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大客家围屋(江西发现200年的客家围屋)

从文保领域上,一般50年以上的建筑,有着特定的历史关系就可以被划归为历史建筑。历史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反映了这座城市当时的精神,记录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城市的记忆。

我国最大客家围屋(江西发现200年的客家围屋)(1)

在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湖泽镇尚睦村有一座邓家围屋,原名立三堂,又称邓纯雅公祠、邓家老屋,是赣西北最大的客家围屋。

我国最大客家围屋(江西发现200年的客家围屋)(2)

邓家围屋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当时有一位名为邓勋的商人,随父辈从广东嘉应州(现为梅州 ),迁到分宜白田村,后在袁河两岸开始经营粮油生意,发家致富后定居在尚睦村,在此建起了这幢客家风格的老屋。

我国最大客家围屋(江西发现200年的客家围屋)(3)

宅院建于乾隆中期,由于工程量大,历时十四年至嘉庆十年(1805年)才建成竣工。老屋系砖木结构,坐西朝东,面宽46.8米,进深92.4米,周长260米,整体占地约十五六亩。四周又有砖墙围绕,形成一个整体。从外形上看,犹如一个堡垒,四周有高高的围墙。

我国最大客家围屋(江西发现200年的客家围屋)(4)

整体建筑呈平面中轴对称布局,中轴线上依次排列门楼、栅门、晒场、茶厅(前厅)、前天井、大厅(中厅)、中天井、上厅(后厅)、祭堂、后天井、龙厅。前后共有五进,一进为晒场,二进为茶厅,三进为大厅,四进为上厅及祭堂,五进为龙厅。内设有大堂、卧室、洗澡间、厢房等,共有99间房屋,亦称为尚睦百间屋。至今宅院内,还有上百人在此生活,皆是邓氏后人。

我国最大客家围屋(江西发现200年的客家围屋)(5)

走进围屋,无论宅墙还是门楼,在大院建筑内外的各个重要部位,随处都能够看到那些具有较高艺术造诣和文化内涵的木雕工艺,木门、窗户和楼阁雕刻工艺造型独特,技艺精湛、精美绝伦,多是一些渔樵耕读、祥禽瑞兽、福禄寿、松竹梅等等传统文化方面的东西。

我国最大客家围屋(江西发现200年的客家围屋)(6)

当你置身于寂静的大院中,完全可以想象到当年屋里的摆设:中堂、条桌、掸瓶、字画、太师椅、八仙桌……完全可以想象小帽、大辫、长袍、马褂、水烟袋的主人宾朋满座、杯光觥筹……管家、丫环、佣人在院子里来回穿梭干着各自的营生……

我国最大客家围屋(江西发现200年的客家围屋)(7)

漫步在落满历史遗痕的古老建筑,触摸那斑斑锈迹的木门铁环,不由自主地便融入了岁月的长河之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