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后面是什么(大浪淘沙好就好在)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大浪淘沙》船行中程。
从5月11日开播以来,观众跟随着当代青年陈启航的镜头,见证了颇多的历史大事。自五四运动伊始,中共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秋收暴动,到如今正在播出的反“围剿”战争,昔日志士仁人的欢喜与血泪,一桩桩、一件件展现在我们眼前。以独属于青年的平瞰姿态。
建党百年,相关影视作品层出不穷。从制作看,《大浪淘沙》似乎不占优势。
它是少有战争大场面的。仅有的数次爆炸戏,还满是纪录片粗颗粒的味道。它是少有大事件的,以今人视角转场,过往大书特书的一些重头戏一笔带过。
但正是这份少,才彰显《大浪淘沙》之趣。在剧中,南昌起义只有短短一个镜头,但起义之前的会开个不停。吵了吵,争了争,决策的过程就“活”了。
《大浪淘沙》是革命剧,也是青年剧。是对党史的深情回眸,也是青年人对党史的自我学习。它细致地阐述了共产党从无到有的全过程,更难能可贵地写出了党内的实践与斗争。它以凛冽粗犷的姿态,对昔日的“不敢说”秉笔直书。
毛泽东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常说,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大浪淘沙》本质上,是共产党人寻找真理的道路。党的真理是什么?是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写入党章的毛泽东思想。《大浪淘沙》,讲的就是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的过程。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中大范围实践的一种政治、军事、发展理论。但这一思想,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突然落实的,它是在不断的失败挫折中,艰难求索找到的一条路。革命的道路上,没有先验可以依靠,更没有救世主降下信号。
所以我们看到,《大浪淘沙》里共产党人在不断地开会,不断地斗争。开会是为了明确目标,斗争是为了找准方向。斗争不可怕,因为它非个人之争,不是谁当领导谁来干活之争。争的是道路怎么走的问题,吵的是共产主义的明天。
新民主文化运动的时候,争的是走哪条路,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各有拥趸;1920年的时候,争的是要不要建党,当时的时机是否成熟;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时候,争的是以何种身份加入国民党;武装斗争的时候,又有线路之争。
如今来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无疑是天才的想法。但对当时的共产党人来说,这条路没有太大吸引力。一则,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先城市后农村的道路,苏联老大哥能成功,我们自然要效仿。二来,知识分子对农民阶级始终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是所有人都像毛泽东般,有着领先时代的远见卓识。故此,长沙最终是没能守住。同志牺牲了,大家才知道“立三路线”是行不通的。
但光有斗争是不成的。斗争与实践,应当是两条腿走路。于革命而言,闭门造车,出门是合不了辙的。什么是正确的道路?是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总结出来的。是在实事求是中依据规律运行的。是张开嘴、迈开腿拼命闯出来的。
1927年,大革命轰轰烈烈,形势正好。彼时,共产党人开展工运的同时,也在积极领导农民运动。但当时的党内领导人,对日益壮大的农民力量,始终持有迟疑态度,不愿进一步发展。更别说,几乎从未接近农民的国民党高层了。
为答复党内外的怀疑与争议,毛泽东回到湖南老家,在那里开展了32天的实地考察,写出了足以“藏之名山”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就农民问题的严重性、组织起来、打倒土豪劣绅、“糟得很”和“好得很”、“过分”问题、“痞子运动”、革命先锋以及十四件大事8个问题做了阐述,指出中国的几万万农民是共产党应当也必须依靠的重要力量。
剧中详谈了毛泽东(保剑锋 饰)1921年前往安源调查的全过程。煤矿工人生活如何,每天做什么,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知晓。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和他们聊起才知道,他们对知识是渴望的;下了矿井才知道,“贱命一条”并非夸大其词。两次前往萍乡,让毛泽东了解了工人的苦痛,也为后面安源路矿工人罢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何叔衡与毛泽东的一番对话很有意思。何说,“文化书社,自修大学,组织罢工也成功了,怎么再难的事到你手里就能成功呢”?我想,关键是实践。共产党人能“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正是在不断实践中搞定的。
千淘万漉,吹尽黄沙。《大浪淘沙》描摹的就是这样一个披沙拣金的过程。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毛泽东思想,就是在一次次的碰壁之中,一次次“左”与右的交锋之中,一次次血与泪的牺牲之中,九转功成。
从未见过如此敢写的群像戏
《大浪淘沙》是一部群戏。众所周知,群戏难出彩。老舍的《茶馆》,写了七十多个人物,被誉为“浮雕式人像展览”,但主要人物也不过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秦仲义。《大浪淘沙》明显野心更大。它不仅写了13位一大代表,南陈北李两位创始人,更写了建党24年里为党不断奉献的党员与志士。
对毛泽东的刻画,编剧下了一番苦功。他出场就是教员。在湖南的小学,向孩子们讲述山东被外国列强霸占。他以书包举例,道出了列强的丑恶嘴脸。
《觉醒年代》里,毛泽东尚稚嫩,李大钊授其马克思主义;到了《大浪淘沙》,革命的大旗被这群年轻人接过。保剑锋十年前在《湘江北去》中演过青年毛泽东,如今从青年演到中年,更显功力。这一次,厚积薄发的效果展现出来了。
开篇,毛泽东的戏份主要在驱张运动上。一个第一师范刚刚毕业的学生,要赶走凶悍的湖南省督军张敬尧,俨然是不可能的事。但毛泽东就做成了。
不过,驱张之功绝非一己之力,更多的是一种驱虎吞狼的无奈。要解决湖南问题,就得介入直系军阀和皖系军阀的矛盾。倒有些合纵连横的意思了。
开辟井冈山根据地之后,毛泽东更成熟了。秋收暴动之后的接连失败,想必让他想了很多。农民拿起枪就是战士,但这群战士也有自身的局限性。直到古田会议,确定了“党指挥枪”的决策,工农红军才真正踏上了脱胎换骨的道路。
比起从日本回国时的意气风发,建党后的陈独秀(成泰燊 饰)有些束手束脚。他的脾气依旧暴躁,但要考虑的现实问题明显增多了。在北大的时候,他是文科学长,一个月280大洋。到了上海,筚路蓝缕,初创的共产党处处缺钱,他也拿不出来。
和出版社争吵的那场戏,道出了共产党人早年的无尽心酸。商人逐利,杂志变厚了,就得涨价。陈独秀不同意,本就是劳工专号,涨了价工人如何买得起。也正是因为缺钱,中共一大迟迟开不起来。宣传费何处来?路费何处来?
革命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成功的,也不是单纯民不畏死就能成功的。前者是“衍圣公”们的古道热肠,后者是恐怖分子常行之举。都说打土豪、分田地,在建党初期,在武装斗争意识还没有完全培养起来时,一切都困难重重。
李达和王会悟的伉俪情深,是《大浪淘沙》中少有的暖意。李达是一大代表,王会悟承担了一大召开时的大量细致工作。虽然因不愿加入国民党,李达选择了脱党,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永志不变。这对夫妻皆是共产主义的信徒。
《大浪淘沙》更难得的是,详细讲述了女性在革命中的功劳,尤其是王会悟。中共一大的开会地点,最早定在李汉俊哥哥的家中,代表们住在博文女校,校长黄绍兰是王会悟的挚友,托关系以“北大暑期旅行团”借用了三间宿舍。
等到开会场所被撞破,代表们更是来到了王会悟的家乡嘉兴。过往的党史剧中,这段戏份往往一笔带过,但《大浪淘沙》没有。高君曼给女学生上课的场景,也令人记忆犹新。“论女性的人格”,这一处实则可以管中窥豹。当时,全国都在为女性发声,胡适写了《终身大事》,吴澄在云南办了报纸《女声》…
《大浪淘沙》还果敢直言了那些党内“叛徒”的事迹。如陈公博、周佛海、戴季陶以及张国焘。陈公博与周佛海都是一大代表,更是最早叛变革命的那批人。前者破坏党纪,后者动摇信仰,后来更是为汪精卫摇旗呐喊,成了汉奸。
很有意思的是,这两人的妻子李励庄、杨淑慧,都是民国知名的大美人。陈一大请假时,用的还是“枪响妻怯”的借口。更有趣的是,这两名学识明显不如丈夫的女子,却比丈夫更懂得大是大非,反倒劝说丈夫以大局为重。
写到此处,忽然想到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中说的,向来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大浪淘沙》还了她们一个公道,我很欣慰。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革命是大行,情感是细谨。剧中对情感的细腻描摹,有三处让我颇为动容。其一,是邓中夏与李惠馨的革命爱情,那日,北伐军胜利的消息传来,可谓双喜临门。谁料没多久,邓便英勇就义。
其二,是李大钊和陈延年牺牲后,陈独秀月下独酌之悲情。一边,是党内的矛盾不断;一边,又与长子阴阳两隔。这一刻,他不是党的,也不是名扬天下的新文化运动领袖,他只是一个父亲,一个朋友,一个老人。
其三,是杨开慧的牺牲。毛泽东的“霞妹”从此去了,再也没有人在他困倦之时端来鸡汤了。“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令人泪垂。
还有李大钊、董必武、何叔衡、周恩来、刘少奇…各有详略,皆有味道。
如果将革命比作一首律诗,那么首联必然是浪漫的,充满激情的。而颔联和颈联,也必然是残酷的,痛苦的,怨刺的,决不放弃的。《大浪淘沙》1921到1945年这段时间,无疑就是中间两联。它或许没有那么浪漫,但它足够真实。
刚开播的时候,这部剧没有网播平台,观众只能在浙江、江苏卫视准时蹲点。好在,这两天视频网站上线了,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B站都能观看。还是希望大家去看一下这部剧。毕竟,好东西是不应当被埋没的。
【文/冯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