量2~5万吨,合计占证内保有铜资源储量75%左右;次要矿体X条基本分布在X区,编号为X,其它47条为小矿体。勘查类型每条矿体单独确定,划分对比规范如(表 5‑1),由表知:

什么叫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带你一步步弄懂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第10集)(21)

①主次要矿体长216-939m,倾向延深350-1256m,矿体规模属中-大型;小矿体长25-292m,倾向延深40-912m,矿体规模属小型。矿体具有倾斜延深明显大于走向延长的特点,主次要、小矿体类型系数赋值分别为0.6、0.3。

②主次要、小矿体呈脉状,有分枝复合和尖灭再现,形态复杂程度中等,主次要、小矿体类型系数赋值分别为0.4、0.2。

③主次要、小矿体有断裂破坏或影响,岩体及构造对矿体形状的影响较明显,主次要、小矿体类型系数赋值统一定为0.2。

④主次要、小矿体厚度变化系数分别为36.86-103.87%、19.47-137.22%,矿体厚度变化较稳定至稳定;主次要、小矿体类型系数赋值分别为0.4和0.4。

⑤主次要、小矿体铜品位变化系数分别为106.95-188.82%、31.81-191.33%,主次要、小矿体主要有用组分分布不均匀至均匀;主次要、小矿体类型系数赋值分别为0.4和0.4。

主次要、小矿体五个地质因素类型系数赋值之和分别为2.0、1.5。对照规范主次要矿体勘查类型定第Ⅱ类型,小矿体勘查类型定第Ⅲ类型。

(2)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

①铜矿体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

铜矿体的主次要矿体共13条属第Ⅱ勘查类型,第Ⅱ勘查类型规范要求控制的基本工程间距为120~160m×100~120m,铜矿体的主要矿体和次要矿体平均走向延长520m,倾斜平均延深957m,具有倾斜延深远远大于走向延长的特点,基于这一特点,矿区铜矿体第Ⅱ勘查类型确定按100×120m基本工程间距探求(122b)基础储量,50×60m加密工程间距探求(111b)基础储量,放稀一倍200×240m工程间距探求(333)资源量。小矿体属第Ⅲ勘查类型,确定按50×60m工程间距探求(122b)基础储量,100×120m工程间距探求(333)资源量。

5.2 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

5.2.1 勘查方法和选择工作手段

核实期内区内进行过补充详查、生产探矿、补充勘探三个阶段。勘查工作在原勘查成果基础上,开展了矿区1:2千地质测量、1:2千水工环测量、钻探、采样以及化验测试等,以钻探为主要勘查手段,通过钻孔加密提高矿体控制程度与资源储量类型(级别),以达到详细查明矿体规模、形态、产状、品位,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等目的。

5.2.2 勘探线布设

划定矿区范围分为XX矿区、XX矿区,两区勘探线方位及编号均沿用基础报告。XX矿区勘探线方向X→X°,线间距100m,有20条勘探线(编号0~19);XX矿区勘探线方向X→X°,线间距100m,有21条勘探线(编号0~17,含2'、4'、6'勘探线)。

5.2.3 工程布置

核实期内新增钻探工程,分为三个阶段,主要目的是通过加密勘查工程间距,提高矿床勘查程度及矿产资源储量类别,为矿山下步扩界开采提供地质依据。三个阶段工程布置如下:

(1)XX矿区北西部(X线以西)补充详查

补充详查目的是进一步查明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和空间位置。共布设了57个钻孔,其中21个钻孔按100×200m(走向×倾斜)勘查工程间距,对X号矿体进行控制,钻孔布设在X区段0~16号勘探线上;36个钻孔按100×120m(走向×倾斜)勘查工程间距,对X号矿体进行控制,钻孔布设在X区段7~16号勘探线上。

(2)XX矿区生产探矿

21个生产探矿孔,布置在XX采区7~19号勘探线之间,钻孔按100×100m勘查工程间距,对X号矿体进行控制,为矿山开采提供了地质依据。

(3)XX矿区补充勘探

X号矿体一直在开采中,其中铜厂7~19号勘探线之间保有资源储量规模大,控制程度总体达不到勘探要求,以及矿体边界未完全控制,尚未详细查明矿体厚度、品位变化情况。本次布设钻孔按100×100m勘查工程间距,对X号矿体进行控制。因X号矿体产状、形态变化,在XX区段19线往北西方向倾斜延深到XX区段深部,走向为52°±,在前期勘查阶段,采用XX区段勘探线,线方向为142°,按勘查工程间距100×200m(走向×倾斜)进行控制,经分析比对所控制的矿体更接近真实,因此,本次在其基础上,用钻孔按100m工程间距在矿体倾斜上进行加密控制,探求探明资源量,达到勘探详细查明程度。

5.2.4 实际控制程度和效果

区内经历过不同层次勘查,对矿体有了较为系统、规范的控制。通过上述工程实施,X号矿体实际探明资源量勘查工程间距为95~105×70~110m,X号矿体实际探明资源量勘查工程间距为45~55×45~65m,经本次核实矿体形态、规模产状无较大变化。故本次核实矿床勘查类型及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勘探手段和方法的选择,能查明控制矿体的厚度、矿石质量及其变化规律,能够控制矿区构造、岩体特征等,符合规范要求。


OK,第5章第1节的内容就这些,共7000余字。总结一下:

我们较详细地聊了,(1)矿床勘查类型确定的目的是为了选择科学的勘查方法和手段,合理确定勘查工程间距;

(2)确定矿床勘查类型注意事项,划分矿床勘查类型和矿体勘查类型的目的;

(3)不同勘查阶段中矿床勘查类型如何确定;

(4)用五大地质因素确定矿床勘查类型注意事项;

(5)确定勘查工程间距注意事项;

(6)勘查工程布置原则及工程布置注意事项。

感谢阅读,下次再聊。

如果这篇文字对你启发,还请帮忙转发,让更多朋友看到,感谢仗义相助!


参考文献:

[1]王声喜.固体矿产勘查工作程序与方法[M]. 辽宁:, 2009. 397-397.

[2]DZ/T0214-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铜、铅、锌、银、镍、钼[S].2020.

[3]DZ/T0205-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岩金[S].2020.

[4]GB∕T 33444-2016∕XG1-2020, 固体矿产勘查工作规范[S].2017.

[5]GB/T13908-2020,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S].2020.

[6]自然资源部.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范(征求意见稿)[Z]. .

[7]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矿产资源储量技术标准解读300问[M]. 北京:地质出版社, 2021. 21-24.

[8]李守义 叶松青.矿产勘查学[M]. 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6. 125-125.

[9]郑文斌,钟 锐,黄鸿新等.江西省德兴市德兴铜矿(扩界)资源储量核实报告[R]. 江西:, 2022.84-85.

[10]刘金刚,李宁,韩文凯,周强太.江西省德兴市银山矿区铜铅锌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R]. 江西:, 2020.1-20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