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长大后是好人还是坏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匡衡长大后是好人还是坏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1)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原本是魏晋时期陈韪评价少年才子王融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说小时候聪明伶俐的,长大之后未必有什么大出息。这句话用到凿壁偷光的匡衡身上倒是恰如其分。

刘歆所著《西京杂记》有载“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匡衡这个孩子自小家里很穷,但是他很是勤奋,白天干活晚上读书却没有蜡烛。邻居是个大财主,一到晚上灯火通明,但是隔着一堵墙匡衡根本享受不到灯光的眷顾。没办法,匡衡在墙上凿了一个小洞,把隔壁家的光线引过来供自己使用。这情形跟现如今蹭WiFi上网一个道理,只不过现代人蹭的是无限WiFi,根本用不到大费周折凿壁穿墙。邻居在当地属于大户人家,虽然斗大的字不认一升,但是家里却藏有很多书,大概有钱人自古以来都有这个潜质,没学问一定要装作有学问的样子。匡衡听说了干脆就登门求职,工资可以免谈,但是必须读遍邻居家的藏书。邻居家的主人听说了很是感叹,就主动资助他读书,就这样匡衡边学习边打工学了个满腹经纶。尤其擅长《诗经》的解读。

匡衡长大后是好人还是坏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2)

《西京杂记》中还记载了匡衡论诗闻名遐迩的故事:“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匡衡解读《诗经》出名之后,邻里坊间就有了传闻:谁也别说诗经了,匡衡来了;匡衡一来,众人都听得津津有味笑逐颜开。匡衡的老乡里面又一个善解诗经的,匡衡去找他辩难,结果问到争议之处,老乡给争论的心服口服,最后逼迫的没有办法,没顾上穿外衣和木屐就狼狈逃窜了。匡衡解说的上瘾依旧不依不饶地追赶上去说:“先生留步,咱们再从头说起”老乡边跑边说词穷了,干不过你,你就饶了我吧。就这样跑掉了再也没有回来辩论。

匡衡长大后是好人还是坏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3)

学富五车的匡衡学问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但是仕途并不顺利。参加高考连续考了八次结果次次名落孙山,第九次好不容易考了个丙科,搁到现在也就勉强及格,被候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使。他就是凭借对《诗经》的参悟水准,得到了当时身为太子的汉元帝的赏识。汉元帝登基大宝之后匡衡被任命为御史大夫。后来一路平步青云升至丞相,封安乐侯,总理全国政务。

匡衡长大后是好人还是坏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4)

位极人臣的匡衡到了后期,久处温柔之乡的他耐不住各方面的诱惑和侵蚀,自己慢慢变得骄奢贪婪。汉元帝封他安乐侯之时赏赐了良田三十一万亩,但是匡衡耍了个小聪明,他利用郡图之误,乘机非法扩大封地四万余亩,汉元帝之后汉成帝继位,匡衡的命中贵人驾崩,司隶校尉骏等告其“专地盗土”(指扩大国界),被免为庶人。少小成名的匡衡,晚节不保,最后却落了个贪污的骂名,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