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太后跟武则天谁厉害(慈禧老佛爷没她毒)

秦国的宣太后有姿色有权谋,曾经将扰乱内地的蛮夷之国义渠收复,在大揽独权时也颇有一番作为,最后让人津津乐道的却是她的风流韵事;垂帘听政三朝的慈禧太后,最后成为让世人鄙夷的败国之祸,连她自己去世时都留下了这样的遗言: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

武则天,同样是一位女流,同样是后宫的一名不大受唐太宗待见的才人,最后却成为了中国历上唯一的一位有影响力有建树的女皇帝,可见她的能力与手段非同一般,她的残忍与毒辣更非同一般。

王夫之曾这样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宣太后跟武则天谁厉害(慈禧老佛爷没她毒)(1)

一、武家有女,名曰元华,其性刚烈,为帝训马

1、武氏之母,身为皇裔

武则天的老家在山西省文水县,她的父亲武士彟(yuē)是做木材生意的商人,母亲杨氏是隋朝皇室的后裔,这样的家庭不仅仅是普通的富庶之家,更是高居上层的贵胄之家。

武则天是武士彟和杨氏的次女,她有两个异母兄长武元庆和武元爽,有两个同母姐妹,一位是韩国夫人武顺,另一位是郭夫人。武则天并有本名记载下来,现今所说的武元华,其实为今人的推断。

2、才貌双全,选秀进宫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就被袭封为唐国公,他在任职河东和太原时,曾多次在武家留住,后来在太原起兵反隋时武家又资助其钱粮和衣物,所以,唐朝建立后,武士彟被封为唐朝高官,武家家世随着唐朝的兴盛而又显赫起来。

贞观十一年(638年)武则天十四岁,唐太宗见武则天年轻貌美且又有才华,便将她纳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曰“武媚”,后来大家口中的武媚娘其实为后人的讹称。

宣太后跟武则天谁厉害(慈禧老佛爷没她毒)(2)

3、相人之言,听来吓人

武则天入宫时,她的母亲杨氏哭哭啼啼的,武氏对她的母亲说道:“侍奉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

此一番话,可知武氏之心非俗流之辈。

说道这里,其实还有一个小故事,即当年武则天还在襁褓中的时候,袁天罡见到武则天的母亲时吃惊地说道:“夫人的骨相,一定能生贵子!”

武则天的母亲一听,喜出望外,他赶紧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领出来让袁天罡看,可是袁天罡一看,却淡淡地说他俩能官至三品,只是能保家的主儿,不是大贵之人。

听到这里,杨氏又领出武则天的姐姐(后封韩国夫人)让袁天罡相,袁天罡则说道:“此女贵而不利夫!”

最后她让保姆抱出了穿着男孩衣服的武则天,袁天罡一见大为震惊,他说道:“龙瞳凤颈,极贵验也!”但紧接着又遗憾地说道:“可惜是个男子,要是女子,当为天下主!”

宣太后跟武则天谁厉害(慈禧老佛爷没她毒)(3)

4、武氏驯马,太宗瞠目

入宫后的生活,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充满了诗意,宫中的争风吃醋,明争暗斗时时刻刻都在上演。武氏并没有因为这些儿女小事哭哭啼啼,她赋诗作画,剪纸做女红,男儿心气不曾有半分削减。据说当时太宗有一匹名马叫狮子骢,没有人能驯服它,太宗非常郁闷。恰好武氏侍奉在一边,她对太宗说道:‘我能制服它。但是必须得有三样东西,一个是铁鞭,一个是铁楇(guō),一个是匕首。先用铁鞭击打,如果它不服,就用楇砸它的头,如果还是不服,就用匕首割断它的喉咙。

唐太宗听了虽然佩服,夸奖她有胆略。但是,通过这一事上,更看出了武则天的胆识和狠辣。

《旧唐书·吉顼传》: 太宗有名马狮子骢,肥逸无能调驭者。朕为宫女侍侧,言于太宗曰:“妾能制之,然需三物:一铁鞭,二铁檛,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檛挝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刺其喉。”太宗壮朕之志。

二、苦熬苦等得宠无望,武氏伺机另择新天

1、入宫遇冷,伺机择天

入后宫中,武氏被封为“才人”,她的主要职责是记录妃嫔们的饮食起居和蚕桑之事,向皇帝报告她们一年中的收获等情况,有时在皇帝与其他宠妃就寝时,替皇帝更衣。

所以,对于佳丽三千的后宫来说,武氏只不过是其中普通的一员,要想得到皇帝的宠幸,真是比登天还难。宫中的争风吃醋,让她知道了想为人上人的不易,成为人上人的残忍与血腥,也更让她知道了权利的无所不能。

陪伴太宗七年之久的武氏没有一儿半女,可想武氏这七年的后宫生活并不是十分美满。

对于一些人来说,处在底层久了,就失去了向上攀登的想法与勇气,而有一些人,一直在积蓄触底反弹的力量,武氏就是那积蓄力量的人。

禁不住岁月的摧残与日夜操劳,贞观二十年(646年)三月,太宗病了,且病的非常重,军国机务大事委托给了太子李治。主持朝政后的太子隔日听政,朝罢以后,便给老皇帝唐太宗入侍药膳,侍君在侧的武氏便有了与太子接触的机会,同在太宗身边侍疾的来人,这一来二去的,就眉目传情起来。

武则天不仅仅是看上了李治的年轻英俊,更重要的他是未来的一把手唐朝皇帝,李治则被武则天别样的气质和美貌吸引了,于是俩人背着老皇帝开始了违背人伦的被世人唾弃的地下恋。

宣太后跟武则天谁厉害(慈禧老佛爷没她毒)(4)

2、唐太宗去世后,武氏被迫削发为尼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老皇帝唐太宗驾崩了,依照唐朝惯例,皇帝驾崩后,没有子女的嫔妃必须去寺院或道观出家了此残生,无武才人武媚选择了在感业寺削发剃度被迫为尼。

在青灯古佛的圣地,武媚煎熬着,坚持着,在无数个无眠的夜里,她猜测着曾经倾情一时的李治是否还想着她,还念着她。在这种看似无望的时日里,再强大的心胸也会产生悲观情绪,此时的武氏流泪了,她想起了自己曾憧憬的美好,想起了与李治短暂的鱼水之欢,想起了不甘人后的激情,就在她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看、路的时候,她的命运出现了转机。

永徽元年,在李世民忌日时候,以为大唐天之的李治来到了感业寺,他要为他的父亲行香祈福。也许新当皇帝的他忙碌的把武媚忘记了,但见到武媚时,威严的天子竟然大为失态,潸然泪下。

宫中的大臣看不懂了,就连中宫王皇后,都吃了一惊吓了一跳。这到底是啥情况啊!

宣太后跟武则天谁厉害(慈禧老佛爷没她毒)(5)

3、道观再遇旧情复燃,在王皇后的助力之下顺利回宫

被人们唾弃的违背人伦的“子母之恋”也许是出于真情挚爱,在感业寺苦度煎熬的妩媚曾为李治写下了饱含相思之苦的《如意娘》,到了晚年的武则天还常常默诵这首诗。而作为一朝天子的李治在感业寺看见武氏时更是流下了想念的泪水,这也让我们越发相信他们的一见钟情不是一阵风一阵雨,而是能相伴一生的真情挚爱。

《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久别的鸳鸯再度相见互诉着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而这些,都被无子而失宠的王皇后看在了眼里,她主动向高宗请求将武氏纳入宫中,而心有此意的唐高宗顺势借坡下驴当即应允了。

永徽二年(651年)五月,唐高宗服孝期满,武氏便名正言顺地被接回了宫中,此时的武氏已怀有身孕,入宫后不久便生下了唐皇子李弘,这位备受宠爱的皇子也是倒霉的一位,二十多岁被得病死了,成为唐朝第一位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太子。

那么王皇后真的是的善心大发,真的为武氏和皇帝着想吗?

在争风吃醋的后宫,王皇后真的没这样的心胸。王皇后出身于世族大家,她还在年幼的时候就嫁给了李治成为晋王妃,李治登基后成为了皇后。虽说从小纠结了发,但李治和她却不来电,所以俩人的感情一直都没火起来过,所以王皇后跟随皇帝多年竟然没有一儿半女,这不知是身体原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各位可自行想象。

随王氏嫁给李治的良娣后来备受宠爱的萧淑妃出身兰陵萧氏,是梁武帝萧衍的后代,她漂亮又聪慧,深得李治的喜爱,后来她一跃成为仅次于皇后的淑妃。

王皇后将失宠的原因都归结为萧淑妃的狐媚,她把所有的仇恨都记在了萧氏的身上,而愚蠢的她又自以为是地认为只要离间了皇上与萧淑妃,自己就能再度得宠。

宣太后跟武则天谁厉害(慈禧老佛爷没她毒)(6)

三、回宫后的武媚得到了无尽的宠爱,一步登天的她开始了绝地反弹

回宫后的武媚,深知自己的处境,她要找一棵大树来做依靠,而劝皇帝带她回宫的王皇后就是最好的人选。所以回宫后,武媚对皇后非常恭敬,她俩并开始联手对付皇帝眼中的红人萧淑妃。

萧淑妃怎能是皇帝皇后兼新欢的对手呢,很快她被皇帝冷落了遗忘了,王皇后的目的达到了,她要笼络对自己恭顺的武媚,要让她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在王皇后不断的进言中,武媚很快就从先皇的遗孀、感业寺的女尼华丽变身为高宗的新宠,九嫔之首的武昭仪。

《新唐书·武后传》记载:“始,下辞降礼事后,后喜,数誉于帝,故进为昭仪。”

1、喜得独欢的武氏开始了毒辣的择天路

王皇后的心愿倒很快便得到了满足,唐高宗果然不再专情于萧妃。但是,唐高宗却宠爱起武则天来。两个人很快便好得如胶似漆,形影不离。王皇后做梦也没有想到,她的悲惨命运从这时候起便一步步开始了。

因为唐高宗对王皇后与萧妃的情爱,被武则天一起夺走了。

得宠后的武则天不再唯唯诺诺,她要设法让自己的地位巩固起来,她要成为那个至高无上的皇后。

武则天看到王皇后与身边的侍从很少交谈,她抓住这个机会用小恩小惠与那些下人拉进关系,让他们成为自己的眼线,这样王皇后、萧淑妃和唐高宗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入宫后很长时间,武则天看到唐高宗只是宠爱自己,并没有让自己取代王皇后的意思。于是,她心生毒计,来嫁祸于有些愚蠢的王皇后。

进宫的又一年,武则天生了一个女儿。王皇后作为后宫之主前去探望,为了显示自己的高兴,又特意到婴儿床前逗弄孩子。但让王皇后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就在她刚刚离开的瞬间,武则天就亲手将自己的女儿掐死了,然后又照样盖好被子,若无其事地走开和宫女们谈天说地的逗笑。

唐高宗回宫之后,她撒着娇,要让丈夫去看看可爱的女儿。多子多儿的唐高宗确实也非常喜欢这个女儿,于是他怀着兴奋的父爱之心掀开了被子,可此时的小宝贝小女儿却死在了那里!

唐高宗顿时呆了,武则天则号啕大哭起来,哭得死去活来。愤怒至极的唐高宗问那些刚刚还嬉笑的侍从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都说只有王皇后进过内室,看过婴儿……

宣太后跟武则天谁厉害(慈禧老佛爷没她毒)(7)

唐高宗大怒,他认为王皇后因嫉妒而起了杀心,杀死了他心爱你的女儿。一旁的武则天则乘机添油加醋,说了王皇后一大堆坏话。而王皇后对此事是百口莫辩难以自明。从此,高宗有了废后立新的念头。

武则天觉得机会来了,但她十分清楚,废立皇后真的不是件小事,必须取得元老重臣们的支持和李氏宗亲长辈的认可才有可能。

于是,她劝唐高宗去找他的舅父长孙无忌求帮,但固执坚守原则的长孙无忌不但不答应,还当面斥责高宗和武氏。既然身为宰相的舅父不同意立武则天为皇后,那就先将武氏所生的两个牙牙学语的儿子李弘和李贤册封为王吧。

2、设毒计进谗言把王皇后和萧淑妃彻底打垮后,顺利登上皇后宝座

为了再次打击王皇后,武则天告发王皇后和她的母亲柳氏搞诅咒厌胜之术。唐高宗听信了武则天的谗言,下令不准柳氏入宫,并将柳氏出贬为茶州刺史。

永徽六年(655年),高宗的舅父长孙无忌上书,要将中李义府贬为壁州司马,李义府就得到了消息,他急忙向同僚王德俭问计,王德俭给李义府说,皇上想立武昭仪为皇后,你如果能大胆地上书建策立武昭仪为皇后,你一定会没事的。

李义府得计后大喜,他立马采取行动,叩阁上表,建议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唐高宗得到这一表奏后非常高兴,他立即召李义府面谈,并赐给他很多珠宝,并答应不再出贬,官复原职,继续作中书舍人。

李义府的这一纸奏文,在朝野上下引起了轩然大波。第二天上朝时,唐高宗又提到废立皇后的事。不谙世事的褚遂良说道:陛下就是要换皇后,也要选一个名门闺秀不是,这个武氏出身虽然不寒微,但是她曾经是先帝的妃子啊,现在把她接入宫中,立为昭仪倍受恩宠,已经可以了。陛下怎么还要把她立为皇后呢?万代以后,人们会怎么议论陛下您呢?

这一句可惹恼了唐高宗,武则天更是怒不可遏,她在帘子后面就大声喊道:赶快把这狗东西打死!

看清形势的李绩则说道,废立皇后,这是陛下您的家事,何必询问我们这些外人呢?

永徽六年(655年)十月二十三日,唐高宗下诏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随后,立武则天为皇后。

宣太后跟武则天谁厉害(慈禧老佛爷没她毒)(8)

3、大权在握,终于实现了梦寐以求的遮天梦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便青云直上,一步步走在登天的路上,为了彻底消除异己,她把打入冷宫的王皇后和萧淑妃打死后,又将两人的手脚剁去,把还不死心的她俩扔进了酒瓮中。

由于高宗宠信武则天,便逐步把处理军政的权利也交给了她,这一决定可是武则天梦寐以求的啊,这可为她夺取中央大权打下了基础啊。

在皇帝病重期间,武则天代替高宗使着皇权和王事,其实她已经成为实际的执政者。

宣太后跟武则天谁厉害(慈禧老佛爷没她毒)(9)

4、高宗归西,武则天终于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唐高宗的身体每况愈下,繁重的国事必须由武则天来决断。

弘道元年(683年)的十二月,唐高宗在经历了苦苦的挣扎后终于还是病逝了,他临终遗诏让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武则天决定。

四天以后,李显即位登基,是为唐中宗,武则天曾经的武皇后被尊为皇太后。

登基后的儿子唐中宗李显并不想老是受母亲武则天的控制,他的一些决定很难被武则天说服改正,权力欲极强的武则天怎么能答应,于是她下令废了唐中宗,让她的第四个子豫王李旦做新了新皇帝,是为唐睿宗。被立为皇帝的李旦其实是个傀儡,因为一上任他便被软禁在宫中,不能预闻政,武则天则临朝称制,开始了她的遮天路。

天授元年(690年)九月初九,67岁的武则天万民和众官员的拥护下,终于名正言顺地登上了皇帝宝座,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但却仍以李旦为皇嗣。

五、武氏称帝,功过两说

宣太后跟武则天谁厉害(慈禧老佛爷没她毒)(10)

武则天登上皇帝的宝座,好像让大唐男子的脸面丢失殆尽,李家拼命打下的天下竟被一介女流不费吹灰之力就改朝换代姓了武,不知当时选武氏进宫的已眠于地下的李世民有如何感想,宠武氏至极的丈夫李治如何后悔,被废的儿子李显如何想,被囚禁于宫中的儿子李旦如何哭。反正武则天是开创了女可为王的历史先河,成为自古至今的历史上的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执政后的武则天,以她独特的治国理念开始了国家的重整与治理,她重视人才的选拔,并且首创了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她知人善任,重用了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等一批中兴名臣。

武周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局势稳定,百姓富足,留下了“贞观遗风”的美誉,更为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

关于武则天,虽然人就一个,但要说事真的是太多太多,笔力之所不及,往看到的众位好友留墨互动,互相学习,谢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