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文写书花了多少时间(少年天才林嘉文)

“这一切对我毫无意义,我已经预见了自己的未来。”这是一位年仅18岁的少年,在距高考100天跳楼自杀时留下的遗言。

跳楼的少年名叫林嘉文,作为一个学霸,林嘉文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在中学时期,林嘉文的历史储备就远超普通人,当同龄人还在为了高考奋发图强时,他就已经确定了人生的方向,出版了自己的著作,高考于他而言不过是一道必须的程序,虽然过程要走,但结果早已注定。

林嘉文写书花了多少时间(少年天才林嘉文)(1)

但就是这样一个少年天才却让自己的人生走向了绝路。那么,是什么导致他在高考前自杀?他又为何要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一切还要从他的历史天赋说起。林嘉文的这小半生中占据他最多时间的不是父母,反而是一堆历史书籍。从小他就向父母展现出他极高的历史天赋,正是爱玩的年纪,林嘉文反而对《百家讲坛》这一栏目十分感兴趣。

《百家讲坛》是当年兴起的一档科教节目,主要包含历史等方面的内容。在其他学生还在苦背年份表时,林嘉文就通过《百家讲坛》了解到诸多历史历史事件,并对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如数家珍。

打开历史的大门,林嘉文仿佛来到了新世界,他已经不再满足于被动获得知识,开始主动求索。为此,林嘉文央求父母给他带一些相关的书籍。从历史读物到学术著作,随着林嘉文读书的逐渐深入,他也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

林嘉文写书花了多少时间(少年天才林嘉文)(2)

2014年,林嘉文根据自己的读书手稿整理出了自己的第一本历史书籍《文景之治》,这本书一经寄出就受到了出版社的青睐。

一个16岁的少年出版历史书籍。这种少年天才的话题一向引人注目,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李裕民是陕西师范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原本在看到作者年仅十六岁时还不以为意,出于猎奇心理才买回来看看,却没想到发现了历史学的明日之星。

林嘉文写书花了多少时间(少年天才林嘉文)(3)

林嘉文本不像这么早就将自己暴露在聚光灯下,但媒体人又怎么会放下这样的热度?为了挖出“猛料”,记者时常蹲守在林嘉文的门口,发出的文章也逐渐脱离事实,给林嘉文带来了很多的质疑。

不遭人妒是庸才,有人钦佩自然就有人质疑。但媒体的歪曲事实,给林嘉文招来了麻烦。批评与辱骂纷至沓来,林嘉文再天才也不过是个16岁的孩子,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突如其来的曝光让他无所适从。

林嘉文心里明白,媒体吹嘘的形象太过完美,一旦自己做出与之不匹配的行为,舆论就会如海啸一般将他压垮。自此,历史学不再是他前进的动力,而是成为他的“工作”,甚至是负担。

或许,天才向来都是孤独的。过早的踏入社会这个名利场,让原本就内向的林嘉文变得更加寡言和敏感。与同学交流时,常常因为自己的思想无法被理解导致不欢而散。渐渐地,同学们都误以为:林嘉文觉得自己出书就高人一等了,因此也不再找他搭话。

无形的压力让林嘉文喘不过气来,内心的郁闷无法排解,导致他年纪轻轻就患上了抑郁症但真正给林嘉文致命一击的却是贯彻他一生的历史。

历史最能暴露现实的不堪,过早的参透历史,让林嘉文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他梦想的世界在现实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在历史中,林嘉文又见识到了个人力量的渺小,他对未来无能为力,只能选择放弃自己。

在林嘉文的遗书中,可以看出自杀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遗书中,林嘉文详细嘱咐了父母生活的安排和对心理医生的感谢。林嘉文心中的历史是干净纯粹的,可在他预见的未来里,历史却充满了名利的气息。

林嘉文写书花了多少时间(少年天才林嘉文)(4)

“少年天才”本是夸赞的词语,却成了束缚林嘉文的枷锁。他的同龄人无法与他交流,他的学识也让父母无法将他当做同龄人看待。因此,他从来都是孤独的。

但林嘉文从来都没有想过,人生的精彩就在于它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他本身就在历史学有着极高的天赋,当他在未来成为泰斗时,未必不能改变现状。

林嘉文的自杀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已经不能忽视,如果林嘉文的父母能早些发现他的心理问题,他或许不会走到这个地步。也希望家长重视这一方面,发现问题及时就医,才不会引起悲剧的发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